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海晶
(作品作词、策划人、丰台区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作为京歌《丰景如画》的词作者和策划人,我第一次看MV初稿,在看到“丰景如画,每个人都是了不起的画家”一句时,眼睛瞬间湿润了。看着那一个个为丰台区建设发展而忙碌的身影,我问自己:我算是一位了不起的“画家”吗?
从在中国戏曲学院读研究生、毕业后到丰台区文化馆工作,我与丰台区朝夕相处已经有15年的时光了,已经数不清经历过多少个熬夜创作、加班工作的日子。就在这部作品的创作中,我也经历了很多次深夜里焦灼的思考。我想我应该是一位用心描绘“丰景”的画家吧。
2020年底丰台区文联与丰台区戏剧家协会策划创作一部反映丰台区建设发展的京歌,由我担任作词。这对我来说是一项挑战性的任务。因为,我对近12年来以丰台区为主题的歌曲作品非常熟悉。自己创作的歌词、歌曲也有不少,其中也不乏京歌作品。此次创作要超越自己,还要区别于他人是有难度的。好在领导和协会同仁给了我比较宽松的创作环境,大家都没有催我拿出作品。可大家越是不催,我心里越是着急,就怕辜负了大家的理解和支持。所以,在各种忙碌之后,稍有空闲,我的脑海里就会浮现这首作品创作的事。
经历了一段时间锲而不舍的间歇式思考,偶然一天的一瞬间,我脑海里蹦出了“风景如画”几个字,再由“风景”到“丰景”,“丰景如画”的题目转瞬而成。我对这个题目非常满意,既能表达对丰台区的赞美之意,又有同音换字的巧妙和新意。
按照自己之前的创作规律,确定了题目,我作词一般会比较顺畅,但这次却大不一样。每逢一想歌词,思绪中要么蹦出自己之前创作的同题材作品,要么蹦出其他同题材作品。各种同题材作品缠绕着我的思绪,怎么也挣脱不出来。这种被束缚的感觉,让我焦灼烦躁。可创作就是这么折磨人,越是着急,越是焦虑,就越是没有头绪。但时间不等人,我不能让作曲家,让协会领导、同仁无期限地等待。打破这个僵局,只能靠我自己。我强迫自己先清空一切同题材作品的记忆,再回到“丰景如画”这个题目上,反复推敲可以破题的点,我决定由“画”字破题,画中有丰景,画中也有人情。我写词擅长以独特的视角写人之常情。终于一句“丰景如画,每个人都是了不起的画家”跃出思绪,打动了自己,也打破了束缚。但是短暂的豁然开朗之后,又要迎接新的挑战。一个难关接着一个难关,一点一点突破自己、表达自己、完成作品是艺术创作必然的过程。成功破题只是迈过创作中的一个坎儿,创作中还有很多的挑战。最大的挑战是每天没有创作时间,白天单位工作,晚上带娃,我只能在全家人都休息之后,用手机写作,而需要查阅纸质资料时,只能借助手机的光亮。无论多大困难,当作品呈现出来时,内心的喜悦会一扫之前的焦灼和疲惫。尤其当作品得到作曲家中国戏曲学院马骏副教授的认可后,我的心情放松了许多。而后我又根据马老师作曲的构想,修改了作品。
最终,在众多专家学者的指导帮助下,作品实现了词曲唱以及视觉设计的珠联璧合。作品在“永远跟党走”丰台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中首演,一经推出受到有关领导肯定和广大群众的喜爱。目前,这首京歌已由首演名家和丰台区戏剧家协会副秘书长程国光,北京京剧院优秀青年演员路洁、崔冉和不见班社等青年演员多次演出。作品还得到了北京市文联的青睐,将作品选入“艺映百年· 情系傲雪”2021年北京市文联系统优秀节目展演。
我想这首京歌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和喜爱,除旋律、演唱和表演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还因为这句“丰景如画,每个人都是了不起的画家”写到了大家的心里。每一个工作在丰台区、生活在丰台区,或是到过丰台区的人都为这幅“丰景”贡献过自己的力量,都是“了不起的画家”。
作为一名基层文艺创作者,我愿用我的文艺创作之笔继续描绘新的时代,描绘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