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2023年上半年,在丰台区倍增追赶大会后,新村街道率先召开了“丰宜福台 魅力新村”倍增追赶合作发展大会,拉开了新村街道合作发展的序幕,能否介绍一下在这期间签约了哪些企业?有哪些丰硕的成果?
吴婧:为了推动新村率先实现“倍增追赶”目标,我们充分挖掘辖区资源,形成了一些成果。一是发挥链长单位北京天坛医院的作用,聚焦“智慧医疗”产业打造服务社区的样板,新村街道与天坛医院就养老康护等方面签署了合作发展协议。二是围绕医疗健康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鼎业健康产业园为平台,吸引国药控股合作项目在新村落地,7月份进行了签约,国控医疗北京健嘉康复医院落户鼎业健康产业园,计划投资约2亿元,建筑面积约3.3万平方米,为科研型综合性康复医院。未来将与天坛医院展开紧密合作,为术后病患、老年人及残疾人提供全流程、全方位的康复管理服务。三是积极推动城市更新,在10月召开的首届丰台城市更新合作发展论坛上,新村街道与华润置地(北京)公司达成街企伙伴结对新模式,奏响了属于新村的城市更新乐章。
主持人:我们了解到,新村街道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优质的医疗教育资源、便捷的交通环境,能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地区的优势资源吗?
吴婧:我想用四个“新”来整体介绍我们新村的优势资源。
丰台新门户。丰台火车站是轨道上的京津冀重要节点,依托丰台站的建设拉动,新村将成为丰台的新门户。1895年,建设了北京第一座火车站—丰台站,它成为当时华北地区的重要枢纽。如今,新丰台站建成启用后,成为目前亚洲最大的铁路枢纽客运站。丰台站每年近1.4亿的人流量,将为新村沉淀下不可估量的经济流量。我们紧紧抓住丰台站超级TOD建设的历史性机遇,发挥丰台站综合枢纽交通优势,整合站南区域楼宇资源和服务业态,致力打造以商务商业、科技创新、文化旅游为主导,生活服务为支撑的“3+1”产业格局。 (下转03版) (上接01版)
医疗健康新地标。医疗资源富集是新村得天独厚的优势,2019年,大型三甲综合医院—北京天坛医院在新村正式投入运营,它是国内规模最大、亚专科最齐全的神经外科临床诊疗、教学和科学研究中心;北京口腔医院总建筑面积13.36万平方米,计划于今年年底建设完成。鼎业健康产业园是以医疗健康为主导的产业园区,天坛医院和北京口腔医院与它一街之隔,占地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2.5万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约12.5万平方米,8栋单体楼宇,涵盖医疗、运动康复、文化活动等多重业态。
产业发展新空间。新村,除了拥有丰台站这一大IP,还是连接中关村丰台园和丽泽金融商务区的走廊,这两个丰台的经济引擎,拥有近20万科研与金融工作者,他们为新村提供了人才、金融、科技等外溢资源,新村也有丰富的产业空间承接外溢。比如,造甲村商业综合体,是丰台南路(9号线与16号线)地铁站上盖项目,距离科技园1公里,距丰台火车站1.5公里,交通便利、区位优越。南临中海甲叁号院及怡海花园等品质社区,商业面积5.3万平方米,办公面积1.8万平方米,该项目可辐射满足新村辖区11.2万居民生活消费需求。此外,还有永乐文智园、人才大厦、融达国际、时尚商业体项目龙湖西宸广场、天坛生活广场等。
学院式街区新范式。我们拥有首经贸大学、国家法官学院、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中小幼、老年大学、特殊教育机构等全链条的教育资源。人才是新村发展的强劲支撑,新村街道正在谋划通过合作伙伴计划让高校与街区深度融合,通过文化活动、志愿服务、企业实践,让大学智库融入街区,让街区回馈高校。做好教育资源的协调联动,服务全域人才的成长发展,建设高度开放共享的“学院式”街区,打造市民“终生学习”支撑服务的示范街区,是新村的重要动作。
主持人:新村街道在谋划地区产业布局上下足了功夫,也充满着干劲,来推动高质量发展。咱们下一步有什么计划?
吴婧:新村街道将坚持党建引领,持续抓好主题教育,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新村发展的强大动力。紧扣一个“新”字,围绕“一站、两高、两园、多点”的资源禀赋,依托优质的医疗、教育资源,提升辖区的人文素养、健康素质,为辖区的百姓和企业做好服务;围绕辖区的特色产业园区,打造高品质产业园区新空间;围绕如何服务提升区域的居住品质,吸引更多的开发单位和物业单位提升小区“软实力”。
我们将规划城市功能组团,以产业为引导形成资源集成、平台有效的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模式。计划形成“丰台站超级TOD在建区”“校社共融区”“医疗健康双业互促区”“超大社区治理示范区”等城市功能组团。把资源和力量下沉到组团,在组团的发展中,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提高公共服务均衡化优质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