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023年,丰台区正式启动了卫生健康强基工程,提出用3年时间,全面夯基固本,筑牢健康基石。同时,丰台区卫生健康委也在医院高质量发展、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提升、中医药传承发展、全民健康建设等11大工程、42项重点任务上持续发力,在巩固中深化、在稳进中提升、在落实中发展。现在,各项工作初显成效,百姓对丰台卫生健康也更有信心。
建成首家社区中医药博物馆 卫生健康强基工程取得三大实效
目前,区卫生健康委推进卫生健康强基工程取得了三大实效。
首先,公立医院提质改建取得标志性成果。例如,北京口腔医院迁建项目今年将完成工程建设,年底前要实现对外开诊;丰台医院新院区已顺利开诊,设置了36个临床科室、提供900张床位,同时采用“百米动线”的人本理念设计,让患者就诊少跑路,更好地发挥区域医疗中心作用;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二期工程已取得立项批复,今年将实现开工。
“比如门诊到检验中心距离约40米,到放射科约45米,到B超室约35米,急诊到影像科约35米,妇科到B超室约15米,最长的医疗流线是住院到影像科,也仅仅65米。”丰台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丰台医院新址共有三幢主楼,由连廊联通,缩短患者就医流线。
其次,基层卫生能力显著提高。2023年底新建成太平桥、南苑2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近15万辖区居民提供了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建设十大特色诊疗中心,其中蒲黄榆社区中心成为北京首批安宁疗护中心,中医诊疗中心门诊量达19.68万人次。“你们这中心开得太及时了,离我们这么近,无论是看病还是取药都方便多了。”在太平桥街道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来取药的高阿姨开心地告诉记者。
“中心开诊后,我们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引入信息化管理系统,让居民在挂号、缴费、取药等环节更加简单、便捷、高效。在医疗团队建设方面,我们聘请三甲医院专家坐诊、开展定期培训和学术交流。除了基本诊疗外,我们还为建档签约居民提供慢性病管理、康复指导、健康教育等服务项目。此外,社区巡诊、义诊也满足了居民多样化的就医需求。”南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刘焱向记者介绍。
此外,中医药也更好地惠及百姓。截至目前,建成了北京市首家社区中医药博物馆、6家中医药健康文化体验馆、23个市级名老中医工作室站;打造了永定岐黄书院,成功举办南中轴、永定河中医药文化节,广泛开展中巴和中加中医药文化合作交流。南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主任杨帆说:“随着人们对中医药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国家对基层中医药建设的投入力度也逐渐加大。一方面是体现在对基层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上,比如医联体帮扶、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的落地等,基层医生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另一方面基层中医药服务设施也逐渐完善,医疗环境明显改善,患者的就诊体验更佳。”
据悉,今年区卫生健康委要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并和辖区东铁匠营街道一起开创“三成社区”的建设。
发挥驻地医疗资源辐射作用 打造“一刻钟服务圈”
“你们这里大夫和别的地方最大的不同就是特别耐心细致,我有什么问题都会记在心里。比如外科杨大夫,他甚至连我片子上骨折的位点都能记住,每次一复诊,都可以准确地找到伤痛位置继续治疗。以后除了你们这儿,我肯定不去别地儿看了!”来就诊的张女士高兴地告诉记者。
辖区医疗机构的开诊,对居民来说是一件大事、喜事。在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和期盼上,区卫生健康委紧紧围绕卫生强基,用医院协同“提升”工程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加强区域协同,加快形成政府市场双轮驱动、互促共进的多元化办医格局;充分发挥天坛医院等驻地优质医疗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推动区属医院落实功能定位,逐步实现提质升级,支持和鼓励社会办医院发展,加强运行风险综合监管。
此外,区卫生健康委还紧跟丰台区“倍增追赶、合作发展”步伐,用“发展伙伴计划”带动辖区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倍增发展;打造以天坛医院、通用技术国中康健集团有限公司和北京同仁堂集团为链长单位的产业链条,与近30家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积极发挥链长单位作用,天坛医院与15家社区中心签约,打造医疗联合体“一刻钟服务圈”。现在,通用技术国中康健集团有限公司承接卢沟桥街道、看丹街道空白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工作,预计今年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将进一步筑牢基层卫生服务网底。
不仅如此,区卫生健康委也大力推进智慧医疗,用科技赋能改善居民就医体验。“韩先生,请拿好您的药品,遵医嘱服用。”在南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当韩先生缴完费来到取药窗口时,药品就已经备好了,从缴费到取药只用了十几秒时间。“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自动发药柜,里面的药摆放得整整齐齐,还能自动配药,效率高,而且不易错。”韩先生高兴地说,“现在出门看病也不用带医保卡,一个电子系统就把诊疗流程全搞定。”
同时,区卫生健康委还搭建了“健康大脑”慢病监管平台——丰台区“智能化社区慢病管理信息系统”,被评为“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2012—2022年十大成果”之一;持续推进“银医合作”“直连扩面”和“信用医疗”工作,目前已为20所医疗机构投入235套自助设备,8所三级医院开通预约挂号114平台直连、检验报告、影像报告上传、医保移动线上支付功能;在丰台医院试行“信用医疗”,实现“先诊疗、后付费”,涉及总金额近127万元。
坚持源头治理 推动医防融合服务模式
全面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是事关民生和公共安全的重要问题。
下一步,区卫生健康委将继续聚焦价值维度,以提升居民就医体验为核心愿景,全面加强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坚持源头治理、未诉先办,积极探索提升医疗质量,改善就医体验新实践;开展“每月一题”专项治理,形成改善医疗秩序的“丰台样板”;持续优化就医流程,逐步推进门诊服务“一柜通办”,入出院“一站式”办理流程;促进“三医”协同发展、互联互通,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23家二级及以上医院持续开展直连扩面工作,在8家三级医院推进电子病历共享及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在直属二级以上机构全面推行信用医疗。
其次,继续攻坚强基工程,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动力源泉,全面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强统筹布局,推动丰台医院等6家直属医院提质升级;建成花乡街道等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诊疗等3家特色诊疗中心;新建3个中医药文化体验馆、1个中医馆、40个中医阁、13个名老中医工作室站;做优做强大健康产业营,持续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全力支持北京同仁堂(集团)刘家窑产业园、嘉禾妇儿印刷一厂产业园、新村街道鼎业健康产业园项目;加强科技创新,加快推进智能化诊疗、远程健康监护的“智慧医院”建设,不断探索5G技术在健康管理、院前急救及远程医疗中的应用,以及云影像、云胶片、AI智能分析等具体应用建设。
此外,还要围绕“大卫生、大健康”,以推动医防融合为着力点,与时俱进赋予“健康丰台”新的实践内涵。同时,深化爱国卫生运动,广泛开展健康科普和健康促进活动,完善“健康社区、健康街镇、健康丰台”的健康网络,加快打造健康丰台新格局;积极探索预防、医疗、慢病管理等一体化的医防融合服务模式,加快推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
瞄准“十四五”“十五五”,区卫生健康委将通过不断努力,到2025年,实现卫生健康系统的固本强基、规范提升;到2030年,构建一个全民健康覆盖、健康产业繁荣、健康科技创新、健康环境优美的健康丰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