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一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04月16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植此青绿

  习近平总书记在丰台区永定河畔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发出共建美丽中国的号召,强调“三个更加注重”,其中“利民”是关键词之一。稳步改善生态环境,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体现,也是答好植树为民、生态惠民这张绿色答卷的必然要求。

  城市绿色版图每拓展一分,群众幸福指数就提高一分。要让人民群众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提升获得感和幸福感,既需要从大处着眼、从宏观处布局,以“绿城九法、花城七法”为路径,加快花园城市建设,打造房在花中、路在绿中、人在景中的生态之城,让推窗见蓝、开门见绿成为常态;也需要从细处落笔、从微观处切入,下足绣花功夫。当前,无论是深入实施“三道”工程、“金角银边”工程,还是全面推进“无界公园”“乐学公园”建设,都是丰台区通过精雕细琢城市的“边边角角”,扮靓群众身边“小生态”和“小环境”的生动体现。这些家门口的绿色福祉,在潜移默化间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让群众真切感受到近在咫尺、触手可及的幸福。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惠及人民群众的关键,体现在把群众身边触手可及的“绿”,转化为口袋里实实在在的“金”。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生态农业、生态旅游、林下经济等绿色产业蓬勃发展,为群众开辟了增收致富的新渠道。丰台区以花园城市建设为统领,以南四环花卉产业发展带为核心,打造千亿级花卉产业集群,以花海铺就周边居民的幸福路。这样的绿色产业,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创造了经济效益,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良性互动,让群众在享受“绿色颜值”的同时,更获得了“金色价值”。

  “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改善的受益者,也应成为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参与者。丰台区自2022年起,启动“点靓凉水河”工程,建设187公里碧道,惠及40万沿岸居民。周边居民自发组建“凉小鸭”志愿服务队,1600余名志愿者自觉扛起生态文明建设旗帜,参与巡河23000余公里。政府与市民携手打造“水清、岸绿、景美、人和”景观风貌的生动实践表明,以城市环境的新风貌带动群众文明素养的新提升,才能更好地激发起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让生态文明理念深深扎根在每个人心中,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人人重视、人人参与。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未来的丰台,将执青绿之笔,厚植城市绿色家底,让推窗望景、行路见荫、街角有绿的诗情画意成为群众的生活日常,勾勒出一幅幅更加动人的生态画卷。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移动版

    

主办: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1101060001

京ICP备200137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30号

运行管理: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管理局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社会
   第05版:城治
   第06版:生态
   第07版:书香
   第08版:安全
丰台区打造沉浸式国家安全课堂
丰台区发布绿色发展十大行动
植此青绿
北影节点燃丰台“文化+商业”消费新热潮
丰台报一版要闻01植此青绿 2025-04-16 2 2025年04月1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