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投资养老服务产业面临以下困境:
1.社会资本投资领域狭窄,面临养老服务供给不平衡的困境。
2.目前,养老服务业的盈利能力不强,投资周期长,服务风险较大,很难吸引社会资本投资。
3.民营养老机构融资渠道单一且较难获取贷款,资金流的不稳定因素影响社会资本运转。
4.养老产品和服务品种单一造成供需矛盾,很难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社会资本规模较小,短期投入无法转变现有运营模式。
5.社会资本缺乏安全保障,面临人才缺失、服务队伍不稳定等问题。
建议
1.明确民营资本在养老服务中的定位。清晰的产业定位,对于养老产业整体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亟需给予民营资本一个更好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养老服务的民非机构,政府通过给这些民非机构更多的机会和支持,让它们在养老服务行业中快速发展和壮大,成为养老服务的主力。
2.为民营资本进入养老服务提供多方位的渠道。建议政府采用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的方式,委托第三方建设,即EPC:即Engineering(设计)、Procurement(采购)、Construction(施工)的组合,项目完成后,由民营资本通过招投标的方式进行运营,一方面可以大大减轻民营资本在进入养老服务领域前期的资金压力,将更大的精力投入到服务中;另一方面,降低了民营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的资金门槛,让更多的具有优秀服务理念和能力的民营资本进入到养老服务领域中来;第三,政府作为业主,拥有更大的主动权,定期对运营方的民营资本进行评比,对于不符合要求的进行淘汰,增加了政府养老服务的灵活性。
3.为民营资本的发展提供更便捷的融资渠道。在资金层面需要给予民营资本足够的支持:一方面体现在税收上,给予优惠和支持政策,让这些企业能够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再生产中来;另一方面在融资上,给予便捷的渠道和支持,对于从事养老服务的中小型企业,在融资门槛、融资成本上给予优惠;对用于扩大再生产和技术研发方面的资金,予以鼓励和支持。通过政策的支持,让更多的民营资本加入到养老服务中来,得到快速发展和壮大。
4.营造良好的养老服务消费氛围。通过政策引导,对于前期培育老年人的购买养老服务意愿和整体市场的良性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通过政府购买优先支持民营企业,鼓励更多的优秀民营企业加入到养老服务中,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5.为民营企业人力资本提供支持。政府应鼓励更多的医疗、护理、养老服务等专业人员持续稳定从事养老服务工作,打通相关人才的专业发展通道,让更多的从事养老服务的专业人才能通过现有工作岗位实现职称和专业技术等级的持续发展,吸引这些专业技术人员爱岗敬业,立足养老服务岗位,作出更大的贡献。
(康伟,区政协委员、区财政局一级主任科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