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08月27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跃”入花丛“讲述”历史
卢沟桥小狮子亮相长安街主题花坛

  本报讯(记者 蒲长廷)初秋的北京,长安街沿线处处是亮眼风景——10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花坛亮相,引得市民游客纷纷驻足拍照。其中,东单路口西南角“众志成城”主题花坛前吸引了不少目光,这里藏着来自丰台的“老熟人”——卢沟桥的小狮子,以近乎“复刻”的模样“蹲”在花坛里,成了街头动人的“历史符号”。 

  8月26日,记者来到长安街东单路口西南角“众志成城”主题花坛现场实地探访。刚走到花坛附近,视线就被几座还原度极高的“卢沟桥望柱”吸引,柱头上的“石狮”轮廓清晰,还没凑近就能感受到和卢沟桥的相似质感,一下子让人挪不开眼。柱头上的小狮子有的前爪轻轻搭着绣球,鬃毛一绺绺的纹路清晰得能数出层次,连毛发末端微微上翘的弧度都没落下;有的侧身“护着”身下的幼狮,爪子搭在小狮子背上,神态温柔得和卢沟桥那只家喻户晓的“母子狮”如出一辙;还有的昂首挺胸,眼神锐利,仿佛还保持着当年守望山河的警觉。更显巧思的是细节——狮子身上的石刻质感,竟用深浅不一的植绒巧妙呈现,风吹过时,枝叶轻轻晃动,连鬃毛该有的“动感”都有了,仿佛下一秒就要从柱头上站起身来。 

  花坛以“保卫华北”为核心脉络,串联起从喜峰口到卢沟桥的抗战记忆。穴盘苗栽植的雕塑剪影人物,将人带入1933年长城喜峰口战役的场景——日军妄图突破长城防线侵占华北,中国军人手持大刀,在冰天雪地中与敌人短兵相接,以“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的气概,用血肉之躯撕开防线、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誓死守护华北门户。右侧的卢沟桥造型及神态肃穆的狮子,则接续诉说1937年卢沟桥事变的历史:日军借故发动进攻,中国守军奋起反击,点燃全民族抗战烽火。从喜峰口到卢沟桥,两场战役一脉相承,中国军民前赴后继,以不屈抗争铸就“保卫华北”的钢铁长城,用热血诠释守护家国的坚定信念。 

  记者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获悉,花坛以精湛工艺营造出陡峭群山中巍峨的万里长城景象,主景采用穴盘苗栽植与脚手架山体植物码放工艺,还原长城的雄伟气势。其中,造型松树以五色草混合栽植呈现大片松针效果,树干采用环保树皮块拼钉;卢沟桥上的狮子则创新运用3D打印与植绒工艺,细节生动逼真;雕塑剪影人物同样采用穴盘苗栽植工艺,与整体景观融为一体。植物选择上,花坛搭配金姬小蜡、火云刺柏、彩叶草、狼尾草“丽秋”、非洲凌霄、真柏等多种植物,色彩丰富且层次分明。 

  现场不少市民驻足凝视,有的轻声讲述抗战故事,有的拿出手机记录,更有人扫码参与主题花坛群众满意度调查问卷,在追忆历史中传递对和平的珍视。“这跟我在丰台卢沟桥拍的狮子一模一样!”家住灯市口附近的刘大爷,正举着手机里上个月拍的卢沟桥石狮照片,和花坛里的狮子比对,语气里满是惊喜,“你看这只狮子下巴上的绒毛感,还有爪子下面的花纹,连狮子的沧桑感都做出来了,没想到花坛设计还注意到这一点,太用心了!”旁边的“00”后姑娘张萌,手机屏幕上是卢沟桥石狮的老照片,眼前是花丛中的“新狮子”。“以前在课本里学卢沟桥事变,总觉得历史离自己很远,今天看到这些狮子,突然就有了实感。”她说。“上周在长安街看到花坛里的狮子,一下就想起之前去卢沟桥游览的场景,回家还翻出当时拍的照片跟家人一起看。”家住朝阳区的市民王先生说,花坛里的狮子造型很生动,但只有见过卢沟桥真实的石狮子,才能更真切地感受到那份厚重的历史感。从东单到丰台卢沟桥,隔着十几公里距离,却像连着两段能互相呼应的记忆,连着同一段不能忘的历史和同一份对和平的珍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移动版

    

主办: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1101060001

京ICP备200137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30号

运行管理: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管理局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宣讲
   第03版:综合
   第04版:综合
   第05版:城治
   第06版:关注
   第08版:宛平史话
卢沟桥小狮子亮相长安街主题花坛
大红门数智产业大厦中庭如期封顶
“大刀将军”赵登禹
王冠:为航天发射装上“超脑”
丰台报综合03卢沟桥小狮子亮相长安街主题花坛 2025-08-27 2 2025年08月2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