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李海成)长辛店街道位于燕山南麓、永定河西,是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精华区中的重要节点。长辛店老镇有着近千年的历史,一直是进出京的水陆要冲所在,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在这里发端,被誉为“北方的红星”。
自丰台区确立了长辛店“千年驿站 老镇常新”的总体定位以来,街道通过老镇有机更新项目,传承保护历史文化,全面激发复兴动力,致力于辖区城市建设和公共服务品质提升,描绘出保留“烟火气”的“老镇常新”美好图景。
因地制宜 打造老镇文商旅新业态
长辛店老镇是北京中心城区内有着独特历史文化风貌的特色地区,是首都红色文化和近现代工业文明的摇篮。街道以老镇历史文化与红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为核心,大力推进文商旅融合,落实好《北京城市更新条例》,探索出了保护传承与有机更新协同发展的“长辛店模式”。为完整保护传统风貌和街巷肌理,明确了“一轴、三区、九组团”的发展格局,以长辛店大街为轴,分别建设文商旅体验区、文教健康片区、老镇科创片区,改造出北关印象坊等9大具体场景组团。坚持以文为魂、以街为骨、以船为形,保留了“铜帮铁底一条船”的空间意向。自保护式改造以来,已完成93.6%的原住村居民搬迁腾退。
今年,老镇在元宵、端午之际,举办2场民俗庙会活动,重现了五里长街的热闹场景,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新闻直播间》栏目予以报道。9月19日下午,2023年北京国际设计周设计之旅开幕式暨长辛店分会场启动仪式在老镇举行,以“长辛时代 时代常新”为主题,通过主题沙龙、高峰对话、主题展览、长新艺术计划、互动体验等系列活动,以艺术与创新设计介入城市更新,引入新人群、新产业、新元素,全面激发老镇发展活力。期间发布了长辛店“扶摇计划”“长辛期待计划”,展现了老镇共创、共建、共赢的美好前景。年底,长辛店老镇有机更新1万平方米启动区将正式开工建设。接下来,街道将聚焦老镇创新场景链营造,调动多主体力量制定文化、产业、社区、空间四方面更新策略,在保留老镇记忆和烟火气的同时,结合文化新业态、新体验,为老镇植入“科技范儿+烟火气”的全新DNA。
街道积极发挥长辛店二七纪念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培育组建“北方的红星”红色宣讲团,今年累计接待参观4万余人次。梳理红色旅游线路,将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劳动补习学校等8处革命旧址串珠成线,积极融入卢沟桥-宛平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长辛店二七纪念馆-二七厂1897科创城红色旅游研学路线,让游客在参观过程中接受红色文化熏陶,在探索创新中传承红色基因。今年10月,讲述长辛店历史的《北方的红星·长辛店》有声读物在北京日报“纸上听”、喜马拉雅等平台播放,进一步展示了长辛店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历史遗产。
“伙伴计划联盟”推动地区经济新发展
长辛店地区的工业基因与红色革命历史一脉相承,1897年卢保铁路卢沟桥机厂迁到长辛店,历经120余年拼搏奋斗,发展为现在的中车北京二七机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二七厂”)。2018年初,中车二七厂积极响应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战略决策,全面退出传统制造业,开启转型升级新征程。利用老旧厂房,改建为集训练、科研为一体的国家冰雪运动训练科研基地,成为冬奥健儿备战的“大本营”。为管理好、运用好冬奥遗产,街道积极助力基地向市场开放,以全民健身月为契机,组织体育科普、青少年训练营等群众体育活动,将专业优势转化为地区发展特色。
同样属于中车二七厂转型升级亮点项目的还有新晋网红打卡地—二七厂1897科创城。园区占地750亩,内有文物建筑8栋、工业厂房30栋、其他厂房56栋,绿化率达到31%。疏解腾退后引入社会资本升级改造为科技文化创新城,招引众多高科技企业、文化创意企业来此打造个性化办公空间。
“倍增追赶、合作发展”行动启动以来,中车二七厂转型升级的步伐进一步加快,整合厂房、土地和各项优惠政策,现有可供产业落地的建筑面积18.78万平方米,吸引轨道交通、航天航空、智能制造等高精尖产业落地,建设北京市首个具有中车特色的高端智能制造园。预计园区建成后,主厂区空间规模将达到17.07万平方米,初步确认拟入驻园区企业9家。
长辛店街道成立合作发展“伙伴计划联盟”,引导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内的30家重点税收企业作为首批成员单位。街道为企业及其员工提供内容涵盖党建服务、优化营商服务、法律及安全服务、民生保障服务、教育文化服务5大项10类30条惠企服务。今年6月19日,街道组织包括伙伴联盟成员单位在内的辖区35家企业召开业务推介会,为企业提供业务推介交流空间,为地区企业做大做强提供服务保障。
目前,长辛店街道已成功吸引多家税源企业入驻回迁。前三季度,街道累计新增各类市场主体325户,财政收入5500万元,已完成全年任务的95.6%,同比增长39.1%,呈现稳步向好的局面。
“三级联动”培育辖区邻里新风尚
长辛店街道围绕地区“大党建”,以“民情中心、民情驿站、民情管家”的“三级联动”模式为抓手,建设宜居生活圈,拓展共建朋友圈,搭建共享服务圈,打造传得开、叫得响、立得住的服务群众工作品牌。
街道大力改善公共服务设施基础,凝聚多方力量,将专33路公交延长至西峰寺站,为近2500名居民打通出行“最后一公里”。修建崔村北路,破解群众出行难题,打通地区道路“微循环”。实施好“绿道、碧道、秀道”工程,对辖区内长辛店大街、九子河、京广铁路沿线开展环境整治,建成“林语芳菲”口袋公园,打造城市“金角银边”。
日前,街道坚决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工作要求,挂图作战、分批清腾、随清随拆,平稳有序拆除小清河1.3公里泄洪区内房车世界、龙威建材市场3.9万平方米建筑设施。下一步将对拆除区域进行生态修复,建设集行洪滞洪、生态涵养、市民休闲游憩于一体的活动场所,提升生态活跃度,在绿色发展中实现倍增追赶。
街道不断引入“活水”拓展地区共建“朋友圈”,与农工党丰台区工委、致公党丰台区工委、国网北京丰台供电公司、中国农业银行北京丰台支行签署共建协议,通过“组织联学、党员联动、活动联办、资源联用、服务联做”,为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蓄势赋能,邀请共建单位参加“健康守护 情暖长辛”健康直通车活动,服务居民1万余人。
坚持党建引领,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积极开展“民情驿站 到家服务”主题实践活动,组织民情管家话安全、巡安全、送安全。朱家坟南区社区携手辖区国企的国家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制作《安全管家讲消防》系列消防安全情景剧,激发企业参与治理热情,构建共治、共建、共享新格局。
今年5月,街道组织辖区15家物业单位成立物业联盟,统一纳入“民情管家”服务队伍进行管理,打破原先各物业“各自为战”的服务方式。通过“大党建”平台协调配合,向物业派单,共同当好服务居民的大管家。今年以来,物业联盟与街道紧密配合,快速解决居民生活实际问题501个,如今物业联盟已经成为服务城市有机更新和民生保障的重要力量。
未来,长辛店街道将以“倍增追赶、合作发展”为抓手,进一步凝聚共识,统筹区域资源优势,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动能,砥砺奋进,开拓创新,奋力谱写老镇更新、产业焕新的华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