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倍增追赶 合作发展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3年09月06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红门街道

  大红门街道位于区境东部,北至南三环中路,东至光彩路,南至南四环中路,西至马家堡东路。面积6.07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约11.1万人。曾用名大红门乡、大红门办事处、大红门城市人民公社。明永乐初扩建皇家苑囿南海子,东西南北4个方向各开有一门,此门在北面,称北红门。清乾隆年间又增设5个门,在北红门东边所建的称小红门,故称北红门为北大红门,简称大红门。街道由此得名。

  辖区分大红门内、外两部分。大红门外海户屯、果园等村庄的历史可追溯到明清两代。1914年,顺天府改为京兆地方,辖20县,宛平县、大兴县为其首县,两县辖北京市区及大片郊区。大红门属大兴县。1928年直隶省改称河北省,京兆取消,京兆各县划归河北省,北京改称北平市。大兴县所辖东城及近郊区划归北平市,大红门外划为北平市郊三区,大红门内划归大兴县。坐落于安定门内交道口南大街大兴胡同的大兴县署不宜再留在北平城内,1935年迁至大红门内原奉宸苑官署房。1937年“七七事变”后,大兴县政府房屋遭日军毁坏,日伪大兴县政府迁往南苑镇,此时全县划为一市六区,大红门为第一区。1949年1月31日北平解放,大红门外部分地区划归第十五区。大红门内地区划归北平市南苑区。当年4月,大红门内改属第二十三区(南苑区);6月大红门外随十五区并入第二十三区,7月改属第十一区(南苑区);1952年9月改属南苑区。1957年设大红门乡。1958年2月设立大红门办事处。同年6月,南苑区建制撤销,大红门办事处划归丰台区。8月,并入南苑红旗人民公社。1960年6月由公社划出,建立大红门城市人民公社。1966年5月改为大红门街道办事处。2021年5月,根据丰台区划调整,大红门街道变更辖区范围,下辖19个社区、3个行政村。办事处驻大红门北里6号。

  20世纪50年代后,市、区在该地辟建北京市仓储、工业区。建立国家大型木材综合加工企业—北京木材厂、北京市最大的肉类联合加工企业—北京市食品公司等数十家大中型企业。20世纪80年代,木樨园桥以南地区形成服装加工贸易区,为北方最大的服装批发市场。2014年后,随着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这里转型为首都商务新区。域内古迹有大红门东门房,是丰台区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大红门东后街152号,为原大红门派出所旧址,坐落在原大红门门洞的内东侧,是南苑诸门中最重要的门房,驻有守军,现保存有房3间。辖区内还有南苑奉宸苑官署房、海慧寺和碧霞元君庙等遗迹、遗址,著名抗日将领佟麟阁殉国于此。有凉水河从境内穿过。

  ■ 区党史办 供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移动版

    

主办: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1101060001

京ICP备200137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30号

运行管理: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管理局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综合
   第04版:城治
   第05版:倍增追赶 合作发展
   第06版:服贸会上看丰台
   第08版:专版
高质量建设商务新区 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发展”
大红门街道
红门
丰台报倍增追赶 合作发展05大红门街道 2023-09-06 2 2023年09月0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