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一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10月13日 星期一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留恋花样年华 不如奔赴花样生活

  9月3日,簇簇鲜花点缀在盛大的阅兵仪式现场。这些姹紫嫣红的花卉,有一部分来自北京市丰台区玉泉营街道草桥村。 

  这并非草桥村第一次以“花”为媒,与国家盛典牵手。2008年北京奥运会,草桥村扛起重任,成为颁奖礼仪用花的唯一供应方。从颁奖礼仪花卉的创意设计,到花瓣摆放的细节雕琢,再到精准无误的配送衔接,每一个环节都倾注匠心。 

  近日,记者踏访这片花香浸润的土地,尝试破译藏在花瓣里的密码,探寻草桥村如何用芬芳赋能产业发展,以美丽扮靓花样生活。

  鲜花铺路 融合城乡

  “十里草桥百花艳”“几肩花客石桥红”。草桥村史馆中的诗句,道出了当地与花相伴的悠久传统。地势平坦、水源丰沛、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草桥,自古便是花卉植物生长的优良之地。如今,这份“花缘”不仅没有随岁月褪色,反而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行走在马草河畔的如琢园内,鸡冠花灼灼如焰,大麻叶泽兰垂紫成云,假龙头亭亭叠翠,斑叶芒摇曳散银……园艺师说,如琢园选种了87种植物,构建出特色城市花廊,展现“繁花生活”的融合创新理念。 

  在玉泉营街道,以如琢园为代表的花园城市示范街区还有很多。据玉泉营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设计建设之初,丰台区创新推出了“三师联动”机制,通过规划师统筹城市功能布局、建筑师把控建筑风貌协调、园艺师专注绿化景观营造,三方协同、各展所长,共同打造出“自然百花园,品质活力区”。

  (下转03版)  (上接01版)

  驻足聆听,如琢园内紫藤花树下,传来阵阵歌声。村民老牛用悠扬的旋律唱出新生活。48岁的老牛,是草桥村北京世界花卉大观园里的一名司机,今年已是他入职的第13个年头。 

  工作地离家近、收入还稳定,这让他有更多时间陪伴家人。“村里有好几个邻居都在附近的北京世界花卉大观园上班,像在售票窗口当售票员的郑大姐、在后勤部门负责采购的老何。花卉产业给我们村民提供了不少稳定的就业机会。”老牛笑着说。 

  草桥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花卉产业是当地集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让草桥村不少群众实现了“土地变资产、村民变股东”的转变。刘宝杰表示:“未来,草桥继续以花为脉,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将发展成果切实惠及村民。”

  缤纷小花朵 美丽大产业

  在北京世界花卉大观园的夜色里,一场关于“刹那芳华”的浪漫约定正悄然酝酿。 

  昙花并非珍奇物种,300年以上树龄的佛肚树、重阳木、大榕树才是镇园之宝。园长石文芳告诉记者,北京世界花卉大观园由七大温室和十五个花园广场组成,来自世界各地的植物荟萃在此。 

  除了文旅创收,园区还承担着选育良种的科研任务。走进园区的科研基地,数以百计的透明培养皿整齐排列在光照恒定的培养架上,一株株刚刚萌发的组培苗正静待生长。石文芳指着其中一款粉色小花如数家珍:“这是刚一推出便销量火爆的‘星辰丁香粉’紫菀。它不惧霜冻、耐旱性强,花期能持续至十一月中下旬。” 

  每一个培养皿中,都是无数个等待绽放的生命。石文芳说,这项组培技术不仅大幅缩短育种周期,更使草桥在花卉新品种研发上占得先机。 

  北京花乡花卉科研所所长高丽表示,近年来团队持续推动科技创新,研发了温室大棚的自动遮阴装置、组合式幼苗培育支架、移动花房等多项实用技术,不断夯实产业发展的“科技内核”。 

  育种只是第一步,草桥还把目光瞄向消费端的技术革新。步入北京花卉交易中心,科技感扑面而来。入口上方的设备实时分析游客信息,精准勾勒用户画像;正前方巨型LED屏幕动态可视化交易数据——阶段销量、价格趋势、热门品类等一目了然,成为花卉市场的晴雨表。 

  北京花卉交易中心是全国首个销地鲜花拍卖中心。诺莎莉、苏菲宝贝、迪威娜、高原红……各种玫瑰的数据实时刷新。花商们紧盯终端屏幕,迅速出价、一拍即合。工作人员介绍,分销地的拍卖时间和昆明同步,每天下午1点,平台准时开放。每当教师节、情人节等鲜花热销的节日,通过拍卖中心达成的鲜花交易量可达每日七八百万枝。 

  电商浪潮,同样涌动在传统花乡。交易中心一角的“卉倾城”电商花店前,工作人员正麻利地打包鲜切花。地上纸箱内,上百束鲜花已贴好单据,静待快递揽收。据北京花卉交易中心经理周奕透露,“卉倾城”已在北京布局10个配送站点,确保鲜花速递高效直达。七夕当天,该店单日订单突破1.5万,总销售额超300万元。

  花瓣增色 文化塑魂

  花卉不仅是产业,还是深植于日常的文化生活方式。走进中国插花艺术博物馆,一件以荷花为主题的精美作品吸引着许多游客观赏。这件作品只是馆内根据节气、容器不同而陈设的众多插花之一。位于草桥的中国插花艺术博物馆,不仅静态展示花艺之美,而且积极承办各类花展、菊花擂台赛等花事活动,每周开设插花培训与文化普及课。 

  北京花卉交易中心则开辟了名为“朝花阁”的社交与体验空间,一是取“朝花夕拾”之意,二是与传统节日花朝节相关元素相贴合。步入阁内,恍若走进“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宋词意境。 

  北京花乡花木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佳欢向记者介绍,整个阁内空间以宋代生活四艺作为功能分区,展现中式美学的生动气韵与宋人骨子里的风雅。游客在此不仅能吃花馔、喝花饮,还可以沉浸式体验点茶、焚香、插花、挂画等国风花样生活。 

  记者看到,现场一款以LABUBU为主题、搭配紫白玫瑰、颇具梦幻氛围的组合盆栽吸引了不少年轻人驻足。“我们每年会推出一款主打的组合盆栽产品。”王佳欢表示,组合盆栽设计更注重将品质、创意与文化内涵相结合,更注重让花艺同时兼具观赏性与文化味。 

  这样的理念,在北京世界花卉大观园推出的“十二花神”IP形象中也有所体现。它将传统文化以卡通形象重新演绎,通过精妙的角色设计再现花神典故。园区还通过打造“花朝汉服、国兰展”等八大花事文化节活动,融合花香、花艺、花影、花曲等多种形态,为市民提供多元化花主题体验。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草桥依然花香不减。北京市首个“花”夜市——“花街”夜市热闹开市。市民畅游其间,逛花街、品美食,还能随时步入花卉交易中心挑选几束心仪的鲜花。而在紧邻夜市的花卉大观园中,花影与灯火交织,游客们围着篝火携手共舞。 

  “从花田到实验室、从市场培育到街区改善、从日间经济到夜间烟火,传统花乡正在蜕变为一座现代化的‘花之城’。”玉泉营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花花世界”里,人们对愉悦经济、美感经济的向往化为可触、可感、可参与的日常体验,一种属于当代人的花样生活正“走”进寻常百姓家,绚烂绽放。

  文/宋荣俊 李思宸

  原文刊载于新华社《半月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移动版

    

主办: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1101060001

京ICP备200137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30号

运行管理: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管理局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综合
   第05版:社会
   第06版:关注
   第08版:安全
2025数智农业与服务贸易大会暨第三届新发地农产品博览会开幕
百舸争流园博湖
书香驿站“丰台模式”探索基层文化服务新路径
留恋花样年华 不如奔赴花样生活
丰台报一版要闻01留恋花样年华 不如奔赴花样生活 2025-10-13 2 2025年10月1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