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突发疫情,丰台区迅速启动“战时机制”,本着“人民群众安全和身体健康至上”的原则,全力以赴、分秒必争,采取严格措施织密疫情防控网。为做好社区的疫情防控和核酸检测现场秩序维护等工作,共筑公共健康安全防线,丰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组织辖区430支志愿服务分队充分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统一行动听指挥,用心用情做服务,深入抗疫一线开展社区防控、核酸检测、信息排查、送菜上门、物资分发等工作。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们“逆风”而行、迎难而上,与时间赛跑、与疫情竞速,用坚守与担当筑起了一道守护人民健康的防线。
太平桥街道:文明实践助力疫情防控
疫情防控以来,太平桥街道“1所16站”充分发挥党员示范作用和志愿者主体作用,以“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为宗旨,在辖区内广泛开展顶岗值守、文明劝导、关爱上门、线上疏导、文明传播等服务,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凝聚起强大的合力。
“党旗红”:坚守一线践行初心
在战“疫”阻击战中,天伦北里社区的“老党员抗疫先锋队”、蓝调社区的“先锋关爱志愿服务队”,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坚守抗疫一线践行初心和使命。
参加防控,他们很主动。“张老师,您盯11号院;王阿姨和老何,你们天伦小区”……怕给社区工作人员增加负担的党员志愿者,他们自己排值班表轮流顶岗值守,希望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共同守护我们的家园。
门口值守,他们很“较真”。“您得登记一下,看得见吗?这儿有放大镜。”“那小伙子,您把出入证拿一下。”除了认真值守,严格完成每一个环节,他们还有一个在离岗时必须的环节——交接,“这个是今天上午登记的情况,已经报给社区了,这边还有一些快递,一会儿居民来取。”
加班加点,他们毫无怨言。有的党员主动把自己排在中午12点、1点,下午的6点、7点,他们说,我们离家近,这不算什么。刮风下雨,他们也一刻都没落下。当别人担心他们身体的时候,他们却笑着说,“别担心,活到老,就得考验到老。”
小区消杀,他们勇挑重担。主动承担社区消杀任务的退休党员门秀平,每天一大早来到社区,背上十几公斤的消毒水罐,对小区健身器材、单元门把手等人员易接触处进行精细消毒,在奉献中为战疫助力。
快递“上门”,他们爱心传递。党员志愿者充分发挥熟悉社区、了解居民的优势,坚持为居家人员取送快递。退休党员孟和平,虽然年近70岁,却比一些小伙子的体格还好,每天坚持穿梭在各楼宇之间,跑上跑下运送快递,工作好几个小时仍然精神头十足。还有退休党员华萍,把社区的事儿当成自己家里的事儿来办,帮助安抚居民情绪,用心用情服务街坊邻里。
“柠檬黄”:文明劝导倡树新风
疫情期间,太平桥中队公共文明引导员及时补充莲花池公园防控力量,在周末、节假日期间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文明游园志愿服务。他们文明礼貌地提醒游客配合测温检查,耐心告知游园注意事项,与公园的工作人员并肩站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看到残疾人入园,他们主动上前,伸手帮家人搬轮椅;发现踩踏草坪的游客,引导员及时进行劝阻;车棚内有自行车停放不规范的现象,引导员还帮助码放整齐……一句句善意的提醒,一个个暖心的举动,让文明游园更有力度,也更有温度。如今,公共文明引导员在建银路口、部分公交站台上岗,宣传《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内容,及时劝导不文明行为,营造良好的出行环境。
“文明绿”:“线上”传播战“疫”正能量
精图社区的离退休老干部志愿服务队,用画笔为抗疫助力,用党性为治理添彩。疫情期间,76岁的市纪委退休干部毕树森,围绕疫情防控、出行要领、坚定信心、服从组织安排、不出门添乱等主题以漫画的形式助力疫情防控。“疫情期间,我们不出门,在家看看电视、手机新闻,了解疫情进展,每天都为一线的事迹感动着,就想着能为抗疫做点什么。”毕树森“宅”在家里一直没有闲着,用漫画记录着那些奉献和担当的瞬间。退休干部张广崭也是其中一员,“我自己不仅能在绘画中受教育,起到修身养性的效果,还通过绘画向社会、向社区、向支部党员们发声,尽己之力做好宣传工作。”
(太平桥街道文明实践所)
宛平邻里守望队 让抗疫有温度
“我愿意成为沸城社区邻里守望队的一名志愿者,尽自己所能,发扬邻里互助精神,奉献社区、服务居民。”这是贾庆明加入社区邻里守望队时许下的承诺。
疫情发生后,宛平城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成立了12个邻里守望队,地区居民群众主动请缨加入防控疫情的志愿者队伍,他们有年过古稀的花甲老人,也有朝气蓬勃的热血青年,共同构筑起一道防控疫情的坚固防线。
代办不漏项,送货不断档
“家里消毒物品、水果蔬菜还够吗?”“需要充个水电吗?”家住宛平城社区的王金丽大姐每天都会询问居家隔离人员的煤气水电充值、购药、采买等需求,罗列出每日清单,在非常时期保障居家隔离生活基本需求。王金丽是一名党员院儿长,第一时间加入了社区的邻里守望队,疫情发生后,就一直和其他“院儿长”一起为居家隔离人员购买生活物资、代取快递。“我是一名党员,也是‘院儿长’,一个院就是一个小家,‘家里人’有需要,我就义不容辞。”王大姐笑着说。由于疫情持续时间长,邻里守望队还开始为高龄、独居老人、残疾朋友送爱心饭菜、送日用品、送消毒物品,将居民群众需要的米面肉菜等必需物资和生活日用品等送到居民家门口。
封闭不封爱,管事不出事
“您家里人最近有没有去过新发地?”深夜里,城南社区邻里守望队志愿者王春娣阿姨还在问着邻里的情况,“宅在家里,还不如在家门口值守,问问街里街坊有没有需要帮助的。”从小区封闭式管理开始,王阿姨就主动要求值守夜班,让家里住得远的社区干部能早点回去。战“疫”当前,宛平城地区这样的志愿者有很多很多。“敲门行动”、核酸检测点、公共区域消杀、小区门口值守,到处都有他们的身影,居民看到穿着“宛平志愿者”的红马甲就会安下心来。“全民检测那天挨家挨户通知,王阿姨一来说我们就觉得靠谱,第二天就去参加核算检测去了。”和王春娣住一栋楼的梁亮说道。
隔门不隔心,服务不缺位
“邻里之间就是要守望相助,何况是在这么一个特殊时期。”宛平城东关社区邻里守望队的张广明师傅笑着说,“咱有力出力,就‘捐’出自己的手艺。”疫情期间,理发这样的小事也成了大难题,理发店都没有营业,张师傅就开始为院里的邻居们义务理发,一站就是半天,大家对他的手艺都赞不绝口。邻里守望队里像张师傅这样“有手艺”的志愿者数不胜数,比如会修电器的鲍贻骐师傅,会磨刀的贾庆明师傅、魏立新师傅,会修车的李清顺师傅、懂医护知识的付玉娟护师……疫情虽推远了人与人之前的空间距离,却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
疫病无情,志愿有爱。宛平邻里守望队的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宛平人的责任与担当,心里牵挂的是“小区事”,嘴上念叨的是“邻里情”,正是这一件件“我能做”的“小事”,凝聚起了宛平人“共患难”的“大爱”,更增添了宛平战胜疫情的坚定决心!(宛平城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
你我乘风破浪 守护健康平安
——右安门街道团员青年共同战“疫”
六月的北京,骄阳似火。因为新冠疫情来势汹汹,全城上下严阵以待,右安门街道广大团员青年不畏惧、敢上前、勇担当,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抗击疫情作为当下最重要的工作,全力以赴应对处置当前突发情况,积极担当社会责任,努力做好相关保障和支持,切实守好抗疫“后方战场”,排解百姓后顾之忧。
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道防线,也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的防线。面对社区疫情防控人手不够,志愿者们没有丝毫犹豫,第一时间再次回到所对口社区报到,迅速行动,主动作为,投身到抗疫一线,为居民开出门条,检查健康宝、人员出入证、车辆出入证,测量体温,兢兢业业,用自己的行动共同筑牢社区的第一道疫情防线。自疫情发生以来,团员青年们就不畏疫情艰险、放弃与家人的团聚,遇到端午佳节也积极组织广大社区居民到指定地点完成核酸检测。他们身着厚重的防护服、戴着口罩和护目镜,衣服完全湿透,突如其来的大雨让他们分不清渗透的水滴到底是汗水还是雨水。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为夺取疫情防控斗争胜利、维护生产生活正常秩序、保障经济社会平稳运转,街道机关还成立“疫情防控青年突击队”,团员青年高举旗帜冲锋在前,响应区里号召在做好社区防控工作的同时,做好各项大数据核对等工作。她们常常工作到半夜,在办公室里和衣而眠,她们中间有新手妈妈也有二宝妈妈,可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她们都像战士一样冲上“战疫一线”一连几天都没能回家看上一眼。
生活中的勇士向来默默无闻,她们只是右安门街道的缩影,正是有了默默奉献的你、我、他,我们才有信心打赢这场战“疫”。作为一名团员青年就要以实际行动投身到防控疫情工作中去,践行初心和使命,众志成城,心手相连,守望相助,发扬担当奉献的精神,齐心协力为疫情防控做出自己的贡献!(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成员单位 团区委)
马家堡时代风帆楼宇党委:坚守在疫情防控最前沿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从寒冬到炎夏,马家堡街道时代风帆楼宇党委的工作人员始终坚守在抗击疫情一线,与街道工作人员、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一起承担着人员排查、测温登记、楼宇消杀等工作。近期,随着北京市疫情防控级别上调,丰台区进入战时状态,面对连续出现新增病例,对楼宇内职工进行核酸检测迫在眉睫。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情况,时代风帆楼宇党委提前谋划、精心组织,第一时间邀请检测机构,组织辖区内企业职工及家属进行核酸检测,累计4000余人次,覆盖辖区内所有楼宇企业职工及家属,尤其对楼宇内物业工作人员、保安等重点岗位进行了细致检测,确保不遗漏一人。对于主动申报前往过新发地或周边地区及中高风险地区的企业职工及其家属也做到应检尽检。
同时,时代风帆党委再次派出职工志愿者,积极参与社区防疫志愿服务,用力所能及的方式助力疫情防控,体现责任与担当。志愿者们或是协助社区做体温检测和出入排查,或是下沉社区开展数据监测,对前往新发地市场的人员数据进行排查。特别是部分志愿者在北京的高温烈日下,积极参与到马家堡街道居民核酸检测工作中,在炎热的天气里,他们经常穿着湿透的工作服,认真劝导着辖区居民排队检测,维持公众秩序,用自己辛勤的汗水,筑起了一道道疫情防控的屏障。
社区是疫情防控的最前线,在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中,约400万名社区工作者夜以继日奋战在寻常巷陌,守护着人民家园,书写着英雄答卷。时代风帆楼宇的工作者们同这些社区工作者一样,不畏严寒、不惧酷暑,将始终扎根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努力为丰台区打赢疫情阻击战作出自己的贡献。
(马家堡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
细心换安心 爱心聚信心
新村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助力疫情防控
新村街道在疫情防控期间共负责34个社区、3个社区筹备组和区指定的5个新建小区,154个封闭单元,居民10余万。6月13日以来,受新发地市场产生的聚集性疫情影响,有7个小区实行封闭管理,疫情防控面临较大压力。截至目前,街道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果,在抗击疫情的各方力量中离不开广大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群体的积极行动、勇于担当。
张一喆:“战疫妆”是最美的表情
早上8点,社区志愿者张一喆准时出发开始当天的志愿服务工作。他居住的小区距离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不足500米。社区封闭管理后,因有大量蔬菜、快递等生活物资需要运送,社区工作人员人手不足。为满足居民的生活物资需求,社区普通居民张一喆申请成为了一名志愿者。
近日北京持续高温,地表温度高达40℃。张一喆除了为居民送蔬菜等生活物资,还进行了执勤测温、人员登记、查验健康宝等防控工作。烈日炎炎,他经常忙起来顾不上喝一口水,身上早已汗流浃背。满脸汗水与口罩勒痕组成的“战疫妆”是他的最美表情。张一喆说:“在社区封闭管理之初,曾出现过短暂的物资紧缺,部分居民也有过慌张和焦虑。但在我们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的努力下,居民的基本生活很快得到保障。”正是有了像张一喆这样的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的努力和坚守,让所有的社区居民对渡过疫情难关充满信心。
欧琳、张锦龙:志愿夫妻档 并肩抗疫情
新冠病毒疫情的防控阻击战中,许多工作人员坚守在工作岗位上,这些人中不乏夫妻档,他们“执子之手,共抗疫情”,作为社区工作人员、党员、志愿者,一直在并肩作战。欧琳、张锦龙就是这样的夫妻志愿者。
自年初疫情发生以来,欧琳就积极参加社区疫情防控值勤工作,不论天气多么恶劣,她都按时到岗,在值勤点为居民测体温、扫码、验证、登记。在最近这次疫情中,夫妻两人更是主动担当,为社区工作人员分担了不少工作。
6月18日、27日,芳菲路社区按照街道统一安排,为居民全员进行核酸检测。欧琳、张锦龙夫妇面对疫情风险逆行而上,第一时间报名成为了文明实践志愿者,来到中心广场检测点帮助社区维持秩序,引导居民提前准备好手机和身份证有序排队,以便快速有效完成核酸检测。由于现场人员较多、天气炎热,居民焦躁不安,他们夫妻俩全程协助社区干部给居民做工作,按照楼号组织居民排好队,引导他们有序进场,组织安排老人、孕妇和儿童优先检测。整个过程夫妻俩跑前跑后,不顾汗流浃背,一直陪着社区干部们坚守到晚上10点多收拾完现场后才回去休息,他们用辛勤的汗水和勇于担当的精神,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为辖区居民筑起了一道守护安全和健康的抗疫防线,有力加强了基层疫情防控力量。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志愿者们贡献了不可或缺的力量。正是他们手挽手、心连心,筑起了“战疫”的堡垒,汇聚起守望相助、同心奋进的磅礴力量。(新村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
南苑街道“四坚持”打好疫情防控主动仗
“您好,请您出示小区出入证,配合测温、扫码,登记信息。”疫情防控期间,在南苑街道的居民或者访客进入小区,这些防控程序都要逐一“过关”!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南苑街道众志成城坚守阵地,时刻拧紧防控“安全阀”,步步为营、环环相扣,“四坚持”全力抓好疫情防控,坚决做到战“疫”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坚持“战时机制”全员突击。坚持“三防”“四早”“九严格”防控措施,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压实四方责任,关口前移、多措并举、联防联控,街道110名机关干部全员停休上岗,274名在职党员志愿者接力上岗,进驻12个社区,日夜把守64个封闭小区、83个防控卡点,全面做好人员摸排、造册登记、楼门消杀等工作,军地联手51个区域化党建成员和广大群众齐心参与,以最坚决的态度,最迅速的行动、最有力的措施,“把好门、消好毒、管好人”,奋战抗疫第一线,凝心聚力筑牢疫情防控铜墙铁壁,守护南苑一方平安。
坚持“紧盯重点”强化督查。加强市场交易动态监管,丰台区市场监管局南苑街道所、综合行政执法中心等职能部门,采取“地毯式”逐户梳理摸排商户,针对辖区商超门店、餐饮单位,经营水产、肉类等重点商户的主体资质、进销货台账、标签说明书等内容全面排查,全面做好对人员和信息的精准掌握,确保全覆盖无遗漏;督促商户每日监测员工体温、严格消毒程序,加强日常进出人员测温登记;严厉打击和查处取缔无照经营现象和私屠滥宰行为。目前,共检查辖区市场业态经营场所、商超便利店、餐饮、食品生产企业等日常经营商户194户。
坚持“宣教并举”科学防疫。依托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发挥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作用,组织社区党员志愿者、公共文明引导员等志愿者队伍变身“防疫巡回宣传员”,走街串巷普及防疫相关知识并对来往群众进行劝导;通过微博、微信、社区宣传栏、LED屏幕、宣传横幅、发放宣传折页等方式,确保宣传横到边,纵到底,让疫情防护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切实提高广大居民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心和信心。
坚持“防疫+民生”双管齐下。街道将疫情防控与“接诉即办”深度融合,结合疫情防控做实处级干部包社区制度,深入社区一线开展“办实事解难题”活动,及时了解民情动态,力争未诉先办,积极解决影响居民出行、环境卫生等,居民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切实做到“单单有回应,件件有反馈”。发挥社区志愿服务队“智囊团”作用,各显神通解民忧助抗疫,诚苑“快腿应急小分队”、机场“军嫂防控先锋队”、东新华老党员防控宣传队等,通过“爱心订单”“帮扶结对”等方式,为辖区居民救急解难送温暖。
(南苑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
本版内容由丰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