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史莉)“大叔,您这个水果皮和果壳属于厨余垃圾,要放在厨余垃圾桶里。卫生纸、一次性餐具纸杯、塑料袋都是属于其他垃圾,您在家里收拾的时候记得要将垃圾分开投放。”近日,“柠檬黄”成为了南苑街道垃圾分类工作中的一股新力量,文明引导员化身垃圾分类宣传员,向居民们宣传垃圾分类。
全员岗前充电 确保宣传落地见效
5月23日,南苑街道文明引导员走进阳光星苑社区组织开展了“垃圾分一分 南苑美十分”活动。队员们按照岗位分工,有的在社区垃圾投放点值守,不时提醒来扔垃圾的居民们做好垃圾分类;有的向居民发放垃圾分类折页画册、分类小宝典,耐心讲解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及意义。文明引导员主动投身垃圾分类,为南苑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南苑街道还在文明引导员上岗前组织专场垃圾分类培训会,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从“两桶一袋”分类方式、垃圾分类标识、垃圾分类常见误区等方面,结合具体实例进行了详细讲解,增加了文明引导员对垃圾分类工作的知识储备,为他们走进社区进行垃圾分类宣传奠定了坚实基础。
队员争做居民的“分类向导”
“大骨头不属于厨余垃圾,因为它体积大,难以分解,因此应归属其他垃圾。”“有害垃圾投放时要注意轻放,如易挥发,请密封后投放。”……自打南苑街道文明引导员们走上垃圾分类宣传员岗位,垃圾成了他们的搜索目标,特别爱对它们“挑三拣四”。每次出门看到街坊邻居拎着袋垃圾,都要不自觉地“盘问”一番,遇到熟人“不留情面”地直接指出垃圾分错类,现场教学纠正错误。
文明引导员为了能在垃圾分类宣传中做到“万无一失”,平日里可没少下苦功,一有空就翻翻宣传折页、上网下载学习资料,把分类技巧、好点子分享到队员群里、社区居民群里,大家还不时讨论、交流分类心得。不少居民坦言:“大部分垃圾还是能分对类,但是也会有个别容易混淆的总是拿不准。多亏有文明引导员一遍遍不厌其烦地‘磨耳朵’,才让一个个‘小困扰’迎刃而解。”
“垃圾分类是一场‘持久战’,需要大家共同参与,把点滴活动融入生活,让居民在行动中实现由‘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转变,让垃圾分类成为简单的事,让保护环境成为习惯的事。”南苑街道文明引导队队长郭金萍说道。
据悉,2020年5月以来,南苑街道以“垃圾分类 文明先行”为主题积极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组织20名文明引导员下沉12个社区,通过发放宣传折页、互动趣味游戏、现场教学讲解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指导居民正确投放垃圾,助推生活垃圾“有必分”“分必对”,让垃圾分类成为简单的事。XFTB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