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赵智和 通讯员 班建伟)“微蓝+”税费流动工作室成立、市级政务服务便民自助终端顺利入驻、500套人才公寓即将完成装修、二期项目将在年底实现主体完工……截至目前,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落地企业140余家,还有许多高质量企业向园区伸出橄榄枝,园区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为打造引领首都南部地区发展新的增长极奠定了坚实基础。
区委书记王少峰表示,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作为南中轴地区建设的先导区和标杆性项目,将打造国际一流“科技+文化”新地标和数字经济新高地,营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吸引力的创新发展生态,为推动地区功能重塑、产业升级和品质提升,推进高精尖产业向南中轴地区集聚发展按下“加速键”。
吸引140余家高质量企业落户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2023年,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喜迎收获的季节,改造一新的西楼迎来了北京中科慧居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宜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三智文化书院、北京霍巴超元域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冠邦开源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翎江科技有限公司、爱威尔星空(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中财华诺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集中入驻。
“选择入驻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公司看中的是园区的区位优势和在元宇宙产业方面的布局,我们希望能在园区找到合作伙伴,大家能够有聚集效应,实现协同发展。”霍巴超元域总经理宋义岭说。
作为元宇宙行业代表性企业,霍巴科技致力于用科技的力量加持艺术,打造让人眼前一亮的营销创意。霍巴HOBA于2022年作为主创团队创作的作品《寻找失读症》(QuestforDyslexia),通过让孩子在游戏中检测阅读障碍症问题,斩获戛纳国际创意节银狮奖杯。
“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是大红门地区率先启动的城市更新产业综合体项目,丰台区政府与中关村发展集团发挥合力、统筹推进园区发展。园区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导,数字贸易文化贸易、高端科技服务为两翼’的产业定位,全面推进产业组织工作,营造和升级创新服务生态。”丰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下转02版)(上接01版)
一年来,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广泛链接投资机构、产业联盟、行业协会等组织,形成互推机制,推动优质项目落地园区。围绕细分领域开展招商,吸引“锻长板、补短板”企业入驻,培育优势产业。开放“智慧园区”“数智中心”等应用场景,推动入园企业新技术、新产品在应用场景中落地,探索建立“应用场景招企业”模式,构建产业生态圈。
“园区正在构建的元宇宙产业生态非常吸引我们,入驻园区后,我们将发挥霍巴在虚拟内容制作和营销领域的技术优势,搭建元宇宙内容行业生态圈,推动更多的元宇宙商业化应用场景落地。”宋义岭说。
目前,园区落地企业超过140家,其中,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上市公司子公司1家、外资企业3家、国高新企业37家,初步形成了以芯观念、前景无忧等企业为代表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以大恒炫璟、汉捷科技、霍巴超元域、墨宇宙等企业为代表的元宇宙产业集群,在数字人、智能穿戴设备、元宇宙底层平台等前沿领域具有明显的发展优势。
打造独角兽、“高精尖”企业集聚的新高地
“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将营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吸引力的创新发展生态,成为独角兽企业、‘科技+文化’创新企业、国际化企业的发展沃土,打造丰台区引领首都南部地区发展新的增长极。”南中轴(北京)国际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闫福信心满满地说。
记者了解到,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位于中轴线干道核心节点,距离天安门6公里,位于凉水河和南苑路交汇之处,总建筑规模19.5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规模约13.6万平方米,融合“办公+商业+居住”多元业态,提供多元化的办公空间、超过2万平方米缤纷商业配套、近500套人才公寓。
“我对园区非常满意,园区元宇宙上下游企业相对集中,非常便于企业间的沟通交流及项目合作。”入园企业大恒炫璟负责人骆萧萧说。
入驻企业北京中科慧居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李乐说:“公司将依托园区的区位优势,服务于整个首都商务新区的智慧城市建设,开启城市运行和社会治理精细化、数字化新模式。”
据介绍,紧邻南中轴的东楼、北楼,将建成5000至13000平方米的独栋办公载体。南1楼整体是公寓业态,南2楼将打造1万平方米的孵化器和联合办公业态,主打开放共享工位、小面积办公空间,形成浓厚的创业创新氛围,吸引社会资本,孵化大量初创企业。
作为园区重要配套之一,人才公寓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装修工程。该项目总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将提供约500套拎包入住的长租公寓产品。
“未来将着眼于首都功能需要,以文化功能和国际交往功能为主导,对标国际一流水平,推动功能重塑、品质改善和动力升级,大力建设生态轴、文化轴和发展轴,成为展示国家形象和中华文化自信的代表地区。”丰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企业快速发展保驾护航
“今年,园区一站式产业服务平台新添了一台政务服务便民自助终端,179项政务服务实现了12小时不打烊,企业和员工不出园区就能享受到政务事项自助办理的便捷服务。”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副总经理何芬介绍。
据了解,自助终端的功能包括社保权益记录查询、参保信息查询、开具税收完税证明等常办服务事项,企业员工可一站、一机、一次办成。身份证读卡器+人脸识别,既提高了服务效率,也保障了部分隐私信息查询安全。各种回执、凭条即办即出;彩色激光打印机让打印出的材料更加清晰明了。
2023年“微蓝+”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税费流动工作室正式成立,通过开展税费培训、举办税收沙龙、定期交换入驻企业台账,帮助园区企业随时获取最新税收资讯、随时开启政企沟通的交流渠道,入驻企业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便捷、高效的税务服务。
为更好地服务入驻企业,园区还建设了“三个一”产业服务支撑体系,即元宇宙产业基地与加速器、一站式服务平台、南中轴高精尖产业投资基金,为企业的快速发展保驾护航。其中,元宇宙企业加速器、园区一站式服务平台已开始运营,可以满足入园企业孵化加速、投融资对接、商业模式构建等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成长需求。
闫福介绍,园区还将不断拓宽服务企业渠道,丰富服务企业内容,创新服务企业方式,不断增强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为园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未来,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将聚集越来越多具有竞争力、影响力的领军企业、高成长企业,在发展成熟之后形成一个年产值超过百亿的产业新地标,打造引领首都南部地区发展新的增长极。
快 评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前身是大红门服装商贸城,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丰台区紧紧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刀刃向内、久久为功,以钉钉子的精神扎实推进疏整促工作,2021年10月底,大红门服装商贸城腾退关停。
脱胎换骨、腾笼换鸟。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丰台区着眼未来首都功能布局,着眼展示中轴线历史文化价值,着眼引领带动南部地区发展,统筹谋划大红门地区规划建设,推动功能重塑、产业升级和品质提升,打造城市更新样板。
破茧化蝶、华丽转身。2021年12月11日,由丰台区和中关村发展集团共同打造的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正式揭牌。2022年12月30日,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一期正式开园。曾经是北京乃至华北最大服装批发交易中心的大红门服装商贸城实现“华丽转身”,建设成为“空间+投资+服务”于一体的国际文化科技园区,加速推进高精尖产业向南中轴地区集聚发展。
● 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总建筑规模19.5万平方米,提供多元化的办公空间、超过2万平方米缤纷商业配套、近500套人才公寓。
● 目前,园区落地企业超过140家,其中,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上市公司子公司1家、外资企业3家、国高新企业37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