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简约适度、低碳环保、益于健康的生活方式。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节能减排、绿色出行、爱护环境。自觉维护社区、单位等场所的卫生,爱护公共设施。不要在楼道等公共区域堆放杂物,及时清理外环境垃圾,清除病媒生物滋生地,宠物粪便应随手带走扔到垃圾桶。减少生活垃圾产生,不随意丢弃、抛撒垃圾,积极实施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迫在眉睫
2019年,全市生活垃圾清运量1011.16万吨,日均2.77万吨,用载重2.5吨的卡车来运输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这些卡车连起来能绕四环路一圈。10年前的2009年,这些车才能绕三环路一圈。垃圾量激增危害城市生态环境、群众生命健康。
垃圾分类有三好
第一好:改善生活环境。生活垃圾随意堆放或简单填埋,会污染土壤、水源和空气,更滋生大量蚊蝇和细菌,传染疾病,直接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生活垃圾中的恶臭物质主要来源于厨余垃圾中的有机质,如果不进行分类,垃圾在收集、运输、处理过程中容易发酵,释放恶臭物质,污染环境。
第二好:促进资源循环。不进行分类,厨余垃圾会污染可回收物,可回收物就只能被焚烧、填埋,这将降低资源的利用比例。通过垃圾分类把废弃物中有回收利用价值的纸类、塑料类、玻璃类、金属类、织物类以及电器类分离出来循环利用,可以减少垃圾处理量。
第三好:提升文明素养。垃圾分类需要全民参与,垃圾分类把大家紧紧联系在一起。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都实行垃圾分类,就能共同缔造美好生活环境。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提升文明素养、促进文明习惯养成,增强公众“绿色意识”。
垃圾投放要求
厨余垃圾。厨余垃圾应从产生时就与其他品类垃圾分开,投放前沥干水分;保证厨余垃圾分出质量,做到“无玻璃陶瓷、无金属杂物、无塑料橡胶”等其他杂物;有包装物的过期食品应将包装物去除后分类投放,包装物请投放到对应的可回收物或其他垃圾收集容器中。
可回收物。轻投轻放;清洁干燥,避免污染;废纸尽量平整;有尖锐边角的应包裹后投放;立体包装物请清空内容物,清洁后压扁投放。
有害垃圾。应保证器物完整,避免二次污染; 如有残留请密闭后投放;投放时请注意轻放;易破损的请连带包装或包裹后投放;如易挥发,请密封后投放。
其他垃圾。沥干水分后投放。
居家垃圾分类小窍门:居民在家可放置“两桶一袋”,即:厨余垃圾桶、其他垃圾桶;“一袋”:装可回收物,直接售卖或投至小区可回收物收集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