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林瑶)7月27日,建筑业数字化转型经验交流会暨项目观摩会在以智慧数字为引领建造的北京丰台站南交通枢纽项目召开,近300名建筑领域专家就中国建筑业数字化转型等主题进行交流。
记者站在北京丰台站南交通枢纽项目高处眺望,不久前那个深约14米、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的巨大基坑已经与地面齐平,地下主体结构基本实现封顶,预计2024年7月竣工交付。
“数字化、智能化是建设北京丰台站南交通枢纽项目过程中最大的特点之一。”施工方中建三局该项目副经理武云飞告诉记者,“我们围绕智能远程操控塔机、安全教育系统、智能安全帽、检到位系统、吊钩可视化等方面展示了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绿色、智慧建造的实施与落地。”
施工现场塔吊林立,只见焊接机器人、爬壁机器人、打孔机器人、喷涂机器人、抹灰机器人等20余种建筑领域智能机器人齐上阵,各司其职、有序运转着。
“现场看到的这8台塔吊大有乾坤,它们都搭载了智能的‘眼睛’。”塔机安全监控系统项目负责人梁洁边向记者演示塔机智能闭环管理系统边说,“群塔作业的碰撞是较大的风险源,例如1号塔机和2号塔机在操作过程中可能碰撞关系,智能系统会进行机械限位及垂直度的检测,检测到风险后,第一时间主动干预、截断控制”。除此之外,AI识别、传感设备等技术手段也让施工过程更加可控、精准、智能、安全。
丰台火车站交通枢纽(南枢纽)项目位于丰台火车站南侧,项目用地面积约为6.0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0.1万平方米。作为北京市重点民生工程,主要承担丰台火车站与北京市交通系统的衔接换乘功能,是由国铁、两线地铁(M10、M16)、公交、出租车、小汽车等多种交通方式构成的对外、对内综合交通枢纽,包含换乘、到发功能、停车功能、管理功能、调度功能、附属功能,兼具枢纽配套功能,满足交通人群及周边居民出行及消费需求。
北京丰台站南交通枢纽项目的“数智建造,科技引领”受到多位建筑行业业内人士关注:“这里所采用的BIM+物联网、大数据、AI等数智化技术,深度赋能安全生产、计划管理、质量管控、绿色施工等多个业务线,通过数据实时交互联通,共享应用,形成数智化精益建造管理新模式,这些措施、工艺非常先进,值得我们取经学习。”
中建三局北京丰台火车站交通枢纽(南枢纽)项目项目经理刘德芬说:“我们自主研发的数智建造平台,以数据全面在线化为起点、数据赋能业务为建设主线,通过全生产要素的数字化、在线化、智能化,从工具工艺升级、管理升级、决策升级三个维度提升资源配置能力、优化资源配置方式和改进生产力,实现千人千面的用户体验,为各个用户打造合适自己的智慧工地应用。”
“丰台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在建设工程中进一步释放丰台区创新资源优势,加快推进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工程全寿命期的集成应用及建筑机器人创新应用,积极进行建筑行业信息化、数字化应用及探索。”丰台区相关责任人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