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馨予)7月15日、16日,高雄基层交流参访团一行18人分别走进太平桥街道和东铁匠营街道开展参访活动。
在太平桥街道举办了“携手向未来”为主题的京台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交流座谈活动。座谈会上,太平桥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街道一直秉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致力于为居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更美好的生活环境。美好的家园,是我们两地民众共同的期盼。生活垃圾分类与环境保护、资源节约息息相关,在这一方面高雄有很多先行经验,希望大家能够多提出对垃圾分类工作的建议和意见,共同探讨如何进一步提升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水平,提高居民的认同感和幸福感。
高雄三民区社区联合发展协会理事长王忠贤表示,垃圾分类一直都是社区治理最大的问题,也是京台社区遇到的共同难题。他讲道,社区的垃圾分类“减法”做得好,源于“加法”给力。在提高垃圾收运处置水平方面,通过强化硬件配套保障,对可回收物、装修垃圾等细化分流处置,提升垃圾分类末端中转和处置能力,从而有效减轻了生活垃圾源头总量压力。如果垃圾生产的源头得不到有效控制,必然给下游处理带来巨大压力。所以,要推行适量点餐、减少浪费,鼓励使用环保袋等,提高两岸民众的幸福感与获得感是彼此最大的心愿。
参访团一行参观了太平桥街道马连道欣园小区,该小区在2022年被评为“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高雄的社区会推行固定时间、固定点位投放垃圾,细化分类垃圾,在小区里会安排志愿者稽查居民垃圾包有没有做到细化分类,如果没有细化分类,需要劝阻居民重新分类再进行投放。这样就可以从源头做到垃圾细化分类,从而达到生活垃圾减量的目的。”三民区千秋里里长蔡文和说道。
在东铁匠营街道蒲黄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行人开展了中医药参观交流活动。参访团一行来到了丰台区中医药博物馆,博物馆工作人员带领大家参观了中医药博物馆,工作人员为大家介绍了丰台中医药研究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
参访团一行认真听取了工作人员对居民健康生活厅的康养项目与中医传统功法“八段锦”的介绍,大家纷纷积极学习起“八段锦”,感受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参访团成员与社区居民及医护工作者进行了热情互动,深切感受到了社区居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我本身比较注重研究中医养生保健这些方面,直到来到了丰台区的中医药博物馆,发现原来大陆的中医技艺是如此精湛,而且社区医院就‘开在家门口’,设备一应俱全,诊费纳入医保,为居民生活提供了极大便利。”高雄市三民区鼎泰里居民李珍兴奋地说道。
来自高雄市三民区安吉里的李赞泓从小在中药房长大,已经年逾六十的他对中医药有着极深的感情。他说,目前部分台湾民众对中医还存有一些误解,“西医治病很快,中医很慢,台湾的许多人都有这样的认知。其实中医治病未必慢,而且中医治本”。他认为,两岸一定要多交流,把中医药知识、中医药文化传递给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