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丰台区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高要求落实,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多措并举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真正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小课堂学好大党史,让学习氛围热起来
充分用好“家门口”的红色课堂。深入挖掘丰台区历史底蕴和红色资源,特别是用好长辛店、卢沟桥、宛平城地区红色资源,有机融入党史学习教育之中。区委宣传部以长辛店地区8处党的早期革命活动旧址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为主线,认真策划办好长辛店二七纪念馆“北方的红星”、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旧址“光辉印记”等专题展览,组织全区开展好参观学习活动。宛平地区依托卢沟桥、宛平城等重要历史见证地,建设以“一桥一城一馆一式一课”为主题的党日活动基地,卢沟桥乡积极打造大瓦窑村“北京市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特色品牌,发挥对全区的示范辐射效应,引导基层党组织用好身边的红色课堂,推动学习教育更加深入扎实接地气。
认真抓好“常态化”的干部课堂。发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的龙头作用,坚持“每月一次专题学习”,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辅导报告与交流研讨相结合等方式,以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等四本指定书目为学习重点,在学原文读原著的过程中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区委组织部、区委党校组织全区各单位年轻处级领导干部率先走上讲堂,围绕“百年征程照初心 奋楫扬帆谱新篇”主题讲好专题党课,并将评选出的精品党课在干部教育网开设专栏,发挥更广泛的教育作用。
积极打造“贯通式”的思政课堂。全区教育系统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八个相统一”要求,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加强分类研究,设计出一套“小学阶段重在启蒙道德情感、初中阶段重在打牢思想基础、高中阶段重在提升政治素养”的融通课程体系。在授课基础上,融入实践、体验和研究等多种方式,真正让思政课程“行走”起来,围绕“百年党史·传承基因”“铁血卢沟·爱国情怀”等五大主题,设计推出9条思政课程精华路线,建设一批“创新基地校”、确定一批“创新资源单位”、设立一批“名师工作室”、形成一批优秀实践案例,有效发挥了学校、家庭、社会的各自优势,加强“全员育人”机制建设。
小故事讲述大道理,让专题宣讲活起来
在内容上下功夫,讲好身边的故事,使宣讲更有代入感。一方面,激发宣讲者的真情实感。区委宣讲团成员既有区内党史党建部门领导干部,又有首都经贸大学等驻区高校专家学者,为此区委专门召开动员会,组织宣讲团成员集体备课、参观红色旧址遗址、到基层调研座谈等,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另一方面,为宣讲稿注入真情实感。加强对各基层宣讲团的针对性指导,在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宣传导向的基础上,每一篇宣讲稿不仅有理论还有深度,有大量鲜活的令人共鸣、引人深思、让人振奋的故事,特别是发生在丰台的革命建设发展各个历史时期的火热生动的故事。同时,注重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事感动身边人,比如时代楷模郑福来老人在卢沟桥头义务讲解抗战历史,“大国工匠”高凤林以亲身经历宣传航天精神,政法系统举行政法英模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马家堡等街道组织拍摄优秀党员事迹专题片作为最生动的宣讲教材,激发广大党员群众爱党爱国热情和创先争优激情。
在形式上下功夫,用好身边的载体,使宣讲更有吸引力。各街乡镇坚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党群服务中心、基层文化活动中心“前沿阵地”作用,做到月月有宣讲、人人齐参与。区融媒体中心主动打造“指尖上”的宣讲平台,在抖音、快手“丰台发布”平台分别设置“向党说句心里话”“我是党员在行动”学党史话题互动专栏,在“北京丰台”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微博共同设置《党史百年天天读》栏目,方便广大党员群众随时随地学党史。会同区委党史办创作《北方的红星》系列微纪录片,创办“丰台史话”系列主题云朗读节目,吸引更多的党员群众参与。
在受众上下功夫,关注身边的需求,使宣讲更有实效性。突出分众宣讲,针对不同群体的需求,教委、团区委等部门以及各街乡镇牵头,分别组建教育系统宣讲团、大学生志愿宣讲团、百姓宣讲团等多支特色宣讲队伍,从一线选择理论水平高、表达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同志担任宣讲员,让宣讲者与聆听者能够贴得更近,并带动更多的聆听者主动走上宣讲台。(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据统计,目前全区教育系统宣讲团成员已超过500人,大学生志愿宣讲团成员已超过100人,百姓宣讲团成员已超过200人。此外,以扶轮小学、长辛店一小、长辛店七小、丰台二中附小等学校200余名学生为主体,组建起一支具有丰台特色的“小小红色宣讲员”队伍,面向全区师生和社会宣讲红色故事,起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小细节成就大民生,让为民实事多起来
主动研究,加强平台机制的建设。区级层面,高标准建设丰台区新址政务服务中心,汇聚全区45个部门的1300余名审批及窗口人员,办理1700多个政务服务事项,最大限度实现空间、事项、人员的多维融合,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便利智能的全聚合、一站式政务服务。街乡镇、社区村层面,围绕物业管理、垃圾分类等热点难点问题,推动建立党建引领、条块联动,多元参与、协同共治的治理格局。比如,云岗街道针对小区物业管理问题,建立接诉即办工作微信群,及时发布物业服务相关的居民诉求,与产权单位、物业企业实现全响应沟通对接,形成诉求追溯闭环管理;组织“三员”(物管会成员、社区专员、专职网格员)开展常态化检查,动员“民情前哨”志愿者开展“随手拍”日常巡查;强化产权单位责任,成立专项监督检查工作组,对物业服务开展监督检查。
主动履职,满足基层群众的需求。将党史学习教育与创建国家卫生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等重点工作紧密结合,与提高基层治理能力紧密结合,开展一系列“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南苑街道利用边角空间和闲置的零散地,见缝插绿打造“小而美”的口袋公园、党建主题公园;东高地街道为老旧小区安装71盏太阳能感应灯;王佐镇加快推进背街小巷安装路灯工作。区委统战部积极引导统战成员为基层治理建言献策、贡献力量;团区委扎实开展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号召志愿者为群众办成100件好事;区住建委积极为辖区业主解决开发商延期交房问题,受到群众交口称赞;丰台法院法官化身“主播”,以“涉经营性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易踩雷区及建议”为主题,“面对面”向小微企业授课,“零距离”送法上门。
主动出击,解决群众身边的难题。全区各系统各单位变“接诉即办”为“未诉先办”,主动深入群众,办好身边小事,真正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东铁匠营街道发动社区各党支部成立党员服务队,深入楼门院落收集“实事线索”;和义街道着力解决物业失管小区专项治理等突出问题;长辛店街道积极解决平房区居民出行难问题;花乡会同区水务局,积极解决老旧小区渗水问题。区消防支队完善“接诉即办”受理、签收、派单、核查、回复等工作流程,响应率达到100%;区总工会主动从职工权益维护、健康促进、技能助推等方面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区人力社保局打造退役军人创新创业基地;区生态环境局积极解决群众反映的餐饮油烟排放问题;区信访办定期到基层联合接访,在积案化解上下真功、在案结事了上求突破。区城管执法局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无照经营、露天烧烤、非法运营等违法行为进行集中整治,实现群众举报数量和重复举报点位存量的双下降,提高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区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