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霜露临,又是一年重阳佳节。刚刚过去的周日恰逢重阳节,人们或登高品秋,或慎终追远,密集的节日活动,让金秋味道愈发醇厚。全区各街道乡镇处处充满了尊老敬老的气氛。
带上爸妈园博园赏秋看戏
10月25日是重阳节,正在举行中国戏曲文化周的园博园里,很多市民都带着父母长辈赏秋看戏。参加戏曲文化周的各院团纷纷准备了与“尊老敬贤”主题相关的精彩演出,国家京剧院和北京京剧院选择在重阳节唱起《四郎探母》。
重阳节园博园里的老人特别多,这边戏曲小舞台旁儿子给听戏入迷的老父亲递上吸管杯喝水;那边,白发苍苍的女儿推着老母亲赏秋……温馨满园。中国戏曲文化周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国各个剧种中都有许多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剧目。例如《四郎探母》唱腔优美、情感丰沛,是用京剧艺术展现中华孝义的优秀传统剧目。在阳光剧场,两场“探母”接力演出。上午国家京剧院一级演员王润菁、田磊为观众送上《四郎探母》的“坐宫”一段,台下听戏的老人身旁都有儿女陪伴。“赶上重阳节,父亲又爱看戏,正好一起逛园子赏秋,没想到还能听出《四郎探母》。”“小时候是父母陪伴着我们长大,现在也该轮到我们陪着他们了!”观众说。10月25日下午,北京京剧院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杜镇杰、张慧芳表演了整场《四郎探母》。
本届戏曲文化周正赶上重阳节,各个院团都有相关的演出或活动。闽园内到处披红挂绿,走进去,就好像穿越到古时婚礼……中国评剧院利用园林结构特点打造的沉浸式实景版评剧《花为媒》正在上演,通过官微招募的10对老年夫妻被中国评剧院请到现场。这版《花为媒》把大家熟悉的情节放置在闽园六个场景中演出,亭台、水榭、门廊都是舞台……演出结束后中国评剧院还向老年观众赠出了寓意“善子”的精美扇子,为老人们送上祝福。忆江南园里是北方昆曲剧院“爱在‘忆江南’”的主题演出,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周万江与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获得者魏春荣以讲座形式,分享昆曲知识和昆曲故事,魏春荣还为周万江献上一束鲜花,向这位从事昆曲艺术60多年的老艺术家表达敬意。
社区系列活动浓浓情意暖人心
10月23日下午,长辛店镇在综合文化中心多功能厅开展了以“爱在金秋,情暖重阳——带着爷爷奶奶看马戏”为主题的公益文艺演出,辖区群众180余人观看,以此向他们致以节日的祝福与衷心的问候。另外,长辛店镇在综合文化中心儿童阅览室开展以“孝满京城 德润人心”为主题的亲子阅读活动。活动中,老师通过生动的语言为小朋友们讲述了精彩的绘本故事《会飞的抱抱》,小朋友们听得津津有味。来自辖区的7位老年书画爱好者在综合文化中心书画室参加“喜迎重阳节,书画夕阳红”笔会活动,以书画寄情怀。
新村街道联合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在万年花城第一社区中心广场开展主题为“孝满京城 德润人心”的重阳节敬老活动,通过“古老的技艺——拓片”制作体验,让居民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来自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的老师讲解了拓片技艺的起源、种类样式及制作方法,居民们亲自动手体验拓片制作过程,拓出“福”字、“寿”字,为老人送上重阳节的关怀与祝福。
长辛店街道在重阳节之际开展了“弘扬养老孝老敬老传统,共建共享老年友好社会”主题敬老月活动。北岗洼社区10月21日上午为辖区老年人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法援惠民生 关爱老年人”普法宣传活动。活动中,专业律师以近期备受关注的“假靳东”事件作为宣传活动的切入点,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为老年朋友普及法律知识。律师现场与老年人进行互动,解答老年人的疑问。老人们表示,通过听讲座和现场咨询,使很多平日里遇到的法律问题都找到了答案。
10月24日,全国中老年网“九九重阳情”慰问花乡老人活动在葆台村举行。变脸表演、京韵大鼓等精彩节目轮番上演,著名书画家徐宏毅老师还为老人们送上福字。葆台村老党员唐同浩今年90岁,曾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荣获“解放奖章”“解放纪念章”。活动主办方亲切慰问唐同浩,并为现场所有老人送上慰问品。此外,白盆窑天兴家园社区组织20名65岁以上老人,开展“九九重阳 重重糕点情”活动,丰富老年人生活。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七代传承人杨帆老师向大家介绍中国民间面花文化,传授制作面食的技巧。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色彩鲜艳、造型美观的“莲花”、“凤凰”面点呈现在大家面前。社区还为老人们送上了重阳糕,让老人们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