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期,马家堡街道以模式+机制、聚焦+行动、主动+互动,在服务凝聚、关心关爱新就业群体工作中做好“加法”,推动新就业群体全面融入城市基层党建格局,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
1个模式+1个机制 畅通服务渠道
“1+1+N”工作模式是以时代风帆楼宇党群服务中心为一个主阵地,通过窗口接待、入户走访、微信沟通及12345派单等多种途径收集快递外卖小哥诉求,列出一张新就业群体的诉求问题清单,协调N个政府职能部门合力解决。以清单为导向,建立“吹哨报到”工作机制,精准对接区人保局、区总工会、区法院等职能部门,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法律咨询、纠纷调解、心理疏导等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做到“小哥有呼,我必有应”。
1个聚焦+2项行动 破解难点问题
在凯德Mall大峡谷店建立“小哥”服务驿站,放置直饮水机、小冰箱、微波炉、药箱、桌椅等设施,为“小哥”提供实打实的暖心服务。针对外卖小哥反映集中的停车难、充电难问题,联合市政部门在商场周边道路规划外卖小哥专属停车位,在凯德Mall大峡谷停车场内安装两台换电柜,方便“小哥”及时更换电池,切实解决外卖小哥的烦心事。
1次主动+2方互动 促进融入治理
主动深入企业、走近“小哥”,开展座谈会,建立沟通联系机制,引导“小哥”为基层治理建言献策、贡献力量。
嘉园二里社区就居民拨打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反馈快递驿站扰民问题,主动召集快递驿站负责人及相关居民进行座谈,建立“快递驿站—社区居民”微信服务群,搭建双向沟通桥梁,优化服务路径,有效降低12345投诉率。同时,依托沟通平台,社区在周边开辟空地帮助快递驿站解决快递车停放难题。
城南嘉园社区党委建立“暖心驿站”,主动邀请快递、外卖小哥前来歇脚、谈心,感受“家”的温暖,快递、外卖小哥到社区享受服务的同时,积极参与创卫等工作,并在入户送餐、送件时帮助社区做好宣传等工作。
(区委组织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