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荣文静 徐伟)11月9日15时30分,丰台区新村街道怡海花园社区恒丰园11号楼解封。18时,与恒丰园一墙之隔的看丹街道恒富中街3号院、4号院解封。这也意味着,北京本轮疫情首例病例所住小区正式解封。截至目前,丰台区仅西罗园一区23号楼仍在封闭管理。解封后的小区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
新村街道恒丰园11号楼
居民自发制作锦旗感谢街道、社区、物业
“砰、砰、砰”礼花声一响,300余名11号楼的居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陆续走出家门,齐聚楼前、共庆重逢。社区为他们送上红彤彤的苹果,祝愿他们平安喜乐。据了解,当天11号楼居民最后一轮核酸检测结果出炉,结果显示全部为阴性。按照市、区疾控专家组意见,11月9日,怡海花园恒丰园11号楼、六期底商全部解封。
“感谢街道、社区、物业21天来的辛勤付出,感谢小红帽到医院帮我开药,感谢物业送来物资、调试暖气,我们在家里过得很安心。我要为你们送上最真诚的感谢。”刚刚解封的居民孙先生说道。为了庆祝解封,怡海花园社区、怡海集团、物业特意为解封的居民送上苹果,寓意平平安安;居民代表也分别向街道、社区、物业献上了锦旗、鲜花,热烈表达着对所有防疫工作人员的满满谢意。同时,怡海花园社区业委会主任王琳达和11号楼居民代表共同撰写了“心在一起 感恩‘疫’路有你”的题词,留下特殊的纪念。
“党建引领,五社联动,各方力量都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经过这次封控,我觉得社区、物业、居民之间更加理解更加体谅彼此。解封不代表解防。新村街道将继续全力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不断巩固疫情防控成果。”新村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王晓晨说。在封控期间,11号楼的居民们每天感受着来自街道、物业、社区、派出所等各方的关心和保障,在解封这一刻,11号楼的居民们声情并茂地诵读了自己在封控期间写下的诗词;共同合唱《团结就是力量》、原创歌曲《怡海人,共克时艰》,通过诗词和歌声表达喜悦之情。
自10月19日疫情发生以来,新村街道第一时间按照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对怡海花园社区恒丰园8-20号楼进行封闭管理,成立了一支由机关、社区、物业、下沉干部等150余党员组成的临时党委,按照值守楼门下设11个临时党支部;组织7轮核酸检测、做好楼门值守、生活物资保障,为2000余名居家隔离人员提供暖心服务;新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开辟问医送药绿色通道;怡海集团、怡海达丰物业冲在一线,为居民代送快递和外卖,各方力量全面保障封控区居民的生活需求。
怡海花园社区党委书记姜琳娜说:“工作人员不分昼夜、不惧严寒的付出与坚守,都是为了让封控区居民安心隔离、早日恢复日常生活;居民们的主动配合和严格落实防控政策,也为此次疫情的平稳度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家共同的努力最终迎来了‘丰11’的解封。”
看丹街道恒富中街3号院、4号院
社区与居民之间互相支持、互相体谅,联系更加紧密
在与恒丰园一墙之隔的看丹街道恒富中街3号院、4号院门前,居民高举着“一路同行”“疫情无情人有情”的灯牌庆祝解封。
“现在我宣布恒富中街3、4号院正式解除封闭!”随着看丹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赵文芝的话音落下,现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抑制不住的喜悦漫溢开来。看丹街道恒富中街3号院、4号院正式结束封控状态。这也意味着,北京本轮疫情首例病例所住小区正式解封。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记者了解到,截至11月9日,恒富中街3号院、4号院共完成7轮核酸检测,投入医务人员两百余人次,所有检测结果呈阴性。按照市、区疾控专家组意见,11月9日,恒富中街3号院、4号院全部解封。此次解封区域共涉及672户,共计1622名居民。
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为了庆祝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看丹街道精心设计,为封控区全体居民献上了一场用心用情的解封仪式。科学城第二社区书记马杰代表社区全体工作人员朗读了一封《致封控区居民的感谢信》,信中真情流露,充满了对居民由衷的感谢。社区与居民之间互相支持、互相体谅,联系更加紧密。
疫情防控人员的不易,居民也都看在眼里。居民代表分别向街道、社区献上锦旗,并朗诵了自创诗词“幸福中国人”,小朋友们也将对“大白”的感谢之情融进了一幅幅画作中,画工虽稚嫩,但那份童真却使人倍感温暖。顺利解封离不开防疫工作者的付出与坚守,也离不开每一位居民的理解、配合和支持,防疫工作者代表通过一首《听我说谢谢你》表达了对居民以及各方最美逆行者的感谢。
自10月19日疫情发生以来,看丹街道认真贯彻落实市、区决策部署,上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区级、街道、社区下沉工作者,医护人员,公安人员等“逆行”,把确保居民基本生活保障放在首位,成为小区的“红色运输员”、民情收集员、服务组织员,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源源不断的坚强动力。
解封不解防,防疫不放松。看丹街道将全力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不断巩固疫情防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