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社会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0年01月23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酱豆腐肉、四喜丸子、咯吱盒、炸豆腐……自制年货送村民
棚改村聚着浓浓“年味儿”
村民志愿者在为全村备年货。特约记者 刘平/摄
  本报讯(特约记者 孙颖)大锅里的油翻滚着,大笊篱一捞,白胖胖的豆腐从油里冒了出来……作为花乡看丹村村里红白喜事的“大厨”,52岁的刘洪民从9年前的腊月就开始有了个新活计——年货大厨,负责调制看丹村的“年味儿”。如今村里正在进行棚改,村民们分散在各地周转,可看丹的年味儿却没有散,酱豆腐肉、四喜丸子、咯吱盒、炸豆腐……一道道传统年节美食中流动的是看丹村的情谊。

  1月19日早晨7点半,20来个村民从四面八方聚了过来,为全村2000多户做年货,他们已经忙碌了十多天。

  “今天的豆腐20袋,600多块啊!老崔你们几个切,刘大厨你带着人炸。”“总调度”郭兰明亮堂的声音在操作间里响起。今天要先做炸豆腐,这是老北京吃席的时候必备的一道“横菜”,白嫩嫩的豆腐经过热油的烹炸变得金灿灿的,再配上肉汤那么一熬,吃到嘴里那叫一个香。“炸豆腐,关键是火候,得让油慢慢地渗透进去……”刘洪民用笊篱捞起豆腐看了看,又倒回油锅里。

  这边豆腐炸着,那边开始上屉蒸酱豆腐肉。焯制后紧实的五花肉过油,放上酱豆腐和秘制酱料澥开的汁,腌渍好了装碗。“大锅大屉,一屉能装二十五六碗,五六层的屉摞起来一块儿蒸,满屋里都是肉味儿。”这大屉再加上20多碗酱豆腐肉,得两人抬,一层层地摞上去开蒸。

  接到村里送来的年货,村民李会平特别高兴,当天晚饭就炖起了炸豆腐:“买的炸豆腐多贵都觉得味儿不对,村里的炸豆腐还是小时候的那个味道,年年就等着这一口儿。”

  “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从传统民谣中就能看出吃在春节民俗里占据的重要地位。看丹村党总支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宁建告诉记者,9年前新一届村领导班子成立后,走访时听到不少村民说起现在村子里过年没什么年味儿了。为了留住看丹村的味道,村里决定在给村民备的米油等传统年货的基础上,请村里的“大厨”做点儿村里人过节爱吃的那些“横菜”。

  “一到春节前,老百姓们都惦记着这个熟悉的味道,年货都是咱村民自己做的。”看丹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赵国业告诉记者,“虽然村民们因为棚改在外周转过年,但看丹的情谊不能断,村里的回迁房已经有18栋结构封顶了,预计明年村民就开始陆续回迁重新聚在一起,这个传统村里将一直保持下去。”

  又讯 1月18日至19日,花乡榆树庄村为全村2000余名村民发放了米、面、油、带鱼、海鲜、对联等慰问品,表达对全体村民的问候和关心,让大家度过一个祥和、喜庆的春节。

  “村拆迁、情不散”,榆树庄村棚改项目启动后,虽然村民们一直分散在各地周转,但榆树庄村党委和村委会一直与大家保持着密切联系,关心、惦记着每一位榆树庄村人的生活。本着民生福利“一个都不少”的原则,榆树庄村每逢佳节都会为村民发放慰问品。

  榆树庄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刚表示,2020年,榆树庄村党委、村委会将再接再厉,保障地区稳定发展,确保全村百姓安居乐业、幸福生活、顺利回迁,让村民福利再上新台阶。XFTB013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移动版

    

主办: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1101060001

京ICP备2001370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30号

运行管理: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管理局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丰台要闻
   第03版:综合新闻
   第04版:社会新闻
   第05版:丰台·深度
   第06版:丰台·公益
   第07版:丰台·社区
   第08版:丰台·副刊
文明过大年倡议书
棚改村聚着浓浓“年味儿”
南苑街道新春活动送到居民家门口
春节临近谨防盗窃
东铁匠营街道新增便民超市 春节前开门迎客
长辛店镇新春冰雪喜乐会开幕
原创舞蹈《京韵》获奖
及时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丰台街道助力农民工“安薪”过年
丰台报社会新闻04棚改村聚着浓浓“年味儿” 2020-01-23 2 2020年01月2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