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又到了“鹅毛”漫天纷飞的时节——发育成熟的小蒴果逐渐裂开,白色絮状的茸毛便携带着种子随风飞舞,借风力传播种子,形成“杨柳飞絮”。据我市的杨柳飞絮预报,今年飞絮期预计从4月上旬持续到5月下旬,共50天左右。
对日常生活来说,这些“鹅毛”给市民的出行和健康带来许多影响,不仅如此,它们还是火灾隐患。近年来,全国多地发生了杨柳絮引发的火灾,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富含油脂 引燃因素多
小小杨柳絮,为什么能成为火灾的“导火索”呢?
杨柳絮本身含有大量植物油脂,在其表面茸毛与空气中的氧气充分结合后遇明火,可以在几秒内就迅速燃烧。此外,它们基本没有自重,不仅十分轻盈而且体积还小。这就导致杨柳絮能随风四处飘散,甚至“无孔不入”。这样就极易引燃其他可燃物,形成连环火灾。
那杨柳絮火灾有什么特点?
首先是引燃因素多,防控难度大。据调查,杨柳絮火灾引燃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儿童玩火引起——儿童好奇心强,对纷飞而下的杨柳絮充满好奇心,常常去点燃积聚成堆的杨柳絮,导致火灾发生;第二,乱扔烟头引起——未熄灭的烟头,扔进杨柳絮堆积层中,遇火立刻燃烧,然而扔烟头的人离开后,并不能及时防控,导致火势蔓延扩大。
再就是蔓延速度快。杨柳絮四处飘落,导致不论是草垛边、房屋旁,还是沟渠中、大棚上,都能看到它们覆盖成一片——极易引燃草垛、房屋、草坪、大棚等,形成较大的火势。
洒水湿化 及时清扫
该如何防范杨柳絮火灾?
第一,在杨柳絮大规模飘落的季节,各单位、社区(村)要及时组织人员对杨柳絮进行清扫(先洒水,再清扫),洒水湿化,以减少火灾风险。相关部门可加大路面洒水的力度,并及时清除飘落在地面上的杨柳絮。
第二,杨柳絮具有易燃、燃烧速度快、危险性大等特点,请广大市民不要随意点燃杨柳絮,防止因杨柳絮引发火灾;不要将柴垛、树枝等易燃物放在建筑物周围。对于附着在易燃物上的杨柳絮,大家可采取先用水泼、清扫掩埋的方式及时进行清理,避免一处发生火灾导致“火烧连营”的局面。
第三,请广大市民不管是在室内还是室外不要乱扔烟头。居民家庭可安装纱窗,并勤打扫,以防做饭时让明火将飘入的杨柳絮引燃,导致火灾。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加强消防安全知识的学习,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和逃生自救技能。
第四,学校和家长要加强对儿童的教育,告诉他们不要点燃杨柳絮。往年火灾数据显示,很多杨柳絮火灾案例都是由于学生、孩童感觉火烧杨柳絮好玩,进而造成柴垛、房屋、绿化带等火灾。
第五,要加强车辆维护保养,防止飞絮大量堆积在汽车发动机舱内,引发火灾。停车场内和停车场附近也应及时清扫杨柳絮,防止出现火情,引燃车辆。
第六,室外设置的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旁,更要注意防范,及时清理可燃物,消除隐患。
第七,木器加工厂、加油站等单位更要严加防范,勤打扫、配纱窗,防止杨柳絮诱发火灾。在进行焊割、抛光等作业时,工作人员要及时清理作业点周围的杨柳絮等易燃可燃物,并落实好现场监护。如一旦发现火情,请您及时拨打119报警,避免重大火灾事故发生。
(区消防救援支队 区园林绿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