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地家园A区位于新村街道,现有居民1838户、4900余人,社区内包括回迁房、职工住房以及商品房等,人员构成复杂。6月13日,受疫情影响银地家园A区实施封闭管控。疫情之下,22名下沉干部火速下沉社区,打响了疫情防控阻击战。
团结齐心 特别能战斗的“下沉战队”
疫情防控,是一场没有硝烟却无比残酷的生死战,更是容不得一刻松懈的持久战。在炎炎烈日下、狂风暴雨中,银地A区22名下沉干部始终坚守在一线,从未因为个人原因影响战斗力。
丰贸集团的孙树国,刚刚从上个疫情防控岗位上撤下1周,新发地疫情爆发后,他又火速率队下沉到第一线。本次丰贸集团下沉干部30人,银地A区、B区各15人,意味着孙树国需要同时兼顾两个小区。已经55岁的他,虽然患有高血压,但干起防疫工作来,与年轻人相比也是丝毫不落下风。
下沉伊始,疫情防控大于一切,工作组全心投入工作中,没人在乎条件如何。经验丰富的孙树国却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场持久战,要想保持团队战斗力,后勤保障必须跟上。因此他多渠道协调获取板凳、口罩、食品、电瓶车等物资,保证队伍战斗力。
越是困难的时刻,孙树国越是勇往直前。“孙书记这么多天都晒黑了一圈,防疫工作劳动强度大,转运物资、搬运重物、爬高层入户、检测核酸,他都坚持亲自上,有好几次过度劳累血压上升头晕得厉害,可是他从不说自己辛苦,总是关心年轻人,整个团队的年轻同志都特别钦佩他。”其他工作人员介绍道。
陈海龙是新村街道下沉干部,援疆的工作经历使得陈海龙在与居民打交道中更加细致周到,处处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只要有群众过来咨询反映问题,哪怕再累陈海龙都会立刻起身,仔细倾听、耐心答复。只要居民诉求合乎情理,他都积极筹措、尽力满足。事后居民向他道谢时,他总微微笑道:“不用谢,这是应该的!”
6月27日是小区第二次核酸检测的日子,为了组织好这次检测,全员提前花费大量心血筹划、推演。可就在前夜,还在商讨检测事宜的陈海龙接到家里电话,母亲突发心梗紧急住院手术。交代好相关事项后,陈海龙连夜赶到医院。第二天清早待母亲病情稍缓,满身疲惫的陈海龙又急忙赶回核酸检测场地,“我是真放心不下小区居民啊!”临走前,陈海龙满怀歉意地对家人说道。陈海龙扛起家人与居民的两副重担,彰显出新时代领导干部的责任担当,更诠释了“家国同体”的深刻内涵。
做“细”做“精” 保障服务不断升级
“下沉战队”服务保障工作做得精与细,不是片面求稳的相安无事,而是主动有为地消除隐忧,激发社区群众自治力量,将“负情绪”转变为“正能量”。
小区封闭管控期间,下沉干部们面对的首要问题就是居民生活保障。物资是否充足?网购商品如何进入?每日饮食怎么解决?这些都是摆在下沉干部面前的现实问题。
“为了让居民吃到物美廉价的放心菜,我们迅速联系到北菜集团,根据居民需求下单,并每天凌晨2:00去接菜,从源头保障了居民饮食的安全可控。”街道下沉干部郭鹏介绍道。为尽可能降低人员流动,避免居民聚集,下沉干部巧建买菜微信群,群二维码贴在单元门口,每人扫码下单。不会使用手机的老人可以拨打固定电话下单,也可以寻求邻居协助下单。线上下单与邻里守望相结合,食品供应线畅通了,居民最基本的需求也就得到满足了。
除了日常饮食,生活物资采买也是重要的服务保障内容。刚开始,下沉干部为小区居民运送快递,没有运输工具,只能顶着烈日肩挑手扛,重物就自费解锁共享单车推车运。随着快递量上升,丰贸集团及时协调电瓶车,极大地缓解了运送压力。运回来不是目的,快递最终到居民手中才算安全。存放在小区货架上,存在快递丢失风险;集中发放,又会导致居民聚集。在这种情况下,下沉干部一致认为“宁可自己辛苦,也不能存在隐患”,主动充当起快递“分拣员”。将快递按照楼门号区分好,逐栋逐户进行派发,确保交到本人手中。正是这种宁细不粗、宁繁不简的工作态度,得到了居民的认可。
核酸检测是场鏖战。为了减少居民排队等候时间,确保全员检测,下沉工作组研讨商定按照楼号次序检测。检测当天,发动百余名小区志愿者,利用喇叭通知检测,居民到达后,由楼门志愿者清点人数,未到场人员再次敲门通知。另外,针对38户行动不便的老人,工作组专门协调医务人员入户检测。30多摄氏度高温下,秩序引导组成员们行色匆匆、嗓音嘶哑,一遍遍通知居民;信息登记组身穿密不透风防护服,大汗淋漓却顾不得休息片刻。核酸检测数字背后,汇集着下沉工作组和一线医务人员所付出的心血与汗水。
不畏艰险、勇于担当,践行初心使命。银地A区下沉工作组用真心收获群众认可,用实干获取保卫战的胜利,让党旗在防疫一线高高飘扬。(区委组织部供稿 唐晓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