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平夜话》第17期与您见面了,这期我给您讲讲29军副参谋长、中共地下党员、人称“佩剑将军”张克侠的故事。
张克侠原名张树棠,河北献县人,早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18年,张克侠与通县姑娘李德璞(后改名李英)结婚。想不到这桩普通的婚姻,对张克侠后来的人生产生了重大影响。李德璞的姐姐李德全,后来和冯玉祥将军结了婚(冯玉祥的前妻刘德贞因病去世,1924年续娶李德全),两人成了连襟,北京话叫“担儿挑”,这为他在西北军长期立足提供了一个重要条件。
1927年春,张克侠辗转来到了莫斯科,进入中山大学学习。他在这里接受了进步思想,提高了革命觉悟,向党组织递交过入党申请书,但组织上还没来得及批准他入党,由于蒋介石叛变,大革命失败,张克侠等被校方送回国内。离开苏联回国前,党组织派人和他谈了话:你能在这样的时刻提出入党申请,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尽管你在莫斯科未能入党,但和你一同回国的张振亚(张存实)会向国内党组织汇报你的情况,希望你回国后继续争取。1929年,张克侠成为一名由周恩来亲自批准并领导的特别党员,并奉命长期潜伏在国民党内部。
七七事变爆发后,赵登禹、张克侠等人乘飞机到山东乐陵,请正在老家“休养”的宋哲元回来主持大计。但宋哲元犹豫不决,张克侠借机劝说宋哲元:现在敌我形势,我军占优势,可以在敌人增援前抓住战机击败敌人。张克侠又连夜拟了一份作战计划交给了宋哲元。
7月27日晚,日军逼近南苑,马上要发动进攻北平城。杨秀峰、张申府、张友渔等3位教授,奉中国共产党的指示找到张克侠,谈到城防空虚,准备发动群众帮助守城。张克侠为此积极奔走。
因为张克侠主战坚决,28日下午,宋哲元召开军政首脑会议讨论撤退问题时,没有通知他参会。夜里,张克侠回到怀仁堂,才从张自忠口中得知:宋哲元和部队已经从西面绕过卢沟桥撤向保定了,明天清晨日军就要进城。张克侠听到后犹如晴天霹雳,马上把这一突变告诉刘清扬等同志。刘清扬、杨秀峰等迅速组织力量转移,使大批革命志士、抗日骨干及时安全撤出,免遭日军毒手。
台儿庄大战中,张克侠协助张自忠指挥59军,痛击板垣师团,从此声名鹊起。抗战胜利后,蒋介石颁发了一批佩剑,名曰“中正剑”。张克侠也获赠一柄,人称张克侠“佩剑将军”。
解放战争时期,张克侠任国民党第三绥靖区中将副司令。1948年11月,根据中国共产党的指示,在淮海战役前线率部起义。新中国成立后,张克侠先后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农林部长,国家林业部副部长兼林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等职。
下期预告
抗日名将何基沣是29军铁血旅长,曾在谈判桌上怒斥日寇“中国人不是好欺侮的”,更在大名府血战中誓死不退,饮弹殉国未遂。1938年秘密奔赴延安,次年成为中共隐蔽战线的特殊党员。1948年,他率两万官兵战场起义,为淮海战役立下奇功。第18期讲述这位埋骨卢沟桥与淮海战场的传奇将领,揭秘他的赤诚与抉择。
播出时间:
8月15日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