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杨文祎)2021年12月30日下午,丰台区人力社保综合执法队受理大厅到访了一位特殊的“投诉人”,他不反映企业用工问题,也不是诉求工资问题,这位“投诉人”手持现金,为我们讲述了一场跨越十八年的“还债”之旅。
2003年冬,不满16岁的汪先生被骗到一家小型加工厂从事服装加工工作,被黑心老板压榨劳动后,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束手无策的情况下,汪先生一路摸索,终于在下班前赶到了丰台区劳动监察大队(现综合执法队),接待人员王群看着眼前瘦小单薄的少年,简单询问相关情况后,问道:“吃饭了吗?”少年边哭边摇头,王群毫不犹豫地从衣兜里掏出20元递给少年,让他先去吃饭。第二天,王群和另外两名监察员早早赶到加工厂进行实地检查,不仅为汪先生要回了劳动所得,还对单位雇佣童工的行为进行了严厉处罚。事后,王群将汪先生送到了北京西站,目送他搭上返回安徽老家的火车。
汪先生说:“自那以后,那20元的债便一直埋在我心里,如果没有王阿姨,我也许会走歪路,她在我最无助最艰难的时候帮助了我,替我伸张正义,帮我维权,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她的恩情,我要将这份感情回馈社会,去帮助更多的人。”年少的汪先生回到安徽后半工半读,自考取得了成人学历,而后,事业有成的他在工作之余加入了蓝天救援队,投入到人道主义援助事业中。他说,那顿饭是他整个冬天里吃到的最暖的一餐,不只驱散了那年冬日的严寒,更温暖了此后的一生。
时隔18年,34岁的汪先生来到综合执法队,寻找那个改变他一生的人。由于王群同志已于2012年退休,在队里协调帮助下,汪先生终于通过电话与她取得联系,感谢的同时用支付宝向王群转账19元。“王阿姨当年借给我20元,今天我就要还给她19元,我永远欠她一元钱,这份恩情我要永远铭记。”汪先生的这句话,让我们感受到一种别致的浪漫。
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关乎群众切身利益,是劳动者坚强的后盾,民生于心,使命在肩,丰台区人力社保综合执法队将一如既往奉行“为民、务实、清廉、担当”的宗旨和信仰,着眼于维护区域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立足于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扎根于平凡的工作岗位,提升执法力度,传递执法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