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党支部是党的基础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近年来,丰台区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不断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培育形成了一批典型的党支部工作法。《丰台时报》从本期开始推出党支部工作法系列专栏,总结全区基层党组织好经验好做法,助力各领域支部的建设工作,推动基层党建全面进步、整体提升,让党的旗帜在每一个基层阵地高高飘扬。
今天推出的典型案例是:大红门街道西马场南里社区“双微四化”党支部工作法,破解“党员难集中,教育难覆盖”问题。
本报讯 丰台区大红门街道西马场南里社区,共有260名党员,共划分为5个党支部,8个党小组。为有效破解党支部活动难集中,党员教育难覆盖问题,社区党委探索提出“双微四化”党支部工作法,即社区党委依托“社区党员微信群”,各党支部依托“支部工作微信群”,开展线上学习教育,实现党员教育双层化、资源共享化、学习经常化、服务常态化。
依托党委、支部微信群 实现教育双层化
社区党委结合辖区党员群体个性化、高龄化、分散化特点,分层分类开展学习教育,实现社区党委集中教育、党支部特色教育双层化。依托党员之家交流群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采取党员集中教育、学习感言分享、宣讲党史小故事等方式,读原文、悟原理,切实推动学习教育入脑入心。
用好社区党员直接交流群 实现资源共享化
社区党委将各党支部优秀学习内容选送到社区党员之家交流群,广大党员通过交流群了解其他支部学习内容,交流学习经验、树立学习榜样、激发学习兴趣。同时,社区党委指导党支部创新学习形式、丰富学习内容,如,展示珍藏的党史照片,分享伟人和英雄的光辉事迹、讲述亲身经历等,引起支部党员广泛共鸣。
开设形式多样的微课堂 实现学习常态化
社区党委在集中学习教育的基础上,开设形式多样的微课堂,鼓励社区党员主动学、自主学,实现学习经常化。疫情期间组织广大党员在线上开展多节云端党课学习,保障学习抗疫“两不误”。现如今,每日在微信群中分享党史故事学习、党史小视频学习、原著原文学习等内容已成为支部党员的一种习惯,更成为社区教育管理党员的有效手段。
坚持效果导向真抓实干 实现服务常态化
社区党委坚持理论学习指导实践,打造文化团队建设、主题楼门创建、环保培训活动、便民助老服务等多彩西马南系列品牌项目,深入推进党员直接联系群众工作,实现服务居民的“最后一米”。围绕群众反映集中的共性需求和普遍性问题,列出完成为群众办实事清单,惠及小区供暖、环境改造等多个方面。
(区委组织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