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左邻右舍的“老街坊”
他们是并肩作战的“老战友”
他们是善解人意的“知心人”
他们是社区干部、楼门院长、家庭医生、下沉干部、物业人员、在职党员、热心居民……
他们是丰台社区网格志愿者,正用实际行动在疫情中守护着我们共同的家园。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丰台区科学研判社区群众服务保障需求和社区村有限的工作力量之间的矛盾,以现有社区网格为单元,广泛组织动员辖区社区干部、楼门院长、家庭医生、下沉干部、物业人员、在职党员、社区志愿者、有医护经验的同志等各类群体,成立社区网格志愿服务队,建立网格临时党支部或党小组,依法、科学、有序参与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六里桥街道
六里桥街道莲香园社区服务站在微信群中发声征集社区网格志愿服务队员,协助做好服务保障工作。一时间,群内纷纷响应,“爱心传递志愿服务队”正式成立。“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有人站出来,为大家服务保障。”志愿者们这样说。
“三姐、三姐夫带队负责分菜,小群姨、王阿姨负责给居民送货上门。”在队长的指挥下,志愿者们一边忙着卸货、分装,一边忙着入户送。当天早晨气温骤降至零下六度,大家“全副武装”忙得不可开交。
“我是3号楼的,来取菜,把3号楼的都给我,我去送。”“我加入,我有电瓶车。”“大件的给我,我开汽车去送。”看到这一景象,来取货的居民们也纷纷加入到分菜志愿者的行列。快递、外卖、菜品,志愿者们的身份在“搬运员”“分配员”“送货员”间切换自如。“您看,就这几排箱子,我一上午围着它们走了一万多步了。”志愿者李念意说道。在大家的努力下,下午6点左右,送来的菜品全部准确送至各户家里。
花乡街道
花乡街道燕保银地家园小区社区网格志愿服务队共有18人,赵艳红是这支队伍的组长,每天在群里给大家安排好第二天的工作,谁负责帮社区上年纪的老人运送物资,谁负责社区公共环境消杀,谁负责特殊人群信息入户采集……所有工作细节安排好后,第二天大家有条不紊,按时上岗。
赵艳红是在三年前新发地疫情的时候加入社区志愿者队伍的,谈起当时的情形,她说:“当时因为疫情小区封控了,我看着社区书记他们整天整夜不合眼不回家地为我们搬物资、给我们服务,我真的特别感动。作为小区的一分子,我觉得我应该做点什么,所以就去社区报备当了志愿者,而且我爱人和孩子都很支持我。”
在奉献精神的鼓舞以及家人的支持下,赵艳红的志愿服务之路从未间断,现在的她更是新成立的社区网格志愿服务队的骨干,在社区党委的统筹下,负责每天志愿服务工作的安排和协调。“我们小区的志愿者伙伴们都特别齐心,居民也支持我们的工作。街坊四邻拧成一股绳,我们一定能战胜疫情!”
新发地市场
为充分发挥市场商户的防疫保供主体作用,团结凝聚各方力量共抗疫情、保障首都市场供应,新发地市场在深入开展“志愿值守一小时,防疫保供我出力”主题志愿服务活动的基础上,以党建为引领、以网格化为基础、以志愿服务为支撑,成立了新发地市场“新农人”志愿服务队。
截至目前,服务队共有592名志愿者、8066人次累计服务23689小时,参与站岗守门查验、核酸秩序维护、政策宣传引导、安全巡查防护等各类志愿服务,成为市场防疫保供工作的重要力量。
玉泉营街道
“阿姨,我把药放您门口了,您记得按时吃。”玉泉营街道万柳西园社区网格志愿服务队队长、社区书记吴思思把刚拿回来的药放到王阿姨家门口的台阶上,走时还不忘叮嘱,“您有什么不舒服一定第一时间联系我。”
万柳西园社区79岁的王阿姨与老伴先后确诊新冠肺炎,考虑到王阿姨患有基础病,长期使用胰岛素,子女也不在身边,社区为尊重老人意愿,也为缓解老人患病后的恐慌和紧张情绪,决定让王阿姨和老伴居家隔离。
12月5日晚上,王阿姨的女儿给社区打来电话:“我母亲的胰岛素用完了,可以帮我们开点嘛?”“送药上门”早已成为社区网格志愿服务队工作的一部分。经过一番思考,社区联系花乡医院的林医生,用了不到半天的时间就将所需的药品配齐装好送到社区。为保护药品活性,吴思思细心地在袋子中放了一瓶冰水,便一刻不停地把药品送到王阿姨家门口。“太感谢你们了,想方设法帮我拿到救急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12月7日,万柳西园社区收到王阿姨的手写信,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社区网格志愿者和花乡医院的医生们浓浓的感激之情。
北宫镇
在北宫镇党委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辖区居民积极报名参加社区网格支援志愿服务队,党员干部们纷纷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化身“紧急配送员”“心理辅导员”……
“我是一名退伍军人,一名共产党员,希望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人民服务”“我是学医的,听领导安排,让去哪里就去哪里,只要能贡献自己的力量就可以。”志愿者们用行动,温暖了这个冬天。
截至目前,丰台区社区网格志愿服务队累计参与服务活动21.5万人次,更新各类基础台账1200余条,已经成为社区村服务保障工作的核心力量。谢谢你!志愿者!你我守望相助,携手共进,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
丰台区社区防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