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学生有序开启新学期,家长和老师们在提醒孩子认真学习知识的同时,安全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
中小学安全教育
卫生健康安全。关注卫生健康方面知识,预防呼吸道等传染病,按要求做好个人防护,维护公共卫生安全;讲究个人清洁,勤洗手、勤洗澡、勤剪指甲、勤换衣,不共用毛巾、杯子等卫生洁具,不随意用手揉眼睛;保持室内清洁、干燥,定期通风换气,垃圾分类投放;不吃“三无”食品,不吃未清洗干净的食物,不喝生水;少吃高盐、高糖、油炸、熏制食品;选择安全运动项目,坚持适当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充沛的精力。
上下学安全。不迟到,不早退,不能按时到校或提前离校要请假;过马路走斑马线、天桥或地下通道;不闯红灯,不翻越护栏;不在马路上、车辆周围玩耍;乘校车系安全带,到校时及时下车;小学生回家时见不到家长不下车;不坐三轮车、农用车等无客运资质的车辆,不搭陌生人的车辆;行走或骑车时不看手机、不听音乐,不走机动车道;上下学尽量避开暴雨、雷电、冰雹等恶劣天气,绕行易发泥石流、滑坡、塌方等灾害路段;上学路上遇到灾害天气时,及时找一个安全的地方临时躲避起来,可用公用电话或他人手机通知家长来接,不要冒险行走;乘车时不向窗外招手探头,乘车须抓紧扶手,待车停稳后再下车。
校园安全。不携带易燃易爆物品、管制刀具进校;为防止火灾和意外事故,除实验室外,所有教室及其他场所严禁违反规定使用明火;认真学习安全知识技能,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应急演练和安全教育活动,增强安全意识,提高防范技能;上下楼梯、通行楼道要靠右慢行、不推挤,在食堂、礼堂等人多场所不拥挤,讲究秩序,避免踩踏;不攀爬楼梯、走道、水池等区域的护栏设施,不到无护栏的平台玩耍,避免坠落;遵守寄宿规定,不乱拉电线、不用明火,不留他人住宿,保持寝室干净通风,熟知逃生通道,会用消防器材;遵守教育教学活动相关安全规范,遇到安全突发事件,按规定妥善处理,并立即向老师报告。
心理健康安全。坚持良好的学习习惯,不盲目参与社会辅导,不参与无资质社会培训机构培训;不打架斗殴,不欺负他人,不抽烟饮酒,不打牌,不吸毒,不传播谣言,不参与迷信、邪教、传销等非法活动;不沉迷网络游戏,不玩带有色情、暴力、自残等不健康内容的游戏,不轻信网络信息,不与陌生网友见面。
财产安全。上学时不要携带贵重物品,身上不要带较多的零花钱,不和他人攀比;个人物品保管好,家门钥匙及零花钱随身携带,不随意摆放;当财产受到侵害时,要告诉家长和老师,不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
大学生安全提示
防电防火。不违规用电,不乱拉电线,不使用大功率电器;不使用蜡烛、酒精炉等易燃易爆物品;对手机充电器、饮水机、电脑等物品要做到人走拔电,人走关电;了解掌握火灾逃生的基本方法,熟悉几条逃生路线;火灾袭来时要迅速逃生,不要贪恋财物。
防盗。贵重物品不用时最好锁在抽屉、柜子(箱子)里或寄存它处。饭卡需随身携带,不要存太多的钱,丢失后要立即挂失;保管好钥匙,不要轻易借给他人,防止钥匙失控;不留宿外来人员,对形迹可疑的陌生人提高警惕,留心观察。
防诈骗。提高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不贪图便宜、不谋取私利;在提倡助人为乐、奉献爱心的同时,要提高警惕性,不能轻信花言巧语;交友要谨慎,避免感情用事。不要把家庭地址等情况随便告诉陌生人,以免上当受骗;发现可疑人员要及时报告;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对不熟悉的网络游戏、直播、QQ群不接触不参与;警惕各类电信诈骗和网络诈骗,抵制各类“刷单”行为,发现问题及时报警;增强金融风险防范意识,不参与网络不良借贷。
外出安全。外出时不要和陌生人交往,不轻信他人;交友过程中尽量不要透露太多个人信息,要有自我保护的意识,不酗酒、不吸毒、不赌博等;晚上外出不要到偏僻、无人或陌生的地方。集体外出时要集体活动或结伴而行,不脱离集体单独行动;独自出行时,至少要让一位朋友知道你的位置。无论何时外出,应随身携带手机,如感觉有人跟踪,立即报警;履行离校请假手续。有事离校须向班主任或辅导员请假、报告,经批准后方可离校,同时把个人去向及联系方式告知班长、舍友、家长;外出期间务必保持通讯工具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