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丰台区工委
丰台区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以来,区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广大政协委员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刻领会中央和市、区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聚焦疫情防控和全区中心任务,积极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提高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工作的质量。特别是充分运用提案这一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方式,紧紧围绕全区经济发展、社会治理、民生福祉、公共服务等重点工作,深入调研,认真选题,建真言、献良策。截至目前,共提出各类提案250件,立案205件,其中党派提案9件、团体提案1件、界别提案4件、委员提案191件,为区委区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为推动丰台各项工作上台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此,我们遴选了部分重点提案予以展评,供参考借鉴,以期共同为丰台改革发展稳定献计出力。
一镇长辛店,半部都城史。长辛店是一个具有近千年历史的老镇,文化底蕴深厚。关于“长辛店老镇复兴计划”,北京丰台区政府曾联合原市规划委员会、市城市研究设计研究院和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等单位组织专题研讨。根据丰台区整体规划,为改善居民住房条件,同时配合环境治理、城区改造,现将长辛店地区纳入棚户区改造范围内。为保护长辛店历史风貌,再现商贾云集,传承发展红色文化,应将长辛店文化旅游规划与顶层设计结合起来,由政府引导和社会参与联合起来,让老镇有新机、民心有所属。
一、保护长辛店历史古迹、传承红色基因的使命和意义
(一)有利于留住城市记忆,保护城市文化符号。长辛店元代时成街,明清时期形成“九省御路”,镇域内有北方少见的辽金代九级密檐镇岗塔,明建筑福生寺、娘娘庙等寺庙和闻名中外的“二七”大罢工纪念馆,有北宫国家森林公园和北京园博园。系统梳理长辛店的文化要素,有利于清晰定位长辛店区域发展。
(二)有利于加快卢沟桥国家文化公园规划的落地实施。《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曾明确提出,依托长城、大运河、黄帝陵、孔庙、卢沟桥等重大历史文化遗产,建设一批国家文化公园,形成中华文化重要标识。卢沟桥国家文化公园是以“一核”(卢沟桥-宛平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三区”(长辛店片区、二七厂片区、园博园片区)为主要框架规划设计。长辛店地区涉及传统历史文化、工业遗产文化、生态文化及红色文化等多元文化类型,有助于国家文化公园规划的具体落实。
(三)有利于彰显红色文化价值,探索传承红色基因、发展丰台红色文化旅游产业路径。长辛店曾是中国共产党在北京的孕育之地,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中国工人运动是从长辛店开始的。”辖区内有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旧址、劳动补习学校旧址、工人夜班通俗学校旧址、长辛店工人俱乐部旧址、警察局驻地旧址、二七机车厂近代建筑遗存和二七烈士墓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保护利用革命文物,有助于传承红色基因,加快丰台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健康发展。
二、充分利用长辛店文化旅游资源,推动区域发展的优势
(一)文化符号鲜明。长辛店地区的文化挖掘已经具备了一定基础,有些已经形成了文化符号,比如“九省御路”与交通文化、“古驿站”商贾文化以及“二七厂”与工人文化、红色文化等,都极其具有鲜明的文化符号特性。区域发展会遇到不同层面上的瓶颈问题,这些文化符号,从某种意义讲也是百姓心目中的归宿,对社会稳定、健康发展都可以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或将成为城市更新改造,落实区域整体规划的工作抓手。
(二)厚积薄发趋势明显。丰台作为北京中心城区,发展空间和物理空间都有明显的区位优势,文化先行是区域发展机遇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长辛店发展定位和站位有了更多拓展的可能性,将文化符号转化为文化旅游项目也具备了先机条件。因此,红色文化、文保遗迹都可作为蓝图上重要的载体,合理谋划利用,探索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三、建议
(一)顶层设计,规划先行。长辛店地区的文化旅游资源保护利用可以“从长计议”,配合城市记忆梳理,开展“古镇记忆”,站在“加强城市文脉延续和文化资源开发”的较为长期的发展策略上进行设定,通过规划先行,解决顶层设计问题。在开展相应规划的同时梳理资源,提出保护重点和利用策略,与丰台区整体城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甚至是教育发展相匹配。
(二)分类实施,试点突破。现阶段长辛店地区虽然革命文物资源丰富,但存在着主体不一、保护利用不一、资源开发受限等问题。解决上述问题还需要“对症下药”,以二七纪念馆为例,进行试点寻求突破,尝试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专业运营的方式。形成试点机制、先行先试,给予推进通道。
(三)项目推进,文旅融合。配合顶层设计,需要有具体的项目落地。以项目促联合、促形象、促规划落地的方式。可以具象到城市标识规划的具体项目,也可以是设定“红色之旅”或“古镇之旅”文旅项目,通过具体的项目策划、组织实施过程,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为后续文化旅游项目的提升和更高层面的规划提供支撑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