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李爽)5月1日《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条例》正式实施,在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过程中,西罗园街道花椒树社区有这样一位阿姨,她义务在垃圾桶站旁值守,耐心引导居民正确分类,她奔走于小区各个角落,细心监督乱扔混投垃圾的行为,为培养广大居民养成垃圾分类习惯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今年70岁的王媛媛是一名退休党员,家住花椒树社区29号院。作为党员,一直以来她积极参与社区党委组织的各项活动,当先锋、作表率。
社区党委组织以“垃圾分类 志愿有我”为主题开展垃圾分类志愿活动,她在小区中带头践行垃圾分类减量,把可循环利用的利乐包、塑料瓶和纸张等分类存放,将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分开投放,发挥“一名党员一面旗”作用,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垃圾分类正式实施以来,她不仅带头在家落实“两桶一袋”分类指引,同时担任桶站值守志愿者,大力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提升居民自觉践行垃圾分类的意识,引导更多居民参与垃圾分类。
每天她都会提早来到值守站点,认真落实引导责任,耐心劝导小区居民按要求进行垃圾分类。对在家提前分类的居民,王阿姨会连声赞扬给予肯定;对分类不正确或不分类的居民,王阿姨则耐心讲解分类方法,教授居民分类诀窍。盛夏三伏、酷热难耐,即便是早晨,气温也能达到30多摄氏度,王阿姨坚守岗位、任劳任怨,社区干部考虑到她年纪不小了,劝她天气太热就不要出来了。
王阿姨总说:“这点小事没啥累的,国家的政策是为了大家好,是造福子孙后代。小家庭要顾,祖国大家庭更加要紧,只有把大家庭顾好了,小家才能更加美好。”
花椒树社区通过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发动党员、团员、居民代表、志愿者等120余人,引导带动广大居民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垃圾分类工作中来,营造“垃圾分类、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全面提升垃圾分类知晓率、参与率、正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