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社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09月01日 星期一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市首个美学农场将于9月上旬在丰台开园
  摄/赵智和

  本报讯(记者 赵智和)菜美学、果美学、森美学、田美学……日前,记者从太平桥街道菜户营村了解到,通过深度挖掘菜户营皇家菜园历史文脉,创新农业发展模式,激活600年“皇家蔬苑”文化基因,菜户营村全力打造推出全市首个美学农场,目前各项工作基本就绪,将于9月上旬开门迎客。 

  “菜户营美学农场位于王佐镇佃起村现代观光农业园区,村里依托农场优势资源和产业特色,构建‘一心两道七区N节点’空间格局,致力于将农场打造成全国休闲农业的标杆,书写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田园诗篇。”菜户营村党总支书记胡锦华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一心”即嘉蔬署中心,融合历史与未来的核心空间,以明代嘉蔬署为文化基底,科普蔬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的环保与可持续发展以及怪村太平鼓、空竹等非遗文化。在科技赋能下,整个园区实现智慧化集成控制,让传统农耕文明与现代数字农业交相辉映。 

  据介绍,美学大道两侧以种植观赏性花草为主,蔬菜种植区打造“太阳田”景观造型,既能满足游客观赏、小型秀场的需求,又具备科普研学功能。研学大道两侧同样以种植观赏性花草为主,通过蔬菜大棚种植区的耳房建筑提升景观,不仅与农场质朴的田园风貌浑然天成,更增强农场视觉层次和美学性。 

  “‘七区’包括菜美学、果美学、森美学、湖美学等,每个区域都有其独特的主题和功能,融合了特色品种种植、亲子研学、户外露营等多种体验项目。”菜户营美学农场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走进菜户营美学农场,只见向阳花开、湖光潋滟、绿草如茵、树冠如盖,清新的小火车停靠在路旁,休闲帐篷犹如巨大的蝴蝶栖息在草坪上,草丛里有虫儿在低吟,树林里有鸟儿在欢唱,天空中时而有野鸭、白鹭飞过,大棚里瓜果蔬菜生机盎然…… 

  “菜户营因1407年明朝宫廷蔬菜供应‘嘉蔬署’所在地而成村,600年御菜文化成为菜户营的历史记忆、情感归属和文化坚守。为了赓续菜户营村600年的‘菜乡’历史,我们推出了‘御菜园’的升级版——菜户营美学农场,让美学农场成为居民心灵可以依托、情感得以安放、记忆能够生根发芽的‘故乡’。”胡锦华说。 

  当前,菜户营村正处于从乡村形态转向现代化城市社区的阶段。在不断服务丽泽金融商务区的同时,菜户营村同步赓续城市历史文脉,“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以文脉赓续滋养城区建设,在迭代升级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留住乡愁,书写新时代乡村振兴的“菜户营篇章”。

  记者手记

  破茧化蝶,初露峥嵘。从菜户营美学农场建设初期直到现在,记者数次深入现场,每次都会欣喜地发现农场的变化,从黄土飞扬到硬化道路、平整土地、大棚升级、试种蔬果、美化环境……“绣花功夫”让农场破茧化蝶,变身菜户营美学农场,公众期待的全市首个美学农场终于初露峥嵘。 

  美学农场为菜户营村村民留住了乡愁,为京城市民群众提供一个探寻历史、体验皇家蔬菜栽培的好去处。菜户营村的明天是历史文脉的赓续,是三产融合的创新样板,更是田园美学与乡村振兴的双向奔赴。他们以“四季美学”为轴,做好“土特产”文章,培育新产业新业态。他们将以新媒体为翼,联动百万粉丝达人,让农场的魅力跨越屏幕,走进千家万户。 

  未来,这里不仅是新农人的孵化地、团队建设的活力场、研学教育的实践园、网红打卡的新地标,更将成为乡村振兴的标杆——让农业有温度,让乡村有未来,让“皇家蔬苑”的历史在新时代续写华章。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移动版

    

主办: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1101060001

京ICP备200137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30号

运行管理: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管理局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综合
   第05版:社会
   第06版:关注
   第08版:健康
全市首个美学农场将于9月上旬在丰台开园
丰台这个“村”缘何吸引众多海归
卢沟狮
刘海波:火场逆行 危急时刻冲锋在前
丰台报社会05全市首个美学农场将于9月上旬在丰台开园 2025-09-01 2 2025年09月0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