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欧阳倩倩)“在高原守了一辈子边疆,总想着来北京看看毛主席,看看天安门……今天终于圆梦了!”抵达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时,头发花白的治多老兵望着“北京蓝”,感慨万千。近日,丰台区与治多县对口支援深度协作项目——针对青海治多县60周岁以上农村籍退役士兵、困难退役军人、退役女兵代表、烈士遗属及退役军人兼社区服务站工作人员的“戍边老兵首都圆梦之旅”圆满结束。
治多县地处青藏高原腹地,也是丰台区对口支援单位。在这里,一代代戍边老兵曾在极端严寒、缺氧的艰苦环境中坚守国土,为国家边疆稳定立下汗马功劳。然而,受地理阻隔、身体条件等限制,“到首都看看”成了许多老兵埋藏心底数十年的夙愿。为完成老兵心愿,丰台区与治多县联手策划此次活动。
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活动由丰台区发展改革委统筹、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区卫生健康委员会,治多县委县政府等各方力量深度参与。其中,丰台区发展改革委负责协调资金支持;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负责对接治多方面需求,参与老兵们北京之行的行程安排;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协同提供医疗保障等工作。同时,斯玛特教育集团等社会力量也给予了鼎力相助。
据了解,本次“红色行程”为期六天,参与的15位老兵先后走访了天安门、卢沟桥、宛平城、军事博物馆等红色景点。在观看天安门升旗仪式和瞻仰毛主席纪念堂时,不少老兵表示:“亲眼看到国旗升起,想到自己曾经守护的边疆,激动得流下眼泪”“在纪念堂里,更加明白了我们守边一生的意义”……
走访卢沟桥、宛平城时,听着由专人讲解的抗战历史,触摸着城墙上的弹痕,老兵们感触颇深。在军事博物馆参观边疆防御相关展区时,不少讲解更是唤起了老兵们的戍边记忆。
作为此次活动的牵头人,丰台第六批援青干部、治多县委副书记、副县长段斌告诉记者,最初该活动面临三重挑战:高龄老兵从4200米高原到平原地区的身体适应与长途出行安全挑战,跨区域协调环节多、时间紧的挑战,活动安排既要体现首都特色又要贴合老兵情感需求的挑战。
“最终,此次活动顺利成行。”段斌表示,治多县委县政府及老兵群体对此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此次活动是“对口支援从物质帮扶向精神共融升华的标志性实践”。老兵们返程后主动成为“宣传员”,在基层社区分享见闻,强化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认同。
据了解,此次成功实践,为丰台区在新阶段深化对口支援工作、探索“精神与文化援建”提供了宝贵经验和示范样板。未来,丰台区将继续联合治多县推动此类活动常态化、机制化,计划拓展至青年企业家交流、青少年研学、文化交流、基层干部交流等多领域,形成“军民同心、青老接力、区域联动”的可持续合作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