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台芍药
沈季友(清)
天坛游去板车牵,岳庙归来草帽偏。
买得丰台红芍药,铜瓶留供小堂前。
来源:《北京风俗杂咏·学古堂诗集》
【作者简介】
沈季友,字客子,平湖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清圣祖康熙中前后在世。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副榜贡生。
丰台看芍药诗
沈德潜(清)
(一)
丰台远近并栽花,拄杖敲门野老家。
随意殿春搴一朵,狂来欲插帽檐斜。
(二)
柔枝秾态若为情,客里看花眼倍明。
略似少陵临水见,五家合队丽人行。
(三)
文窗雕砌付苍烟,开到名花转可怜。
犹有园丁闲把未,逢人还诉旧平泉。
(四)
载酒闲园赋折枝,风流七子忆南皮。
廿年鸟影匆匆过,互对名花看须丝。
来源:《日下旧闻考》
【作者简介】
沈德潜(1673-1769年),字碻(què)士,号归愚,江苏苏州府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清代大臣、诗人、学者。
乾隆元年(1736年),荐举博学鸿词科,乾隆四年(1739年),以67岁高龄得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乾隆帝喜其诗才,称其“江南老名士”。
沈德潜所作的诗大都平正典雅,为台阁体诗人的典型。其论诗主格调,古体宗汉魏,近体尊盛唐。在诗的内容上,主张“诗之为道,可以理性情、善伦物、感鬼神、设教邦国、应对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