2022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紧紧围绕“妙笔生花看丰台”美好愿景,全面推进城市南部地区加快发展行动计划,全区经济稳步恢复,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一、综合
经济发展: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61.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8亿元,增长6%;第二产业增加值310.3亿元,下降6.3%;第三产业增加值1750.7亿元,增长2.4%。三次产业结构为0.04:15.0:84.9。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0.2万元,比上年增长2.1%。
表1 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
指 标 |
绝对数(亿元) |
比上年增长(%) |
地区生产总值 |
2061.8 |
1.0 |
按产业分 |
|
|
第一产业 |
0.8 |
6.0 |
第二产业 |
310.3 |
-6.3 |
第三产业 |
1750.7 |
2.4 |
按行业分 |
|
|
农、林、牧、渔业 |
0.8 |
6.0 |
工业 |
120.5 |
-6.0 |
建筑业 |
190.6 |
-6.5 |
批发和零售业 |
166.3 |
0.3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69.0 |
7.5 |
住宿和餐饮业 |
27.9 |
-11.6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113.6 |
-1.7 |
金融业 |
326.2 |
6.9 |
房地产业 |
203.7 |
-10.3 |
租赁与商务服务业 |
189.7 |
8.8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299.7 |
4.3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18.1 |
-3.3 |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
20.4 |
-6.9 |
教育 |
74.4 |
1.5 |
卫生和社会工作 |
98.5 |
14.1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35.4 |
0.6 |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
106.9 |
3.5 |
人口:年末全区常住人口201.2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3万人。其中,常住外来人口62.8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8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31.2%,比上年末下降0.4个百分点。在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199.9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99.4%。全区常住人口出生率为5.47‰,死亡率为6.81‰,自然增长率为-1.34‰。
表2 2022年年末常住人口及构成
指 标 |
人数(万人) |
比重(%) |
常住人口 |
201.2 |
100.0 |
按城乡分 |
|
|
城镇 |
199.9 |
99.4 |
乡村 |
1.3 |
0.6 |
按性别分 |
|
|
男性 |
99.5 |
49.5 |
女性 |
101.7 |
50.5 |
按年龄组分 |
|
|
0-14岁 |
22.6 |
11.2 |
15-59岁 |
127.9 |
63.6 |
60岁及以上 |
50.7 |
25.2 |
其中:65岁及以上 |
35.8 |
17.8 |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亿元,比上年增长5.9%。其中,林业产值1.5亿元,增长9.5%;农业产值0.2亿元,下降12.3%。
全区20个农业观光园全年共接待164.1万人次,实现总收入1.7亿元,比上年增长5.9%。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05.1亿元,比上年下降8.5%。从主要行业看,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下降0.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3.6%,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下降26.7%,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0%。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315.3亿元,比上年下降5.3%。其中,内销产值304.3亿元,下降5.9%;出口交货值11亿元,增长12.1%。
表3 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指 标 |
绝对数(亿元) |
比上年增长(%) |
工业总产值 |
305.1 |
-8.5 |
其中:现代制造业 |
123.3 |
-17.2 |
其中:高技术产业 |
69.3 |
-7.1 |
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51.2 |
-3.6 |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
46.8 |
-0.3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
33.5 |
-26.7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30.7 |
10.0 |
专用设备制造业 |
25.2 |
-11.9 |
医药制造业 |
19.7 |
-21.4 |
农副食品加工业 |
17.3 |
-20.3 |
仪器仪表制造业 |
16.5 |
-8.9 |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
14.0 |
1.2 |
通用设备制造业 |
11.2 |
4.1 |
建筑业:全年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768.1亿元,比上年增长0.1%。其中,在北京地区完成产值544.3亿元,下降2.1%;在外省完成产值2223.8亿元,增长0.6%。
四、财政金融
财政收支:全区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7.6亿元,比上年下降5.2%。其中,增值税30.2亿元,下降22.3%;企业所得税21.7亿元,下降6.4%;房产税20.6亿元,增长6.2%;城市维护建设税7.9亿元,下降8.3%。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78.7亿元,比上年增长6.1%。其中,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卫生健康的支出分别为69.7亿元、51.2亿元和23.2亿元,合计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51.7%。
存贷款:年末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9676.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8.8%。其中,储蓄存款4272.4亿元,增长19.8%。贷款余额6759.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8.8%。
五、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开发
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下降20.2%。分产业看,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3%;第三产业投资下降20.6%。分领域看,民间投资下降15.6%;基础设施投资下降25%。
房地产开发: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18.7%。其中,住宅投资下降25.4%;办公楼投资增长6.5%;商业营业用房投资下降60.4%。
全区商品房施工面积1316.8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6.2%。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162.7万平方米,下降9.1%。全年商品房竣工面积140.6万平方米,下降37%。
表4 2022年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主要指标
指 标 |
单 位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商品房施工面积 |
万平方米 |
1316.8 |
-6.2 |
其中:住宅 |
万平方米 |
686.6 |
-5.4 |
其中:本年新开工 |
万平方米 |
162.7 |
-9.1 |
商品房竣工面积 |
万平方米 |
140.6 |
-37.0 |
其中:住宅 |
万平方米 |
72.5 |
-38.7 |
商品房销售面积 |
万平方米 |
91.8 |
-35.5 |
其中:住宅 |
万平方米 |
68.7 |
-36.8 |
商品房待售面积 |
万平方米 |
180.0 |
30.0 |
其中:住宅 |
万平方米 |
57.3 |
26.3 |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328.8亿元,比上年下降6.3%,其中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企业实现网上零售额425.2亿元,增长3.3%。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中,汽车类实现零售额115.5亿元,比上年下降20.9%;日用品类实现零售额43.7亿元,增长92.6%;中西药品类实现零售额23.5亿元,增长12.9%。
表5 202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指 标 |
零售额(亿元) |
比上年增长(%) |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
1328.8 |
-6.3 |
按限额标准分 |
|
|
限额以上 |
756.6 |
-5.9 |
限额以下 |
572.2 |
-6.8 |
按消费形态分 |
|
|
商品零售 |
1247.6 |
-5.9 |
餐饮收入 |
81.2 |
-11.9 |
七、对外经济
全年进出口总额197.7亿美元,比上年下降5.1%。其中,进口142.3亿美元,下降8.3%;出口55.4亿美元,增长4.4%。
八、人民生活、就业和社会保障
人民生活:全年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365元,比上年增长3%。从收入构成看,全区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44085元,增长3.3%;人均经营净收入864元,增长1.7%;人均财产净收入10699元,增长2.7%;人均转移净收入18718元,增长2.7%。全区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4516元,比上年增长2.7%;恩格尔系数为22.0%,比上年上升0.8个百分点。全区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93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41平方米。
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7%,比上年末提高0.57个百分点。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为65.57%,比上年末下降1.67个百分点。
社会保障:年末全区参加基本养老、失业和工伤保险人数分别为115.7万人、81.7万人和74.8万人,分别比上年末增加4.5万人、2.8万人和1.8万人。参加职工基本医疗和生育保险人数分别为109.5万人和68.6万人。
全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为8944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为102人。
表6 社会保障相关待遇标准
单位:元/月
指 标 |
2022年 |
2021年 |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
1320 |
1245 |
职工最低工资标准 |
2320 |
2320 |
年末全区有各类提供住宿福利机构52家,床位10572张,在院人数3603人。
九、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
科技:全年专利授权量为16756件,比上年增长15.5%。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4439件,增长26.5%。签订各类技术合同2297项,合同成交总额316亿元。
教育:全区普通高中招生3955人,在校生10415人,毕业生2463人。初中招生6856人,在校生20992人,毕业生5849人。小学招生12067人,在校生68750人,毕业生8569人。幼儿园入园幼儿14085人,在园幼儿45939人。职业教育招生716人,在校生1932人,毕业生493人。成人教育招生804人,在校生1569人,毕业生244人。
文化:年末全区有公共图书馆2个,馆藏图书135万册。档案馆1个,馆藏案卷14.6万卷件。文化馆(站)22个,文化广场26个,各类群众文化团体139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46项,其中国家级4项。
卫生:年末全区共有卫生机构563个,比上年末增加7个;其中医院81个。医疗机构共有床位13677张,比上年末增加509张;其中医院13148张。全区有卫生技术人员26253人,比上年末增加329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0177人,注册护士11112人。全区医疗机构共诊疗2110.2万人次,健康检查98.1万人次。
体育:年末全区有全民健身工程577个,社会体育指导员9645人。欢乐冰雪季、全民运动会等活动蓬勃开展。我区运动员在全国和市级体育比赛中共获奖牌213枚,其中金牌69枚。
十、环境、能源和安全生产
环境:全区有密闭式清洁站232座,城市道路日清扫保洁面积2252万平方米。全区细颗粒物(PM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值分别为31微克/立方米和59微克/立方米,分别比上年下降8.8%和4.8%。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年均浓度值分别为3微克/立方米和25微克/立方米,分别与上年持平和下降10.7%。
全区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7.85%,比上年提高0.42个百分点。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2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1平方米。
能源:全年能源消费总量440.78万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0.2%。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0.2138吨标准煤,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下降1.16%。
安全生产: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死亡事故59起,比上年减少4起;死亡63人,减少1人。发生生产安全死亡事故6起,与上年持平;死亡6人,减少1人。发生火灾603起,比上年减少183起;死亡2人,减少7人。
公报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各行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全部法人工业企业。
4.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和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单位,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业和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的餐饮业单位。
5.因四舍五入关系,本公报数据存在分项与合计不等情况。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财政数据来自丰台区财政局;进出口数据来自丰台区商务局;就业数据来自丰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社会保障数据来自丰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丰台区医疗保障局、丰台区民政局;专利数据来自丰台区知识产权局;技术合同数据来自丰台区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局;教育数据来自丰台区教育委员会;文化数据来自丰台区文化和旅游局;档案数据来自丰台区档案局;卫生数据来自丰台区卫生健康委员会;体育数据来自丰台区体育局;环境卫生数据来自丰台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环境保护数据来自丰台区生态环境局;园林绿化数据来自丰台区园林绿化局;道路交通和生产安全数据来自丰台区应急管理局;火灾数据来自丰台区消防支队;其他数据来自丰台区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丰台调查队。
主办: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1101060001
京ICP备2001370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30号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