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新村街道造甲南里居民王先生反映,有人把大衣柜放在楼道中间,影响通行,也存在消防安全隐患,希望解决私占小区楼道问题。“楼道是公共空间,也是疏散逃生的生命通道,这些东西不能堆放在楼道里。”
接诉后,街道工作人员立即电话联系诉求人,并赶往现场核实了解具体情况。经核实,楼梯间拐弯处堆放着各种柜子和杂物。于是造甲南里社区工作人员逐一敲门、挨户走访、宣传动员,对存放杂物私占楼道的居民进行劝导,由于个别居民不愿意配合,社区工作人员吹哨了包片民警,并联合街道相关科室工作人员一起进行入户劝说,再次对居民进行沟通劝导。在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劝导下,同时包片民警将楼道内堆放杂物的危害性向居民进行宣传和解释,最终得到居民的认可,并配合工作人员一起对堆放的杂物进行了清理。
为彻底解决楼道堆放杂物的问题,保障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社区工作人员对各楼层的杂物进行了统计,并张贴了清除通知。此次清理工作主要是将堆放在楼道内、楼梯下、卫生死角等地的堆放物进行仔细清理,小到玻璃瓶,大到破旧废弃的床、柜子等,所有的堆放垃圾全部捡拾、搬运干净。尤其加强对纸板、衣物、木质家具等易燃物的清理,消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不让楼道的堆放物成为消防安全的“绊脚石”。
次日上午,社区工作人员及志愿者一起对造甲南里开展了环境清理活动。工作人员有的移走楼道堆放物,有的清理楼道内的小广告,有的清扫卫生死角,有的清扫楼道楼梯……大家分工合作,各个满头大汗,干劲十足。看见工作人员来清理楼道,一些在家的居民看见了,也主动把自家门前的堆放物收起来。对于一些不太配合的居民,志愿者耐心劝说。在社区工作人员、辖区志愿者和居民积极努力的配合下,楼道堆物已全部清理干净,小区楼道焕然一新。
新村街道向前一步,推动“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转变,通过一个诉求解决一类问题,最大化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有效降低了诉求量。
诉求人王先生看到清理后的楼道表示非常满意。热心居民纷纷在楼微信群里为社区点赞,居民徐女士还拨打了12345表扬造甲南里社区工作人员:“顶着高温进行清理,真的很是感激!”此次清理工作获得了辖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新村街道向前一步,推动“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转变,从解决一个问题向解决一类问题转变。积极通过柔性劝导和集中整治的方式,动员居民主动清理或统一清理,营造居民参与楼门自清的共治共享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