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出土唐代元和三年(808)《唐汝南郡夫人周氏墓志》,证明马连道、太平桥一带当时应属于“幽都县太平乡”。这样看来,“太平桥”很可能就是唐代“太平乡”所在的一座桥梁,在唐代或稍后某个时期转化为村落的名称。
太平桥名称的由来或与桥梁有关
位于六里桥以东的太平桥村原属卢沟桥街道办事处,它还包括了民国以前曾经存在的“苍蝇地”“钢叉楼”两个小村。民间传说宋代杨家将带兵北闯幽州时,修建了太平桥、挡羊桥、卧虎桥、杨胡子桥,今太平桥村就是当年太平桥的所在地。这种寄托民众感情的说法,无疑具有很大的演义成分,与海淀区的“牛栏庄”在清代渐变为“六郎庄”的社会背景一致。1970年出土唐代元和三年(808)《唐汝南郡夫人周氏墓志》,证明马连道、太平桥一带当时应属于“幽都县太平乡”。这样看来,“太平桥”很可能就是唐代“太平乡”所在的一座桥梁,在唐代或稍后某个时期转化为村落的名称。
而太平桥之名也很常见,毕竟不管哪朝哪代都希望天下太平。如果真有卧虎桥、挡羊桥跟杨胡子桥,那还真有可能是辽代修的,不过肯定是辽国而不是杨家将。因为杨业外号杨无敌,而辽国人更将杨家将视为他们的克星,所以很惧怕杨家将,挡羊(杨)、卧虎就好理解了。
传说无从考证,而太平桥村的真正起源已不可考。不过村以桥为名还是有可能的。桥梁与人们的交通往来关系很大,很容易成为命名依据的突出地理标志物。“太平桥”很可能就是唐代“太平乡”所在地的一座桥梁,在唐代或稍后某个时期转化为村落的名称。该村位于六里桥与丽泽桥之间,东西向位于三环路与北京西站南路之间,按照明清北京城来说,这里离城(广安门)较远,但在辽金时这里等于城下。因为辽南京与金中都的主体位置都在广安门一带,金代进行扩建后,西城墙更是到了凤凰嘴村一线,离太平桥已经很近了。同时这里靠近莲花池,按照记载,当年也是河道纵横的,所以修桥很有可能。
“太平桥”美好意愿,派生多处地名
“太平桥”是许多地方常见的美好意愿的名称,希望天下太平之意。由此派生的地方既有“太平桥村”,也有1991年改建、因通过该村而得名的“太平桥路”,此外还有广安门路东段大街以南的三个居住区;1980年在太平桥和北蜂窝村的菜地上建成了“太平桥西里”;1984年与1988年在太平桥村的菜地上先后建成了“太平桥东里”与“太平桥”。这三个居住区与街北的“莲花池南里”,1989年10月1日之后又从卢沟桥街道分出,划归这一天正式成立的“太平桥街道办事处”管辖。
金中都以莲花池水系为主要用水来源
太平桥辖区莲花池是“北京城”真正的摇篮。莲花池,不但是一处风景名胜,还是北京的发源地之一。北京最早的一座城池建在一座美丽的湖泊旁边,这座湖泊就是今天的莲花池。莲花池古称西湖,湖水清澈,附近树茂草肥美。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周王朝实行分封制。封召公奭于燕,召公派他的儿子到燕地,建立燕国。燕以蓟城为都,蓟城就在莲花池下游,以此作为重要水源。《水经注》称之为“燕之旧池”。后来的辽南京和金中都,也是依托莲花池水系而建,因此莲花池才是“北京城”真正的摇篮,有“先有莲花池,后有北京城之说”。后来改建成莲花池公园,位于太平桥辖区北部。
莲花池是金中都主要的用水来源,位于金中都城西北的莲花池,当时的金中都用水是从西北的莲花池引水。莲花池是北京的发源地之一。
历史上,金中都城内有三条重要的水系,一条为由今莲花池入城的莲花池水系,一条为由今玉渊潭向东南入城的玉渊潭水系,一条为中都北面高梁河水系。三条水系中最主要的是莲花池水系。
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先生在《北京建都记》一文中记述“中都城之扩建,将西湖即今之莲花池下游河道纳入城中,导流入同乐园湖泊及鱼藻池,又经皇城前龙津桥下,转而向南,流出城外”,从而描述了壮丽宏伟的金中都赖以生存的主要水系—莲花池水系。
历史上水源丰富 ,曾为蔬菜之乡
历史上金中都西南部大小泉眼星罗棋布,有“三步一泉”之说,周边“万泉寺”村名便由此而来。新中国成立后,这里还是北京重要的蔬菜种植基地。人类对水的改造还反映在漕运形式上。金中都时期在中都之东开通了潞河,用于运送米粮,潞城因此改名通州;西面则建成卢沟桥,使西南陆路各种货物可以直接进入中都。人们在这片土地上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一代代中华儿女在此繁衍生息。
历史上这一地区土质肥沃、水源丰富,是丰台区著名的蔬菜之乡。如今昔日的菜地早已消失,已是高楼大厦林立的都市景象。
太平桥曾为北京著名产菜区,尤其是村民们对于冬瓜种植技术具有独到的经验;太平桥的冬瓜也算京师名产,为此地带来不少荣誉。
近些年来,丰台区是北京市发展比较快的一个区,靠近北京市中心的太平桥地区已经焕然一新,并且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发展。丽泽金融商务区,部分位于太平桥辖区。
■ 曲栏整理
参考资料来源:《丰台史话》
背景链接
服务丽泽 打造商务走廊
太平桥街道位于丰台区中北部,地处二、三环之间,东邻西城,北接海淀,地铁7号线、9号线、10号线、机场快轨线等9条地铁线路交织覆盖全域,通达全市;北京西站、北京南站、北京丰台站3座火车站鼎立环绕,通达全国;丽泽城市航站楼位于辖区中心地带,通达全球,是丰台区综合交通枢纽体系最完整、道路网最密集的街道。
“今天的太平桥,不仅区位优势显著,是一座开放高地,更是文化胜地和兴业沃土。”全球金融产业发展新区—丽泽金融商务区处于辖区腹地,有机串联起国投广场、首科大厦、中阳大厦等辖区高中端商务楼带,经济活力与发展实力并存。除此之外,太平桥街道历史文化与人文资源更是交互辉映,莲花池、金中都遗址彰显太平桥深厚的底蕴与内涵,中华书局、中国戏曲学院更让墨香书香和生生不息的戏腔成为了太平桥特有的城市味道和传播声音。丽泽16号项目也将引领“二环-丽泽-三环” 区域潮趣新风尚,区域优势与产业优势显著。
太平桥街道南部与丽泽金融商务区临近,据了解,太平桥街道秉承“服务保障丽泽、发展依靠丽泽”的理念,通过优化产业布局承接丽泽溢出效应,与丽泽管委会一同互相支持、共同发展;立足太平桥街道与丽泽管委会共同成立的丽泽服务专班,畅通信息交流,强化沟通协调,做好各类服务保障工作。
为助力丽泽高品质建设,太平桥街道重点从产业结构、配套服务等方面全面满足国际消费试验区建设的需求,推动高端商务服务业集聚发展,引导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化提升;利用丽泽的溢出效应,实现优势互补。
围绕城市有机更新思路和“金融+商务”的定位,太平桥商务走廊理念意在把国投广场、银河大厦、首科大厦、丽泽金融商务区、中阳大厦串联起来,有机融合,促进空间集约高效利用。
商务楼宇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立足“咽喉要塞” 打造商务走廊,也是支撑太平桥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以文惠民,百年中华书局构建15分钟阅读圈。作为太平桥地区的文化地标之一,已经有111年历史的中华书局结合时代需求,发挥自身优势,焕发了新活力。除了售书,还定期举办名家讲坛、读书会等公益文化活动,让附近居民幸福感和获得感都大大提升。近年来,太平桥街道与中华书局密切合作,展开文化共建,书香馥郁太平桥,更好地满足辖区内居民“最后一公里”的精神文化需求。
丽泽金融商务区在北京市区的西南侧崛起,也代表了丰台速度、北京速度,成为北京发展的一道亮丽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