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  题] 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十四五”时期丰台区城市治理发展规划》的通知
  • [发文机构] 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 [主题分类] 计划规划
  • [发文编号] 丰政发〔2023〕7号
  • [成文日期] 2023-04-24
  • [发布日期] 2023-04-24
  • [实施日期] 2023-04-24
  • [废止日期] - - - -
  • [有效性]有效
  • 政策解读
  • 【图解】一图看懂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十四五”时期丰台区城市治理发展规划》的通知 2023-04-24
  • 废止文件相关链接
  • 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十四五”时期丰台区城市治理发展规划》的通知

    字体:     

    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十四五”时期丰台区

    城市治理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街道办事处、镇政府,区政府各委、办、局,各区属机构:

    现将《“十四五”时期丰台区城市治理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

    2023424

        (此件公开发布)

    “十四五”时期丰台区城市治理

    发展规划

    目录

    一、“十三五”期间城市管理成就

    (一)综合保障有力高效

    (二)环境建设全新升级

    (三)环卫事业创新发展

    (四)道路交通跨步前行

    (五)治理体系明显转型

    二、“十四五”时期城市治理形势

    (一)发展形势

    (二)主要问题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发展目标

    四、“十四五”时期城市治理主要任务

    (一)举全区之力创建国家卫生区

    (二)构建三大城市环境治理体系

    (三)推进三大城市承载治理工程

    (四)提升三大城市综合治理能力

    五、“十四五”时期城市治理专项任务

    (一)抓好“三创”专项,提升城乡环境面貌

    (二)推进垃圾分类专项,体验城市品质生活

    (三)支持新设街道专项,推进城乡融合治理

    (四)服务城南行动专项,加快动能转换升级

    (五)实施便民服务专项,打造市政服务品牌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推进多规合一

    (三)健全人才队伍

    (四)扩大社会参与

    (五)加大资金投入

    (六)强化监督考评

    附件1“十四五”时期规划建设项目表

    附件2“十四五”时期城市治理重点任务清单

    附件3部分规划术语解释


    城市治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城市健康运行发展的主要抓手,是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基本条件。“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进入新时代、新征程、新阶段,丰台区城市治理将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以首善标准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紧扣“四区一枢纽”功能定位,不断加强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持续提高“四个服务”水平,落实“精治、共治、法治”要求,为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提供坚强保障。

    妙笔生花看丰台,拼搏奋斗见行动。丰台区将通过“三创”发力,强化精细管理,破解“大城市病”,加快构建三大城市环境治理体系,积极推进三大城市承载治理工程,全面提升三大城市综合治理能力,统筹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推动城市治理效能实现新跨越,城市治理能力实现新提升,奋力谱写新时代丰台区城市治理发展新篇章,为北京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丰台区的更大贡献。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北京历次考察和系列讲话精神,根据《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城市管理发展规划》《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丰台分区规划(国土地空间规划)(2017年—2035年)》《北京市丰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二Ο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十四五”时期丰台区城市治理发展规划》,明确了全区城市治理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等,是推动丰台区“十四五”时期城市治理科学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本规划期限为2021年—2025年。


    一、“十三五”期间城市管理成就

    “十三五”时期是丰台城市管理工作承前启后的重要发展阶段。五年来,城市管理工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深刻把握首都中心城区功能定位,践行高质量发展要求,高效保障了首都各项重大活动,提高了人居环境和人民生活品质。丰台区坚持“补短板、强弱项、治顽疾、提品质、惠民生”工作思路和精细化管理主线,城乡环境品质明显改善,综合承载能力显著增强,城市运行安全韧性大幅提升,城市治理成果更多惠及广大市民,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都得到了较大提升。

    (一)综合保障有力高效

    1.重大节庆活动保障圆满顺利

    按照“精精益求精、万万无一失”要求,精心布置10万幅“中国结”、2000条宣传横幅、19处立交桥夜景照明,出色完成国庆70周年庆典全程综合保障工作,接力完成“两会”、抗战胜利75周年纪念、春节、“五一”等重要节庆活动环境交通保障工作。以重大活动为契机,集中力量解决一批重点难点环境问题,城市环境管理水平大幅提升。

    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及时到位

    坚持落实“三防”“四早”“九严格”要求,以最高标准、最严措施,全面落实防控措施。建立部门联动机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新发地疫情防控流调,通过3次专业消杀、集中清运3万余吨垃圾等举措,迅速应对疫情,积累了处理突发事件经验。组织供电、燃气、供热等企业,对所属行业42个医学隔离场所进行安全检查,对不达标者督促其整改,开展交通枢纽、客运站、公交线路等交通行业疫情防控,有效阻断疫情扩散。坚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不误,城市运行管理正常高效。

    3.城市能源供给保障安全平稳

    围绕“蓝天保卫战”,完成4万余户居民“煤改电”,实现全区“无煤化”。完善电网设施改造升级,为97万居民提供优质高效的供电服务,实现供电保障“四个零”目标。认真开展城市供热服务和城镇燃气行业监管,育仁里等26个老旧小区供热管网实现改造升级,66处上账城镇燃气管道占压隐患三年攻坚战治理任务顺利完成。

    4.城市运行生命线网运转良好

    建立城市地下管线全程综合协调管理机制,明确区、街镇、行业管理部门三级管理职责。完成途经丰台36处输油气管道违法占压三年攻坚战治理任务。结合道路大修养护开展年度城市地下管线结构性隐患排查治理,分批解决自来水、排水、电力、热力等管线超期服役问题。治理病害检查井3万座,换装“五防井盖”1万套,城市生命线安全韧性得到明显增强。

    5.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有效落实

    制定实施《丰台区城市管理委员会“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规定》,明确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坚持长效治理,完成420家企业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和300家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情况评价工作。实时排查风险,排查治理消防、工程、供暖等一般隐患1900余处,确保城市运行的安全稳定。

    (二)环境建设全新升级

    1.“创卫”工作推动环境迈上新台阶

    全面启动创建国家卫生区工作,组建了市容环境工作组,制定工作方案,组织工作培训,分解“创卫”指标,开展暗访检查,梳理问题台账,明确整改措施,广泛组织动员各行业、各街镇、社区(村)、各社会单位深入推进市容环境“创卫”工作。

    2.大街小巷环境提升呈现新亮点

    注重首都风貌和街区特色设计,完成开阳里一街等38条精品示范大街创建工作,镇国寺北街等3条大街入选“北京最美街巷”。分类施策改善背街小巷环境,完成193条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工作,让更多街巷有颜值、有温度、有品位、有文化,有效解决环境管理“最后一公里”问题。

    3.重点区域环境整治取得新进展

    大力推进“进京第一印象工程”,对京山、京广、京沪等铁路沿线、京港澳、京开等高速两侧和北京南站、草桥地铁站等交通枢纽实施环境整治。有效提升方庄、右安门等繁华地区环境品牌,重点塑造宛平城、北宫国家森林公园等人文旅游胜地环境名片,精心绘制丰台科技园区、丽泽金融商务区等科技商务聚集区环境标签,丰台区环境形象改善明显。

    4.城乡环境检查考核采取新模式

    坚持“月检查、月曝光、月排名”制度,每年接受市级检查50余次。指导街镇开展环境建设管理工作,按照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反馈结果模式进行闭环管理。健全社会评价体系及公众参与机制,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组织推进市级环境问题台账整改,问题点位整治率达99.51%

    5.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营造新视觉

    深入推进道路公共设施二维码管理,完成53条主要道路4682万件设施上码。持续开展违规广告牌匾动态清零,拆除违规广告牌匾4680块,规范建筑物屋顶牌匾标识2000块。每年定期开展视觉清朗专项行动。完成190条、207.11公里通信类架空线入地,其中五环内主次干路通信架空线入地工程顺利收官,城市空间环境得到明显净化。

    6.城市景观照明环境得到新改善

    全面落实市委主要领导关于“路路有灯、路路亮灯”工作要求,完成87条历史遗留无灯道路安装,彻底解决20余个平房区的路灯照明问题,获得群众广泛赞誉。加强路灯巡查巡检,确保重大节庆活动路灯照明和景观照明效果。

    7.城市市容环境秩序取得新成绩

    坚持主动治理思路,积极解决群众诉求,以“民有所呼”大数据为基础,重点巡查高频次、重点区域环境问题。五年来,接收12345市容环境类问题诉求15571件,核实情况属实派遣相关部门10596件,解决了群众身边一批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三)环卫事业创新发展

    1.厕所革命实现新提级

    建立全区各类公厕管理台账,依据配置合理、功能齐备、符合标准的原则,新改建等级公厕共550座,其中升级改造421座旱厕,实现全区等级公厕达标率100%、保洁作业达标率100%,城乡居民如厕环境明显改善。黄土岗、西道口两座粪便处理站共处理粪便190万余吨,粪便无害化处理率100%

    2.垃圾分类取得新突破

    全面贯彻《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积极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一把手工程”,建立生活垃圾分类联席会议制度。2020年,第一批、第二批申报的34个小区(村)全部通过市级验收,被授予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村)荣誉称号。加快“四分”体系建设,规范设置7796组分类桶站,新改建38座分类驿站,提升113座密闭式清洁站。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家庭厨余垃圾分类率稳步提升。广泛开展垃圾分类主题宣传活动,居民垃圾分类“七率”逐步提高。

    3.垃圾处理实现新升级

    大力建设垃圾处理基础设施,新建9座垃圾中转站,循环园湿解处理厂、餐厨厨余垃圾处理厂、渗沥液处理厂二期工程、残渣填埋场堆体应急工程和外电源工程等项目投入运行,正在推进生物质能源中心项目前期工作。垃圾处理能力稳步提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在全市行业考核中成绩名列前茅。

    4.市容卫生呈现新变化

    统筹永定河河东、河西地区平衡发展,推进城乡结合部环境综合整治,将全区5964条、757万平方米背街小巷纳入专业化管理。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完成丰台区非正规堆放点整治,完善农村垃圾收运体系。落实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规范道路两侧垃圾处理。定期组织开展全区市容环境卫生检查评比,城乡市容环境面貌干净整洁。

    5.渣土管理体现新要求

    通过检查考评、现场检查、加强执法等方式,加强渣土问题整改督办。定期评估运输企业348家次、车辆3630台次,实现评估全覆盖。办理建筑垃圾消纳许可1605件、运输车辆准运许可8312件。巡查查处乱倒点500余处,对运输企业违规行为限期整改。通过线上线下全程监管,渣土管理、执法检查和评估检测达到行业规范管理新要求。

    6.环卫作业推广新工艺

    1176条、2178.99万平方米道路和526.73万平方米绿地进行专业化保洁作业。完成339辆新能源环卫电动车采购替换工作,大力推广“吸、扫、冲、收”道路清扫保洁新工艺,机械化作业率达到93.15%。加强尘土残存量考核验收,连续三年达到北京市考核标准。

    (四)道路交通跨步前行

    1.公交优先发展成效进一步凸显

    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全力配合推动轨道交通建设,完成轨道交通8号线三期及大兴机场线属地拆迁工作。“十三五”时期末,丰台区轨道交通运营线路10条、76公里,运营里程比“十二五”时期末增加24.6%。持续优化地面公交线路,新建、调整、优化98条公交线路,区内地面公交运营线路达298条,运营里程2678公里,公交场站82处。通过公交港湾改造、道路局部渠化改造等方式,提升公交出行效率。

    2.城市道路里程增量进一步扩大

    持续扩大城市道路增量,开工建设柳村路南段等13.6公里主干路,开工建设京开东路等27条次支路,建设完成道路18条、16.6公里。完成康新路、南苑槐新组团回迁房、宋家庄回迁房等项目周边次支路建设。畅通天坛医院、南中轴南段、丽泽金融商务区、丰台科技园区、草桥地铁站等重点区域微循环,改善了居民出行条件。

    3.交通枢纽配套建设进一步提速

    腾退北京丰台站配套非宅19家、10.3万平方米,腾退楼房住宅276户、平房住宅8户,为北京丰台站市政设施改造奠定基础。北京丰台站万寿路南延、丰台东路、四合庄西路3条配套道路工程和东西立交专用匝道跨铁路开工,完成北京丰台站一横四纵配套道路网络规划布局,亚洲最大铁路交通枢纽项目建设全面提速。

    4.道路设施通达程度进一步提升

    打通怡然家园路等9条断头路,畅通微循环,解决多年困扰居民出行难问题。完成镇国寺北街等54条、56万平方米区属道路大修,完成120万平方米区属道路养护,提高城市路网完好率和通达性。优化营商服务环境,办理占掘路行政审批325件,检测桥梁107座,养护桥梁53座,城市道路桥梁设施安全平稳运行。

    5.城乡绿色出行环境进一步改善

    按照《北京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通过重新铺设人行步道、调整拓宽道路、增设自行车专用道、重新施划停车位等措施,完成方庄、草桥、青塔、马家堡等区域239公里道路的慢行系统改造,建设汽车博物馆诺德区域慢行系统示范区。共享单车数量控制在8万辆以内,建设电子围栏150余处。

    6.交通综合治理效果进一步显现

    制定实施丰台区各年度《交通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完成北大街周边、方庄、天坛医院、丰台科技园区、南苑—大红门、和义等重点区域交通拥堵综合治理。完成丽泽桥、木樨园等区属长途客运场站疏解,推进北京西站、北京南站等交通枢纽周边道路设施改造升级。大力建设智能执法基础设施,新增闯红灯抓拍、违停抓拍等智能设备300余套。完成安乐林路等45处疏堵改造工程,加大对区域内二级堵点、三级堵点治理力度,区域拥堵状况明显改善。

    7.城市停车供给能力进一步增强

    持续优化停车供给机制,通过新建立体停车项目、推动老旧居住区停车升级改造等新增规范停车位41182个,有效缓解停车难问题。按照“先盘活、后增建”的思路,对现有144条道路路侧12640个停车位进行规范布局和电子收费,停车投诉量明显降低。按照“先试点、后推广”的方式,完成丰台体育中心等514800个错时共享停车位,推进城市公共资源利用最大化,提高停车效率。

    (五)治理体系明显转型

    1.城市治理工作职能明显强化

    2017年,结合新一轮机构改革成立了区城市管理委,整合了原区市政市容委的全部职责和区发展改革委、区住房建设委等5个部门划入的能源运行、道路建设等相关职责。区城市管理委成立后,强化资源整合,优化职能设置,积极建立统一高效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统筹解决城市治理重大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系统性的城市治理格局逐渐形成。

    2.城市治理推进机制明显优化

    不断完善协作机制,成立北京丰台站建设、“创卫”、垃圾分类等多个工作组,实现重点工作项目化管理、跨部门协作。建立重大活动和重要节假日应急指挥协调工作机制,领导班子成员牵头负责,加强应急保障调度,24小时待命开展应急处置。

    3.多元共建共享机制明显固化

    全面推行“街巷长制”,累计选派“街巷长”1322名,招募“小巷管家”7482人次,建立“小巷管家”志愿服务队伍。推进“街镇吹哨、部门报到”,积极参与基层环境治理,加大对属地指导和支持力度,响应属地吹哨报到500余次。优化“接诉即办”机制,大力推动“未诉先办”,每年办结12345热线诉求总量接近5000件,投诉量逐年下降,解决率和满意率不断上升。


    二、“十四五”时期城市治理形势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丰台区城市治理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增强城市发展韧性、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城区的重要时期。新时代赋予城市治理新课题,丰台区城市治理将进入转型的关键期,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发展形势

    1.国家治理理念革新对城市治理工作提出新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抓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探索城市“精治、共治、法治”新理念、新路径、新模式已经刻不容缓,必须不断创新工作方式,积极适应和自觉参与推动超大城市治理变革的转型。

    2.京津冀协同一体化发展为城市治理带来新动能

    京津冀协同发展要求充分发挥丰台区门户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丰台区内铁路、高速公路及周边路网成为连接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副中心、雄安新区的重要交通廊道,这对丰台区改善城市空间结构、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区域环境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3.首都城市发展功能定位为城市治理提供新机遇

    随着首都城市空间结构的变革,丰台区的中心城区职能日渐凸显,“四个中心”功能建设不断提速升级,丰台服务保障首都功能的使命日益重要,特别是首都商务新区建设、科技创新和金融服务的融合发展都对城市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为丰台区带来了新机遇,也带来了新挑战。

    4.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为城市治理提出新期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是做好城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提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然要求不断改善市容环境、交通环境。围绕“七有”“五性”要求,城市建设和治理要顺应人民群众的期待,以“绣花功夫”做好城市治理,加强市政设施运行保障,提升城市管理服务精细化水平。

    5.丰台区创建国家卫生区为城市治理确定新标准

    丰台区要在2023年完成国家卫生区创建工作,这就要求城市治理特别是城市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必须严格对照国家卫生区的标准,找差距、补短板。通过创建国家卫生区,倒逼全区提高城市治理工作标准,优化工作流程,加快工作节奏,创新工作模式。

    6.高新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为城市治理提供新手段

    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已成为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的两大引擎,促使城市治理方式正在发生急剧变革。需要不断丰富信息科技手段,高标准构建“城市大脑”,为城市精细化管理提供支撑。通过创新驱动发展,扩大科技成果运用,助力推进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专业化、信息化、现代化。

    (二)主要问题

    1.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仍需完善

    与中心城区的其他区相比,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养护管理投入亟待加强,丰台区城市次干路规划实施率30.3%,城市支路规划实施率30.2%,城市次支路规划实施率和大修养护单平米投入较其他城区偏低。城市热网供热面积占全区采暖季供热总面积的比例不足20%。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制约了“四个服务”能力的提升。

    2.城乡环境群众满意度待提高

    从群众12345举报投诉来看,仅20201-12月考核期共计接办热线诉求5051件,原始解决率57.06%,满意率65.09%。响应属地吹哨报到276次,办理各类督查件252件,主要集中在停车管理、环境建设、市容市貌、垃圾处理等方面,表明城乡环境现状离公众满意尚有差距。

    3.城市有效供给能力尚显不足

    丰台区目前注册登记的机动车约60万辆,现有停车泊位27.68万个(其中经营性公共停车场停车位9.68万个,居住小区停车位16.74万个,路侧停车位1.26万个),日间停车33.60万辆,夜间停车42.1万辆,全区总泊位缺口较大,车位供给距离居民满意仍有缺口。此外,城市能源供给、交通供给、地下管线供给等城市有效供给尚不能满足城市发展需求。

    4.城市治理区域发展仍不平衡

    永定河河西地区与河东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尚需解决,河东地区已基本达到中心城区的路网布局标准,但河西地区道路规划实施率只有32.2%,且河西地区与河东地区、中心城区仅有梅市口路和京港澳高速两个主要联系通道,未形成循环畅通的路网系统。河西地区公共交通相对落后,轨道交通覆盖范围小,仅有地铁14号线的张郭庄和园博园站两站,线网长度仅3.5公里,公交出行比例不足17%

    5.城市治理数字化水平需提升

    目前丰台区在城市管理方面仅在市容环境卫生和“街巷长”管理方面应用了管理数字信息平台,一体化的城市管理综合信息数字平台体系尚未建立。在应用信息技术对城市日常运行维护、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城市运行安全风险预警、提升城市弹性和韧性方面与先进城区仍有差距。

    6.现代化城市管理思路待更新

    现代城市治理工作需要牢固树立系统性思维,但目前城市管理的规、建、管协同配合能力仍然不足,需要丰台区进一步转变城市管理工作理念,优化城市治理过程中的全盘布局,增进城市管理部门和其他职能部门的全面协作,创新性地解决全区市政配套设施欠账等问题,提升城市全生命周期运行效率。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入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和丰台分区规划,以城市精细化管理为主线,以城市综合承载设施建设为载体,着眼城市高质量发展,培育城市治理新动能,转变城市治理新模式,解决群众身边的环境问题,努力满足人民对美好城市环境的新期待,有效提升丰台作为中心城区的城市新形象。

    (二)基本原则

    1.首善标准,服务大局

    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强化“四个中心”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始终以首善标准做好城市治理各项工作。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切实提高服务大局能力,把注意力集中到解决各种城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上来,提高城市抗风险能力和运行保障水平,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2.以人为本,优化供给

    把民生福祉放在首位,统筹兼顾供给侧和需求侧改革,利用京津冀协同发展、城南行动计划政策机遇,发挥后发优势,增加有效供给。加快城市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和综合承载能力建设,为城市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3.目标导向,精细管理

    坚持目标导向,发挥规划引领和刚性约束功能,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盘活空间存量,控制无序需求,促进减量发展,满足刚性需求。练就城市治理“绣花本领”,强化精品意识,发扬工匠精神,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4.共建共治,扩大参与

    积极搭建城市共建共治共享平台,通过“街镇吹哨、部门报到”“接诉即办”“街巷长制”等方式扩大社会参与,创新城市基层治理实践,优化城市治理路径,加快实现政府全能管理传统模式向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强化居民家园意识、责任意识、参与意识,增强人民群众的归属感。

    5.创新驱动,跨越发展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城市运行智能化水平。坚持改革创新与传承保护相结合,打通城市管理模块,优化城市信息网络,融合城市资源,激发城市活力,彰显城市魅力,淬炼城市品格,提升城市软实力和竞争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认同感。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围绕建设首都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到2025年,圆满完成“十四五”期间重大活动服务保障;创建国家卫生区;构建城市“精治、共治、法治”三大环境治理体系;推进城市交通、环卫、能源三大承载治理工程;提升城市保障、协调、服务三大综合治理能力。城市治理模式实现由被动向主动、由应急向应治、由突击向常态转变,形成更安全韧性、更干净亮丽、更畅通便捷、更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城市治理格局。

    2035年,建设成为新时代体现大国复兴、彰显文化自信、服务首都功能的重要承载地和首都高品质生活宜居示范城区、彰显新发展理念的绿色生态花园城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制造创新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金融发展新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首都商务新区。

    2.具体目标

    ——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标准化水平。对标“创卫”国家验收标准,补齐设施短板,美化城市环境,完善推进机制,压实部门责任,发动社会力量,2023年完成“创卫”国家级验收。

    ——提高城市“精治、共治、法治”精细化水平。到2025年,整体有序推进环境建设、环境管理、环境秩序再上新台阶,形成比较成熟的“精治、共治、法治”治理体系,提升市民生活满意度。

    ——提高城市动态静态交通快捷化水平。提高交通设施承载能力,发展公共交通,提高路网密度,治理交通拥堵,缓解停车矛盾,到2025年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6.5%

    ——提高城市能源运行保障优质化水平。提高能源设施承载能力,优化能源供给结构,改造能源基础设施,提高城市能源运行的安全韧性和抗风险能力,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供热面积比例达10%

    ——提高城市垃圾收运处理资源化水平。提高环卫设施承载能力,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市级水平。

    ——提高城市运行智能管理数字化水平。加大科技支撑,打通管理模块,2025年完成“城市大脑”框架结构设计和部分成果运用。

    ——提高城市运行安全有序韧性化水平。统筹安全与发展关系,牢固树立严守安全生产的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建立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健全应急救援机制,坚持安全生产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研究、同落实。


    “十四五”时期城市治理相关任务指标

    (涉及交通发展规划指标另行单列)

    序号

    指标类别

    指标

    2025年规划值

    1

    城市环境治理

    城市主干路照明亮灯率

    98.5%

    2

    城市道路及公共场所装灯率

    100%

    3

    景观照明亮灯率

    99%

    4

    景观照明设施完好率

    95%

    5

    城市户外广告、牌匾设置规范完好率

    95%

    6

    城市承载治理

    新生违法建设

    零增长

    7

    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

    达到市级要求

    8

    餐厨垃圾规范化收运率

    80%

    9

    建筑垃圾违法违规案件处置率

    90%

    10

    垃圾分类示范片区装修垃圾消纳备案率

    100%

    11

    建筑垃圾运输车辆上线率

    85%

    12

    建成区公共充电设施服务半径(公里)

    1.5

    13

    充电桩(万个)

    0.5

    14

    单位面积供热能耗

    2020年下降5%

    15

    万平方米供热投诉量

    2020年下降

    16

    供电可靠性

    99.976%


    四、“十四五”时期城市治理主要任务

    (一)举全区之力创建国家卫生区

    认真落实市委主要领导关于深入开展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指示要求,结合常态化疫情防控,抓好环境卫生治理,集中攻克城乡结合部等环境整治难题,从源头上消除影响群众健康的隐患。

    1.完善市容环境“创卫”工作机制

    按照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方针,全面组织开展市容环境“创卫”工作,督促成员单位和街镇制定实施“创卫”工作方案和重点问题整治工作方案。通过工作例会、部门联席会议、明察暗访等常态化推进机制,压实部门和属地责任,及时发现整改市容环境问题。加大奖惩考核力度,将创建国家卫生区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和城乡环境建设管理考核。

    2.确保市容环境“创卫”验收达标

    建立垃圾处理、市政环卫等基础设施管理台账,完善背街小巷整治提升、环境秩序管理、道路维修养护等动态台账,优化各类待修环卫设施、待整环境脏乱等问题台账。按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2014)版》,推进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建筑垃圾的收集、运输、处理。结合年度任务,加快市政、环卫、交通等设施体系建设、运营、维护达标,夯实基层公共卫生基础。做好各类市场、商超、餐饮食堂、宾馆饭店、机场车站、影剧院等重点场所的环境卫生工作,及时通风消毒,消除卫生死角。2023年通过国家卫生区验收。

    3.持续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广泛动员各街镇、各成员单位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国家卫生区创建,培育公众形成良好卫生习惯。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用好“周末卫生日”“三清一改”等机制,重点围绕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基础薄弱区域,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夯实基层公共卫生基础,抓好垃圾、污水、饮用水等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和管护。优化生产生活环境,持续提升城乡环境治理水平和人居环境质量,推进爱国卫生工作制度化、长效化、纵深化、规范化。

    (二)构建三大城市环境治理体系

    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精细化管理、构建超大城市有效治理体系要靠精治、共治、法治”指示精神。以精治为魂,以共治为魄,以法治为基,坚持“六化”原则,把精细化管理贯穿城市工作全链条、全时空、全人群,贯穿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执法各环节,不断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1.提升公共空间环境,构建环境精治体系

    持续推动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聚焦重大活动保障、重点区域提升,把深化大街小巷整治作为城市精治的主战场,探索“以块为主、区域推动”新模式,树立“绣花理念”,练就“绣花功夫”,优化空间环境,构建精治体系,深化治理成效。

    实施重点区域环境提升。结合南中轴规划方案,通过道路标识、景观设计、户外广告展示等,集中体现南中轴地区历史文化风貌,助力实现首都商务新区文化博览、国际商务和国际交流功能,通过文化墙、景观、道路设施等方式,体现大红门文化创意和现代风貌,配合做好南苑森林湿地公园周边环境提升,构建首都南部生态绿肺,系统提升南部环境风貌;抓住丽泽金融商务区纳入北京市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的重要机遇,推动丽泽金融商务区周边环境提升,突出丽泽金融与科技功能,打通丽泽金融商务区与金融街、北京CBD之间的连接,做好金中都城遗迹保护,体现旧城文化品位,围绕丽泽金融商务区中央公园、32公里生态慢行步道建设等项目,打造具有时尚文化元素的地区高品质休闲空间,做好周边环境整治和景观提升;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国家文化公园、红色纪念设施、文化宣传墙、文化标识、道路标识等方式,突出宛平城、卢沟桥等区域的国家纪念地品牌形象,结合2025年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相关纪念活动,做好卢沟桥-宛平城红色纪念地环境建设和环境保障工作;立足“轨道上的京津冀”的重要节点,制定北京丰台站区域环境提升项目计划,服务保障北京丰台站改建及周边道路建设工程,强化周边地区功能布局和对外交通连接,助力北京丰台站组团综合开发,推动站城一体化发展,形成高端商务服务、科技创新服务、文化体验和城市生活并重的特色功能体系。高起点谋划丽泽城市航站楼周边环境建设,提升进京门户形象。

    加大背街小巷环境整治。继续落实新一轮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整治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落实责任规划师制度,设计方案做到因地制宜,和谐统一。按照“精治类、达标类、维护类”,分类分区开展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整治提升。在东高地、云岗、东铁营等街道统筹开展背街小巷和重点大街协同整治,体现集中连片整治成果,织补城市功能,打通规划实施“最后一公里”。落实“日巡、周查、月评”制度,巩固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成效。

    着力打造精品示范街区。科学规划,分类指导,突出现有整体格局,从城市空间尺度上优化建筑界面、牌匾标识、城市小品、绿化景观,打造一批“精而美”“老而潮”“活而新”的精品示范街区,实现街区环境形态与商业业态、文化生态、消费生态联动。利用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政策机遇,把环境优势转化为消费优势,提高精品示范街区生活性服务品质。加快方庄、马家堡等繁华地区活力精品街区建设,打造一批设施齐全、环境整洁、色调和谐、生活便利、秩序规范的花园式精品示范街区。

    推进无障碍化设施改造。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推动城市道路、公共厕所、广场等无障碍设施改造,增加无障碍通道覆盖率,基本建成重点区域无障碍交通出行网络。优先加强盲道、路缘坡道、轮椅坡道、垂直电梯、无障碍卫生间、扶手、低位服务设施等无障碍设施建设,逐步推动信息、服务无障碍化。实现重要公共空间、关键公共节点的无障碍化。

    规范户外广告牌匾设置。落实《北京市户外广告牌匾标识和标语宣传品设施设置管理条例》,加强户外广告和牌匾整治。重点引导首都商务新区、丽泽金融商务区等功能区户外广告优化设计,突出区域功能定位,彰显鲜明特色。开展户外广告牌匾日常监督管理和违规动态清零,持续推进铁路沿线、主干道沿线广告牌匾的规范管理。2025年城市户外广告、牌匾设置规范完好率达100%

    完善城市照明景观体系。加强对现有区属城市道路照明设施的维护保养,2025年城市主干道照明亮灯率达98.5%,城市道路及公共场所装灯率达100%。完善夜景照明体系建设,重点提升永定河风光带、南中轴沿线、北京丰台站照明景观建设维护,开展以丽泽金融商务区、首都商务新区为中心的特色区域景观照明建设,凸显高品质丰台夜景风貌。2025年景观照明亮灯率达99%,景观照明设施完好率达95%

    优化城市架空杆线管控。加快城市道路通信架空线入地,推进重点区域具备条件的路灯和电力架空线入地。严格管理新建信息传输线缆、各类电线缆建设,杜绝新建城市架空线。实施视觉空间形象提升工程,持续推进城市道路箱体设备隐形化、小型化、景观化,推动多杆合一,优化城市空间秩序。

    提高城市绿地覆盖水平。推进留白增绿,加强公园绿地500米服务盲区挖潜增绿,稳步推行“针灸式”改造和小微绿地建设,打造百姓身边的见绿工程,实现群众家门口的“公园梦”。拓展绿化空间,探索建设垂直绿化,提高城市绿化美化水平。加快推进第一道绿化隔离地区和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建设,加快推进南苑森林湿地公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实现国家森林城市、绿色生态花园城区建设目标。结合城市道路大修改造,提高道路两侧绿化面积达标率。到2025年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2.2平方米。

    协调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配合水务部门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污水处理率达到市级标准。重点河湖水系生态空间品质进一步提升,营造水清、岸绿、安全、宜人的滨水空间。结合市政工程施工,通过透水铺装,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屋顶绿地、下沉式广场、调蓄水池等雨水利用综合设施,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海绵城市建成区面积占比40%以上。有效防治城市内涝,主要道路立交桥标准内降雨不发生积水,防洪排涝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2.提升市容卫生环境,构建环境共治体系

    深化多元主体共治,引导社会多元参与,营造共治氛围,体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美化市容环境,构建共治体系,提升管理水平。

    构建多元共治城市治理格局。深入推进“街巷长制”和“吹哨报到”向社区延伸,健全统筹谋划、沟通协调、应急响应、调度督导的工作机制,形成抓落实“最后一公里”的工作合力。拓宽公众参与城市治理的渠道,多方位、多角度的创新公众参与模式,激发公众参与城市管理的自主意愿,引导公众自觉参与城市治理。支持通过政务一网通、城市治理服务APP等公众参与的新型服务平台完善平台信息反馈、处置、响应纵向机制。着力构建公众广泛参与、部门协同响应、社会群防群治的环境建设和城市管理新模式。进一步充实志愿者队伍,引导志愿者参与平台搭建、环境监督、议事决策、区域宣传、社区示范等工作。

    加强环境问题检查考核整改。严格按照首环办环境建设考核要求,落实“月检查、月曝光、月排名”工作制度,建立环境问题台账,实行挂销账闭环管理。通过“首接负责制”等,杜绝反复出现,解决“三不管”交界地区环境治理问题。分类细化考核评价标准体系,将环境卫生考核纳入年度绩效考核体系,实现考核常态化,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区城市管理委环境管理部门每月约谈排名后三位街镇。

    加强薄弱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在南苑-大红门、卢沟桥周边等薄弱地区和重点地区,推行精细化管理任务清单机制,以问题清单和整治清单为核心,建立由属地街镇、属地综合行政执法队、物业公司、绿化队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的城市环境管理作业队伍。在持续开展违法建设和公共安全隐患问题整治的基础上,加强环境卫生、交通秩序等综合整治,完善垃圾转运、污水处理、路面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

    深化“门前三包”管理责任制度。对全区5000余条背街小巷进行动态管理,把门前责任区管理工作引向深入。强化“门前三包”管理长效机制,完善“门前三包”商户的动态化台账,实现全区一本账。建立区级、街镇、商户联动的“门前三包”案件联动处理机制,做到全民参与、全民共享,提高“门前三包”管理效率和管理效果。

    做好城市公共设施管理维护。加强城市道路公共服务设施维护,逐年对破损设施进行更新和维修,清洗、粉饰公共服务设施、护栏、隔离墩、道路两侧变电箱、站牌、警示牌、报刊亭等各类设施,提升城市道路公共服务设施管理水平。开展主要道路的公共服务设施违规设置整治工作,拆除道路山寨指路牌,巩固和扩大道路公共设施二维码管理范围。

    充分发挥网格体系中心作用。建立横向联结城市管理相关领域和行业,纵向贯穿市、区、街镇三级的常态化监督、指挥和协调管理体系,强化网格化综合管理机制在城市治理中的协调指挥、监督评价作用。加强对各类信息的大数据分析和运用,及时研判城市管理热点和难点,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按照全市统一的网格划分标准,建立“热线+网格”协同联动模式。拓展网格管理内容和对象,为城市运行管理“一网统管”奠定基础。

    优化“接诉即办”开展“未诉先办”。优化居民投诉举报、事件上报、便民信息推送等服务,开放居民广泛参与城市管理平台。落实“七有”“五性”要求,完善“接诉即办”机制,推动“未诉先办”机制落地,办好群众家门口的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大沟通协调力度,做好相关政策的解释宣传,提高合理诉求解决率和满意率。发挥职能部门统筹优势和专业优势,指导协调属地完善接办机制,提高服务基层、服务群众能力。

    3.提升公共秩序环境,构建环境法治体系

    构建法治体系,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城市治理顽症难题,坚持源头治理,依法办理,提高违法成本,优化环境秩序,提升环境形象。

    持续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持续纵深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把“疏解整治促提升”作为解决丰台发展的金钥匙。坚决完成“十四五”各阶段拆违腾的专项任务,更高质量地落实好《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提出的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减量要求。继续按照“规划引领拆违腾地”的工作思路,在完成拆违腾地的前置条件下,同步做好优化空间布局、落实总体规划、实现复耕复绿等后续工作,形成流程管理闭环。围绕全市创建“基本无违法建设区”三年行动计划,扎实提升区域内违法建设综合治理能力,实现违法建设全闭环责任监管,2025年实现存量违法建设大幅削减、新生违法建设“零增长”工作目标。

    构建环境秩序整治长效机制。完善环境秩序治理体系,强化科技支撑,巩固“人盯车巡”“定岗、定人、定责”工作机制,实现对街面环境持续整治。重点治理流动摊贩、店外经营、露天烧烤、露天大排档、夜市扰民、违法运输等城市顽症,提高夜间巡查和联合执法的频次,严厉打击夜间无照游商占道经营、环境脏乱差、扰民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继续巩固动态清零,针对新增、反弹点位问题实施动态上账管理,加大对轨道交通、医院、学校、景点等人员密集区域的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城市环境形象。

    推进城市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按照城市管理和综合行政执法一体化的改革要求,完成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健全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工作运行机制,完善综合管理、专业执法和联勤联动衔接机制。完善基层综合执法队伍双重管理制度,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综合素质,形成稳定科学的城市治理问题排查体系。结合行政区划改革,完善“街道挂牌,区级推动”机制,梳理街道行政区划分后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由区城市管理委管理的行政执法机构挂牌督办。

    提高城市综合执法管理水平。建设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数据平台,实现综合执法“到人、到点、到事”。严格规范执法行为,完善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推行调查、立案、处罚、执行、结案网上审批,实现全程动态监管。推动全区行政执法公示、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行政处罚公示线上查询,提高执法公平性。健全“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落实“以案释法”制度,做好生活垃圾、燃气、户外广告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工作。

    (三)推进三大城市承载治理工程

    1.实施道路通途工程,提高交通设施承载力

    坚持“慢行优先、公交优先、绿色优先”发展理念,打造人民满意交通。推进交通枢纽规划建设,统筹永定河河东和河西地区均衡发展,提高路网密度,调整交通结构,强化交通治理,实现纵横通途,为加快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交通保障。

    推进轨道交通,提升出行体验。加密轨道交通覆盖网络,发挥轨道交通规模效益。配合房山线北延、19号线一期、14号线剩余段、新机场线北延以及16号线剩余段属地拆迁。推进丽泽金融商务区、丰台南路、榆树庄、景风门、草桥、新宫、卢沟桥路7个轨道微中心项目建设,打造具有多元城市功能的轨道微中心。在微中心周边建设地面人行道、地下通道、空中连廊、过街天桥等立体化步行设施网络,微中心周边步行系统路网密度力争达到道路网密度的1.2-1.5倍。

    打造交通枢纽,完成出行配套。高水平规划建设北京丰台站交通枢纽市政工程,打通贯穿首都南北的万寿路南延“大动脉”,万寿路南延分别与南四环跨线立交、与北京丰台站菱形立交,同步打通与周边区域微循环,彻底解决丰台西南部长期交通拥堵问题,全新彰显“轨道上的京津冀”重要节点地标形象和时代风貌。

    提高路网密度,完善出行系统。配合推进大兴新机场高速南五环至四环段建设,推进京良路西段等城市快速路拆迁建设,更新完善规划城市主次干路、支路三年滚动建设计划项目库,构建河东、河西各功能组团间便捷衔接的干道系统。加快河西地区骨干路网建设,打通区域内部连接通道,推进云岗路西段等道路建设。进一步完善河东地区骨干路网建设,加强次支路建设,提升区域内部连通度,推进柳村路、通久路一期和二期等主干路建设,推进丰台东路、金中都东路等次支路建设。“十四五”期间计划推动建设丰台城市道路110.5公里,其中建设完成15.8公里,开工建设42.3公里,开展前期研究52.4公里。推动建设主干路56.6公里,其中建设完成主干路2.8公里,开工建设主干路32.6公里,开展主干路前期研究21.2公里。推动建设次支路53.9公里,其中建设完成次支路13.0公里,开工建设次支路9.7公里,开展前期研究31.2公里。

    治理交通拥堵,提升出行品质。制定丰台区交通综合治理年度方案,深入摸排,依据不同区域、不同节点、不同问题,分类施策,系统谋划,实施差别化缓堵治理策略。开展北京丰台站、丽泽金融商务区、北京口腔医院新院区、总部基地以及大瓦窑桥等重点区域和节点交通拥堵综合治理。完善交通需求管理,根据车流动态变化情况,落实市级机动车分区、分时段限行、禁行管理措施,推动个体机动交通方式向绿色出行方式转移。加强重点区域交通组织管理,分类优化交通组织和信号配时,规范交通标志标线,提高路口路段通行能力。针对交通安全事故常发地区开展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加强路面执法管理,探索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改进执法模式。

    完善慢行体系,倡导绿色出行。落实《北京市绿色出行行动计划(20192022年)》,实施市区交通综合治理行动计划,到2025年完成25处疏堵改造、10个区域交通综合治理。加快形成多层次、多样化、便捷高效的地面公交系统。开通北京丰台站、丽泽城市航站楼、北京西站和北京南站公交接驳微循环线路,改善重点功能区与地铁站点、公交集散站点之间的公交微循环接驳,打造社区公交微循环线路。推行定制公交服务,推进公交专用道设置,协调推进已有公交场站优化调整和规划公交场站设施建设。构建蓝脉绿网,加大自行车道、人行步道改造力度,推行慢行示范区建设,规范共享单车摆放秩序,鼓励和支持居民绿色出行,到2025年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6.5%

    挖掘停车资源,缓解出行顾虑。按照以建筑配建停车为主,路外公共停车为辅,路内停车为补充的原则,实施差别化停车供给政策,建立停车泊位持续供给机制。推进错时停车,整合地区人防平时空间、道路两侧、地区公共空间等资源,采取挖掘潜力、优化设计、综合治理、整合资源等措施,持续增加地区停车位供应。通过导航APP、微信小程序等方便公众查询和使用车位,提供精准的停车引导服务,提高停车管理智能服务水平,到2025年新增规范共享停车位20000个。

    维护交通设施,保障出行安全。开展道路病害检测和巡查监测,建立区属道路修护台账,完善城市道路周期轮动大修机制,及时处置全区市政道路破损、沉陷等日常病害,延长道路使用寿命,提高道路完好率。到2025年大修40万平方米,养护100万平方米。定期加强对区域内桥梁的检测、维护和整修,做好铁道口安全管护,开展汛期道路交通常态化防汛,办理占掘路行政许可服务,保障区属道路桥梁交通设施安全运行。

    强化智慧交通,提高出行效率。依托前端设备赋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对各路段交通流量和流向开展实时监测,为城市道路建设规划、道路交通指示标志设置提供决策依据。深入推进公众出行交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掌握交通数据,构建科学分析模型,为公众提供路况查询、出行规划、停车方案等多层次的出行信息服务。

    2.实施生态环境工程,提高环卫设施承载力

    “十四五”时期是丰台区垃圾处理发展的关键阶段,将编制环卫设施专项规划,持续推进垃圾处理基础性公益民生事业,推进循环经济产业园规划建设,维护生态安全,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继续推进公共厕所革命。进一步加快重点区域公厕建设,推动直管公厕、社会开放公厕、自管公厕、临时环保公厕的布局调整,实现公厕数量和布局基本满足市民需求。对公厕实行动态台账管理,结合“创卫”完成公厕改造提升任务。加大公厕无障碍设施改造力度,确保公厕照明设施完好,提高城乡公厕日常保洁服务水平。到2025年,公厕管理达标率达100%,城市新建公厕全部不低于二类标准,无蝇、无明显臭味公厕达到95%以上。

    持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指示精神,深入贯彻《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协调各相关单位落实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制度,打好垃圾分类“组合拳”。继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全流程、全品类、全覆盖精细化体系建设,指导各街镇继续完善分类设施设备布局,提高家庭厨余垃圾分类效果。督促建立垃圾分类长效管理机制,加大监督、检查、指导力度,协调各属地街镇、各职能部门强化日常管理,落实工作责任。组织开展精准宣传,培养分类习惯,促进垃圾分类工作持续开展。培育创建高标准垃圾分类示范小区、示范村,巩固党政机关、社会单位垃圾分类成果,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垃圾分类新风尚。

    规范垃圾分类运输管理。全面推行密闭、环保、高效、便捷的生活垃圾收运方式。规范垃圾收集清运,实现生活垃圾、厨余垃圾、建筑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收集清运,做到日产日清。优化全区厨余垃圾收运和处理环节,提升餐厨厨余垃圾处理能力,实现餐厨垃圾规范化收运率达80%以上。鼓励环卫专业作业单位向小街小巷延伸,提高专业队伍作业覆盖率。有序推进四品类垃圾运输车和分类驿站的标准化改造工作,实现全区主次干道无垃圾桶摆放。

    升级垃圾处理除臭工艺。通过优化作业流程,加快垃圾回收、处理速度,引进除控臭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将填埋气净化提纯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开展环境监测工作,加强对除臭设施进行日常检查,依托臭气实时在线监测系统进行24小时监测,加大臭气控制力度,改善周边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提升末端垃圾处理能力。按照交投点、中转站、分拣中心(集散市场)三个环节,重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推进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完成循环园中长期规划,加快设施改造提升,推进循环园生物质能源中心项目、餐厨厨余垃圾处理厂二期等项目建设。全区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100%,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市级水平,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能力迈上新台阶。

    3.实施动能提升工程,提高能源设施承载力

    全面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深化供电、供暖等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优化丰台区能源供给结构,增加城市清洁能源比例,新建一批城市能源基础设施,改造一批市政管网设施,提高城市能源运行抗风险能力和供应保障能力。

    协调推进南郊灌瓶厂区搬迁。落实市领导指示精神,制定北京市液化石油气公司南郊灌瓶厂搬迁工作倒排计划,加快新厂区建成投产和老厂区搬迁进度,完成南郊灌瓶厂老厂区搬迁,为丽泽金融商务区整体规划建设提供必要条件。

    建设运行可靠高效智能电网。构建“结构完善、技术领先、高效互动、灵活可靠”的现代化智能电网。加大丰台区电网建设投资力度,落实丰台区与国网北京市丰台电力公司拟定的《丰台区“十四五”期间战略合作协议》,推动500千伏丰台变电站规划落地和建设,协调推进王佐等5220千伏变电站规划实施,加快航天三院等7110千伏变电站建设,支撑北京丰台站、丽泽金融商务区等重要地区电网服务保障能力,“十四五”时期末供电可靠性目标不低于99.976%加快推进河西能源中心项目建设,为丰台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协调推进京丰热电厂二期机组建设,增加供热能力700万平方米。继续推进老旧小区电力设施改造,开展电力高峰度夏工程,对高压供电线路、重点变电站开展设备状态监测、日常监管、应急演练和物资准备,保持供电保障“四个零”目标。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在公共区域、机关单位、住宅小区建设充电设施,指导督促企业规范运营管理。到2025年实现建成区公共充电设施服务半径达1.5公里。

    建设低碳清洁城市供热体系。优化热源布局,协调新建东铁营调峰热源,配合加快青龙湖等区域调峰热源建设。配合建设顺六条、长青路等热源主干线15公里,支持优化新建南中轴路、南苑、和义、东高地城市热网管线14公里。结合市级总体安排,统筹实施丰台区老旧供热管网改造工作实施计划。组织各供热单位开展供热管线、设备大修运维保养,确保供暖季正常供热。做好管线改造升级监督,完善供热补助量化动态考核,补齐供热民生短板,实现居民供热投诉量持续下降。巩固“无煤化”成果,推动清洁供热,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供热面积比例达10%。不断减少供热损耗,单位面积供热能耗比2020年下降5%

    建设安全稳定燃气供应体系。协调配合新建王佐高压A调压站1座、青龙湖、丽泽等次高压A调压站8座,配合完善丰台南高压B调压站燃气输配系统,提高供气系统的可靠性。配合建设次高压及以上管线工程37公里,配合协调液化石油气输配系统。加强燃气行业监管,确保供暖期间燃气供应、液化天然气供应保障。定期开展天然气质量检测工作,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工作。

    (四)提升三大城市综合治理能力

    改进和创新城市治理模式,保障和改善民生福祉,加强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在重大活动综合保障、行业管理综合监管、城市运行综合服务方面,不断推进城市治理目标、方法、模式现代化。

    1.提升城市重大活动综合保障能力

    做好重大政治活动和节庆活动的综合保障。围绕2021年建党100周年、2023年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202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2025年抗战胜利80周年等重大活动时间节点,积极做好重大活动环境保障和景观美化工作,着重加强卢沟桥和宛平城等地区环境维护和景观布置,创新布置形式,展现城市景观效果。做好“一带一路”峰会等重大外事活动和“五一”“十一”等重要节假日环境、秩序、交通综合保障。

    2.提升城市行业管理综合监管能力

    协调长输管线占压监管。加强途径丰台区438.51公里长输石油天然气管道的综合协调管理,强化属地监管职责,加强安全宣传,提高周边群众安全意识,保障管道巡护工作正常开展。督促石油天然气公司加强长输石油天然气管理违法占压高后果区的风险识别和分级管理,利用北京市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信息系统,对管道占压隐患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推进综合管廊布局监管。结合实际落实《丰台区综合管廊布局专项规划》,协调推进丽泽金融商务区等管廊规划建设,在管廊空间允许的情况下设置预留管线的位置,为未来扩容或新增管线预留条件,满足区域远期发展需求。

    加强地下管线井盖监管。继续开展年度城市地下管线结构性隐患排查治理,加快超期服役管线更新改造。健全区属道路与地下管线检查井权属(管理)单位的协同配合机制和应急处置机制,确保及时发现消除井盖病害。发挥网格化城市管理、1234512319热线作用,严防井盖问题损车伤人等情况发生。结合占掘路行政许可审批、道路大修养护施工,组织地下管线检查井权属(管理)单位换装“五防”井盖。建立健全辖区市政公共区域“无主”井盖台账,推动确权确责,逐步减少“无主”井盖存量。

    规范建筑垃圾行业监管。加强对建筑垃圾全流程监管,到2025年建筑垃圾运输车辆上线率85%以上,消纳场和临时处置点安装车辆识别和扬尘在线监控通视率95%以上。加强小区装修垃圾分类消纳工作,到2025年垃圾分类示范片区装修垃圾消纳备案率达100%。落实建筑垃圾消纳许可承诺制,到2025年许可备案通过率90%以上、备案审查事中、事后监管率100%。做好建筑渣土行政许可、行业管理,加大对违法案件处置力度,到2025年建筑垃圾违法违规案件处置率达90%以上。

    做好安全生产应急监管。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规定,建立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全面推进企业安全风险评估,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及隐患排查治理。不断提高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响应能力和综合处置能力,提高城市安全韧性和运行弹性。

    3.提升城市运行管理综合服务能力

    提升环卫作业服务水平。严格落实市、区关于道路清扫保洁标准,做好街巷胡同、人流集中地区、城乡结合部等区域卫生保洁工作,确保不留卫生死角、积存垃圾、白色污染,改善卫生环境。大力推广“冲、扫、洗、收”清扫保洁新工艺,提升道路新工艺作业水平。加大再生水在街道清扫中的应用比例,减少水资源消耗。

    优化行业营商服务环境。紧抓“两区”建设机遇,更加主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规范占掘路、渣土消纳等行政审批许可服务,树立城市管理良好行业形象,落实优化营商环境4.0版改革任务,提高“四个服务”能力。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梳理涉及城市治理的公共服务事项,配合丰台区政务服务中心新址全面运行,提供一站式服务,全程网上办事项比例达到80%以上,全面打造更加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探索信息技术服务模式。做好顶层设计和需求分析,规划数据来源标准,统一收集口径,加快数据库建设、整理、整合。到2025年构建优化市容环境管理、环境建设管理对象和要素兼容的管理平台。将市政要素纳入系统进行统一管理,以信息化手段助力精细化管理。运用物联网技术,对地下管线、井盖、架空线杆、污水横流等环境问题频发重点区域进行监控,完善操作规范和监管制度。加强对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为熟练应用信息化平台夯实基础。

    配合“城市大脑”服务建设。整合丰台区城市指挥中心信息系统,以丰台区“政务一网通”平台为依托,配合丰台区“城市大脑”建设。完善各类城市管理基础数据库,推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在城市治理中的应用,实现城区运行数据资源的实时采集、动态更新和管理分析。按照问题导向、适度超前的原则,逐步打通城市治理相关部门业务对接的信息渠道。整合城市保障、公共设施运行与维护、交通运行、公共安全、12345市民服务热线等相关平台和业务系统的数据,将城市治理各环节数据整合到“城市大脑”,提升“城区大脑”多维实时精准感知能力。探索实施智能决策技术应用,实现地区的智慧治理。到2025年完成“城市大脑”框架结构设计和部分成果运用。

    拓展智慧城市服务应用。加强5G专网建设,在丽泽金融商务区、首都商务新区、丰台科技园等重点功能区试点智能街区,丰富“5G+”垂直行业应用场景布局。推广智能灯杆、WIFI天线基站、视频监管管理、环境实时监测、紧急呼叫、智能井盖、智能公共座椅、智能移动卫生间等城市智能家具。增加城市管理科技应用项目,推动在电、气、热、垃圾分类管理等领域的科技应用。推广运用公共服务设施二维码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建设一批城市智慧管理体验区、智慧城市示范项目、智慧社区,推动现代化科技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


    五、“十四五”时期城市治理专项任务

    充分发挥重大专项活动的引领带动作用,针对丰台区“十四五”时期城市治理的重点难点工作,开展五项重点专项任务。以专项行动为契机,以项目化运作为方式,组建工作专班,编制专项行动计划,带动广大群众共同参与,形成项目化与常态化共存的工作局面,促进规划重点任务完成,确保行动效果。

    (一)抓好“三创”专项,提升城乡环境面貌

    制定区城市管理委“三创”工作方案,明确工作指标,做好任务分解,细化考核指标,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完成“创卫”“创城”“创森”专项任务,净化、美化、亮化城乡环境。实现常态建设与专项考核相结合,以居民生活区域、进京第一印象区域、重点景区周边、交通干道和枢纽周边、环境薄弱区域为重点,集中连片推进环境综合专项整治。重点整治占道经营、无照经营、马路市场、乱堆物料、山寨指示牌、非法小广告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秩序问题。对人口集中区域的“开墙打洞”、私搭乱建、乱堆乱放等问题开展专项行动。确保2023年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区验收,力争2023年入选全国文明城区。

    (二)推进垃圾分类专项,体验城市品质生活

    进一步落实《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深刻认识垃圾分类工作对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气质的重要意义。在全区范围内广泛持续地宣传动员,推进垃圾分类。巩固垃圾分类成果,发挥党员模范带动作用,以示范小区为重点基地,以点带面,久久为功。不断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系统,持续完善垃圾分类的全程监管和执法联动机制,实现生活垃圾监督管理信息、数据的及时互通和共享。大力发挥社会监督员的作用,支持鼓励志愿服务组织参与生活垃圾治理。

    (三)支持新设街道专项,推进城乡融合治理

    贯彻落实《北京市街道办事处设立标准(试行)》规定要求,顺应丰台区城市化发展要求,更好地服务首都功能,巩固原南苑乡、卢沟桥乡、花乡三乡撤乡设街机构改革成果,对新设街道进行城市治理专项支持,分别在属地市容环境责任区划定、环境建设区域统筹,道路大修养护分片达标、城市运行保障联动等方面加强协调配合,优化对接机制,加强长效管理,服务全区大局,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新格局。

    (四)服务城南行动专项,加快动能转换升级

    紧抓北京市城南发展行动计划滚动实施的历史机遇期,狠抓“五子”联动,进一步拓功能、抓转型,强治理。聚焦南中轴申遗、南苑森林湿地公园建设等重大项目,研究制定丰台区南中轴、丽泽金融商务区、大红门地区、新发地等重点区域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方案,做好环境设施配套、户外广告设计、街巷微景观打造等重点工作;推动腾笼换鸟、动能转换工作,进一步疏解非首都功能,利用城市小品、园林景观塑造产业功能区特色城市界面。

    (五)实施便民服务专项,打造市政服务品牌

    加强对老旧小区水、电、气、热等市政设施的改造,消除安全隐患。以12345热线市民反映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为重点,采用数字监测、人工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市政设施的日常运行监测。利用“互联网+”技术,定期分析市政运行数据、评价市政设施服务运行品质。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坚决贯彻中央、北京市关于“十四五”规划的决策部署,全面加强规划的宣传贯彻落实工作,强化组织领导和指导监督。区城市管理委定期召开“十四五”规划宣贯专题会议,研究解决规划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区环境办做好规划实施的综合统筹、业务指导和监测评估,将规划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分解落实到各街镇、各有关部门。协调推动重点任务和重大专项行动实施,组织第三方开展规划实施年度体检,做好规划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等工作。坚持“条专块统、无缝衔接”的思路,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强化与区各部门的协作,完善街镇、社区城市治理统筹机制。

    (二)推进多规合一

    有效对接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丰台分区规划要求,及时将本规划项目纳入控制性详细规划,将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要求落实到街区控规,并在综合实施层面逐一落实用地安排。主动与市“十四五”时期城市治理专项规划项目进行对接,保证区属项目及时进入市级规划项目库,市区互动,同步实施。统筹兼顾、降本增效,注意将本规划与各类专题规划充分衔接,有效整合利用行业资源。

    (三)健全人才队伍

    着力塑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善管理的行业管理队伍。努力锻造听从指挥、善打硬仗、反应快速、执法严格的城管综合执法队伍。统筹管理专业化作业和市场化作业队伍,发挥好协管员和志愿者的作用,建立良好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根据区域任务和管理对象的变化,及时进行职能和人员配备调整,动态解决管理资源和人才队伍相对不足的问题。建立与专业科研机构合作机制,充分发挥科研院所“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为丰台区城市治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献计献策。

    (四)扩大社会参与

    加强宣传引导教育,加大与传统媒体、新兴媒体联络合作,提高公众对城市治理的关注度。建立政府与社会互动机制,保障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充分利用区政务平台、区服务热线、微信公众号等信息平台,加大对丰台区城市治理发展规划、城市治理思路、城市治理工作任务的公开力度,及时回应各类问题,畅通城市治理言路。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建立“协商、监督、评价、整改、反馈”的全民共管闭合循环机制,通过社会参与破解城市治理难题,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城市治理。

    (五)加大资金投入

    积极争取市级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市级专项资金支持,逐步加大区级环境建设和城市治理专项资金投入力度。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建立结果导向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估体系,强化财政支出的责任机制,提升政府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建立健全市政基础设施引导机制,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丰台区管廊设施、停车设施、垃圾处理设施等城市基础设施领域。建立丰台区政府对区域环境建设投资建设的奖励回报机制,充分调动社会投资的积极性,推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六)强化监督考评

    建立完善丰台区环境建设、市容环境、垃圾分类、城市供热等城市治理考核体系,研究制定丰台区分区域、分层次的城市治理标准体系,建立健全“十四五”时期丰台区城市治理规划监督机制和评价指标体系。落实部门职责,完善考核程序,扩大考核范围,突出考核重点,把工作业绩与考核奖惩、任用调整挂钩,严格实行约谈、诫勉谈话和问责制度,实现考评结果的公开、公正、公平。压实工作责任,突出考评效果,将城市治理工作纳入丰台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和绩效考核体系。健全社会公众满意度评价机制,提高城市治理工作群众满意度,营造人人关心、人人参与的城市治理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


    附件1

    “十四五”时期规划建设项目表

    序号

    项目

    名称

    建设地址

    主要建设内容

    及规模

    项目

    单位

    项目

    性质

    建设

    时间

    项目投资

    (万元)

    “十四五”期间形象进度

    “十四五”期间计划完成投资(万元)

    1

    丰台区循环经济产业园生物质能源中心项目

    丰台区循环经济产业园三号坑

    日处理生活垃圾2550/日,包括垃圾接收存储系统、焚烧发电系统、烟气净化系统、飞灰稳定化系统等

    丰台区循环经济产业园管理中心

    发改

    立项

    2023年底

    200000(中标社会资本方出资)

    主体工程完工

    150000

    序号

    项目

    名称

    建设地址

    主要建设内容

    及规模

    项目

    单位

    项目

    性质

    建设

    时间

    项目投资(万元)

    “十四五”期间形象进度

    “十四五”期间计划完成投资(万元)

    2

    丰台区餐厨厨余垃圾处理厂二期

    丰台区循环经济园园区内

    日处理餐厨垃圾400/日,厨余垃圾300/日,湿解预处理厨余垃圾400/日包括预处理系统、厌氧发酵系统、沼渣脱水系统、沼气净化及利用系统、除尘除臭系统、污水脱氨预处理系统等

    丰台区循环经济产业园管理中心

    发改

    立项

    2023

    22000

    完工

    22000


    附件2

    “十四五”时期城市治理重点任务清单

    序号

    类别

    项目名称

    牵头单位

    1

    专项规划编制实施

    丰台区静态停车专项规划

    区城市管理委

    2

    “十四五”时期丰台区环卫设施专项规划

    区城市管理委

    3

    丰台区循环经济产业园中长期规划

    区城市管理委

    4

    城市环境治理体系

    市容环境“创卫”

    区城市管理委

    5

    南中轴商务新区周边环境提升

    区城市管理委

    6

    丽泽金融商务区周边环境提升

    区城市管理委

    7

    国家纪念地周边环境提升

    区城市管理委

    8

    首都交通枢纽周边环境提升

    区城市管理委

    序号

    类别

    项目名称

    牵头单位

    9

    城市环境治理体系

    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整治提升三年行动计划

    区城市管理委

    10

    南苑森林湿地公园周边环境提升

    区城市管理委

    11

    方庄、马家堡等活力街区建设

    区城市管理委

    12

    城市道路、公共厕所等无障碍设施改造

    区城市管理委

    13

    户外广告牌匾规范设置

    区城市管理委

    14

    提高城市绿地覆盖率

    区园林绿化局

    15

    协调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区水务局

    16

    深化“门前三包”责任区管理

    区城市管理委、区城管执法局

    17

    “基本无违法建设区”三年行动计划

    区城管执法局

    序号

    类别

    项目名称

    牵头单位

    18

    城市环境治理体系

    城市公共设施管理维护

    区城市管理委

    19

    薄弱区域环境综合整治

    区城市管理委、区城管执法局

    20

    城市承载治理工程

    房山线北延、19号线一期、14号线剩余段、新机场线北延以及16号线剩余段属地拆迁

    区交通委

    21

    北京丰台站交通枢纽市政工程

    区交通委

    22

    丽泽金融商务区、丰台南路、榆树庄、景风门、草桥、新宫、卢沟桥7个轨道微中心

    区交通委

    23

    推进京良路西段等城市快速路拆迁建设、柳村路等主干路建设、丰台东路等次支路建设

    区交通委

    序号

    类别

    项目名称

    牵头单位

    24

    城市承载治理工程

    北京丰台站、丽泽金融商务区、北京口腔医院新院区、总部基地、大瓦窑桥周边交通综合治理和区域智能交通建设

    区交通委

    25

    40万平方米道路大修、100万平方米道路养护

    区交通委

    26

    优化公交微循环接驳

    区交通委

    27

    推进慢行示范区建设

    区交通委

    28

    新增规范共享停车位20000

    区交通委

    29

    继续推进公厕革命

    区城市管理委

    30

    持续落实垃圾分类

    区城市管理委

    31

    规范垃圾分类运输管理

    区城市管理委

    序号

    类别

    项目名称

    牵头单位

    32

    城市承载治理工程

    升级垃圾处理除臭工艺

    区城市管理委

    33

    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厂

    区城市管理委

    34

    南郊灌瓶厂搬迁

    区城市管理委

    35

    推进河西能源中心项目建设

    区城市管理委、丰台供电公司

    36

    1500千伏、5220千伏、7110千伏变电站

    区城市管理委、丰台供电公司

    37

    电力高峰度夏工程

    区城市管理委、丰台供电公司

    38

    丰台区老旧小区电力设施改造

    区城市管理委、丰台供电公司

    39

    协调推进京丰热电厂二期机组建设

    区城市管理委、丰台供电公司

    40

    丰台区老旧小区供热管网改造

    区城市管理委、供暖企业

    注:此重点任务清单为动态任务清单,根据“十四五”时期城市治理实际进行动态调整。


    附件3

    部分规划术语解释

    十乱:乱贴乱画、乱泼乱倒、乱拉乱挂、乱搭乱建、乱停乱放。

    创卫:创建国家卫生区。

    两区建设:指北京市建设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设立以科技创新、服务业开放、数字经济为主要特征的自由贸易试验区。

    七有五性:党的十九大提出“七有”,即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五性”,即便利性、宜居性、多样性、公正性、安全性,都紧紧围绕着民生二字。

    条专块统:“条专”就是专业管理部门对其职责范围内的事项进行有效管理,做到职责明确,管理到底;“块统”就是街道办事处对辖区内的地区性、社会性、群众性工作负总责。

    垃圾分类“四分体系”:即把生活垃圾分为餐厨(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类。

    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都属于城市规划编制体系。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是:综合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空间发展状态,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期发展和近期建设的关系,是分区规划和详细规划的基础。分区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城市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和公共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的配置作出进一步安排,以便于详细规划更好的衔接。

    应急向应治:指从应急管理转向应急治理。

    信号配时:交叉路口处红、绿灯的时间配比称为信号配时。

    “针灸式”改造:通过对特定地点小尺度干预,激活城市潜能,促进城市更新和可持续发展。

    丰政发〔2023〕7号

    附件:

    移动版

    主办: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北京市丰台区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060001  京ICP备200137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30号

    主办: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北京市丰台区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局
    网站标识码:1101060001 京ICP备2001370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30号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