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宛平史话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3年01月13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长辛店民俗老物件赏鉴
戥子
漏粉瓢

  此戥秤源于老长辛店首饰楼。秤杆为象牙材质,秤盘、秤砣为铜质,秤星是按16两为1斤标注的。

  戥子学名戥秤,属于小型的杆秤,是旧时专门用来称量金、银、贵重药品和香料的精密衡器。中国古衡器为十六进制,一斤有16两,每两是一颗星,16两是16颗星。他们是由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和福、禄、寿三星组成。买卖人如把物品称给人家足足的,就得足了星(福禄寿)。

  1959年国务院发布了计量单位一律改为10两为一斤的命令,在这以前杆秤、戥称衡器都是按16两为1斤计算。成语“半斤八两”比喻两个人技术水平彼此不相上下,实力相当,就来源于此。

  漏粉瓢是制作粉条的一种工具。

  按照祖辈的传承,粉条制作有十二道工序,漏粉时,要先把大锅的水烧开,锅台不远放置一个冷水笸箩,灌满冷水,用来进行粉条冷却。漏粉师傅站在锅台上,用一只手抱端着漏粉瓢,另一只手把和好的粉面子放在瓢里后,用手轻轻地敲击瓢沿儿,瓢里的粉面子面糊,就会均匀的从瓢底下的眼儿里徐徐落下。 一旦漏粉开始,其他人一定要配合默契,决不能有一道卡壳。供面的,端瓢的,拨锅的,倒粉的,挂粉的,要步调一致,漏出的粉条才会成功。

  图文:长辛店民俗老物件陈列展馆尹喜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移动版

    

主办: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北京市丰台区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局

网站标识码:1101060001

京ICP备200137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30号

运行管理: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管理局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城治
   第04版:民生
   第05版:一图读懂
   第06版:活力周刊看街镇
   第07版:宛平史话
   第08版:博雅禾丰
千年古镇长辛店
长辛店古镇记忆守护者—尹喜军
长辛店民俗老物件赏鉴
丰台报宛平史话07长辛店民俗老物件赏鉴 2023-01-13 2 2023年01月1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