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台区人大代表杨中春对话区城管委党组书记、主任苏爱军
记者:我们现场邀请到的区人大代表是海绵城市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中春,政府相关部门一把手是丰台区城管委党组书记、主任苏爱军。
杨中春:交通建设是城市生存发展、“内畅外联”的命脉所在,和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请苏主任为我们介绍下近几年丰台区在道路建设方面取得的新进展。
苏爱军:区城管委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不断优化交通出行环境,为丰台高质量发展作好交通保障。近五年来,我们累计开展了167条、200余公里道路的研究和建设工作,实现了88个项目、共计99公里道路的开放通行,规划道路实施率由原来的36.9%提升至42.7%。
杨中春:在2024年,咱们的道路建设工作取得了哪些实绩?
苏爱军:2024年,我们推进万寿路南延剩余住宅拆迁,滞留20余年的项目完工在即;实施了柳村路“平改立”工程,实现南三环与丽泽金融商务区有效连通;助力南中轴地区建设,实现了通久路、南苑森林湿地公园至大兴区界的通车;推进TOD站城一体化建设,丰台站交通枢纽工程基本完成;建设开通了六圈路新发地段及京良路东段,为新发地转型升级提供交通保障;全年共完成13条道路的建设,总里程23公里。
杨中春:确实就像您介绍的那样,2024年丰台区在城市管理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2024年的民生实事工程中重点关注了“断头路”的情况,请您说说咱们在打通“断头路”方面的工作成效有哪些?
苏爱军:打通“断头路”是一项民心工程,我们每年动态更新全区“断头路”台账,全面排查评估,科学规划设计。2024年,针对25条在账道路,我们已经打通中关村丰台园周边的三横一纵以及跨区的菜户营西三路等8条“断头路”,并按照近远期结合的思路持续研究剩余项目,全力实现“三年清账”的工作目标。
记者:您刚刚提到了菜户营西三路,这条道路是困扰附近居民多年的一个痛点,针对类似的问题,我们有哪些举措?
苏爱军:2024年,我们加大交通综合治理力度,推动交通疏堵工程的实施。通过拓宽“瓶颈路”、完善慢行系统优化交通组织,改善出行环境。全年新增停车场20处,停车位2579个,完成错时共享停车场32处,共享停车位1804个;完成5条道路、1所医院、5所学校、1处景区的治理工作。特别是丰台和大兴两区交界的万源北路,我们积极协调,将道路由18米拓宽至33米,由双向两车道变成双向四车道,当地老百姓高兴地说“多年的‘瓶颈路’变成了顺心路”。
杨中春:拓宽“瓶颈路”、增加人行道、完善慢行系统、修复路面病害等举措很务实,也很见成效。苏主任,咱们区还有很多路因为无法移交管养导致出行不便,咱们在道路管理养护的过程中有哪些重要举措?
苏爱军:您所说的道路未移交管养情况,主要是由于建设单位未按规划实施、征收流程不规范,不符合北京市现行移交接管规定,阻碍了接养工作的进程。为此,我们系统摸排全区未移交道路情况,建立工作台账,定期召开推进会,协调解决各类问题。同时,我们编制并印发了《丰台区城市道路接养管理暂行办法》和《丰台区未移交城市道路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明确了道路接养程序,规范接养工作。比如,我们协调道路建设单位绿基公司修缮了二通路、通仪北路等9条道路,使道路建设符合规划要求,顺利完成了接养。截至目前,全区累计接养道路376条,总长335公里、面积530万平方米。
记者:我还想问一下,咱们在2025年有哪些重点工作安排?
苏爱军:2025年,我们将借力“两园一河”项目,推动规划实施京周路新线、京雄高速河西河东联络线等连接通道;聚焦重点功能区建设,加快梅市口路二期、北宫路二期、万泉寺东路建设,实现丽泽路、京良路、通久路、六圈路等重要道路全线贯通;加快推进打通“断头路”,持续提升规划道路实施率。同时,在提升道路环境品质上下功夫,实施城市立交桥的桥体彩化和垂直绿化,开展道路两侧补植增绿,为居民创造绿色的出行环境。
记者:杨代表,和苏主任交流完,您有什么感想?
杨中春: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不仅在苏主任说的交通道路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医疗、教育、园林、生态环保都取得了长足发展,感觉我们各个部门一把手都在全力以赴。
记者:请问杨代表,作为一名城市环境建设领域的专业人士,您对丰台区推动此方面工作有哪些建议?
杨中春:我认为丰台区应继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绿色发展,同时注重城市空间的有机更新和精细化治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建议丰台区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如算力、数字孪生等技术提升城市治理智能化水平,加强环境数据收集,以实现更高效、更精准的城市环境管理。
苏爱军: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注,也请您继续监督我们,帮助我们更好地为人民创便捷、谋利益、造福祉。
文/记者 葛毅 崔红霞 裴莹莹 李磊 贾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