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非遗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3年12月11日 星期一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刘子元和他的鸟笼江湖 指间绝技打造最小鸟笼
选料
劈材
煨笼圈
拉条打眼
组合抛光

  大拇指肚内侧是黄豆粒大小的老茧,灵活的拇指和食指,拈起0.4毫米的钻头,在内径12毫米、厚1.5毫米左右的笼圈上钻出距离相等的20多个眼儿……已经69岁的刘子元,13岁接触鸟笼制作,经过50余年技艺打磨,多年的钻研,掌握了一手微型鸟笼制作的绝活儿,2017年,他的鸟笼制作技艺被纳入了丰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现在养鸟的人越来越少,圈养禽鸟的风气不再,鸟笼也渐渐从“玩意儿”变成了“藏品”,但是凝结着劳动人民技艺和智慧的笼艺文化,却依旧可以在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散发出迷人的星光。

  技艺

  鸟笼做得比硬币小

  刘子元家不大的客厅内,到处是鸟笼,鸟笼很袖珍,大的不过巴掌高,小的宽窄和5角钱硬币差不多,挂在木架上的一对儿小鸟笼,鸟笼的钩子竟然用的是耳环的钩子。“鸟笼越做越小,有人就说能当耳环戴了,我索性就拿一对儿安上了耳环钩。”刘子元说。 

  记者小心翼翼地拈起一个还没有大拇指粗的小鸟笼,几乎感觉不出重量,一根根比针还细的笼柱整齐排列,笼底、笼圈、笼盖、钩子一应俱全,用指甲盖儿轻轻一拨,鸟笼的门就被推了上去,难以想象这样小巧的鸟笼每个细节还如此精致。 

  刘子元是个老北京人,老一辈儿就有人会做鸟笼,小时候他看着父亲和叔伯们做鸟笼玩,13岁左右的时候开始自己动手制作,前30多年做普通鸟笼,从2000年起,他就想着把鸟笼往小了做,于是之后这二十几年就开始一点点琢磨微型鸟笼。 

  俗话说“三分手艺七分家伙”,从锯到钻,刘子元微型鸟笼的家伙事儿都是他一点点修改到合适的,在刘子元3平方米的阳台工作间,光锯就有大小4组。“我这个人轴,要做一件事,非把它做成不可。”刘子元说,单是对小鸟笼的笼圈进行“煨”,就废了不少木料。最早的微型鸟笼有巴掌高,笼圈就是一个薄木片,煨的温度高了,皮掉了、糊了,都不成,温度低了,木头一弯就断了,刘子元的第一对鸟笼,就花费了3个月的时间。“做残了的微型笼子废料,就有几大麻袋。”刘子元不断地挑战自己,微型鸟笼也不断在缩小,直径从80毫米下降到29毫米,再到现在最小的15毫米。 

  随着鸟笼直径的缩小,难度也越来越大:煨鸟笼的圈,竹子的还能凭经验用火烤,木头的根本不敢见明火,刘子元不断想办法,最终试出了焊半导体的电烙铁“好用”:“我特意买了个测温度的电子表,测电烙铁的温度,上下差5摄氏度都不成,热了就糊了,低了就弯不了。”还有穿孔,最小的鸟笼笼柱只有0.4毫米粗细,得用那种拉金属丝的拉丝板反复拉上几十、上百次才能达到。钻孔的时候更是容不得丝毫差池,0.4毫米粗钻头,比针还细,只能靠镊子才能拿起来,钻孔很大程度上是凭着手感。“我就爱做鸟笼子,也算是老有所乐,只要一做笼子,我心里就舒坦。”老刘说。 

  变化

  鸟笼之风从“玩”到“藏”

  在刘子元小时候,老北京胡同里提笼遛鸟蔚为一景,也成为老北京京味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那时候养鸟的人多,小男孩儿都爱跟着掏鸟儿摸鱼,我一没钱二没门路买鸟笼,就想着自己做鸟笼,自力更生。”刘子元说,他从13岁开始就断断续续做鸟笼子,一开始都是用普通的竹子或是木头,除了自己用的,都送人了。 

  老刘家阳台上还挂着一个“凸”字形的鸟笼,挂钩都是倒着的枝丫做成的,那是他上世纪80年代做的,是逮鸟时候用的笼子,鸟笼分了8个“单间”,逮来的鸟儿得分开放。那时候人们保护野生动物的观念还没那么强,逮鸟也没人管,呼朋唤友的几个人就到野外去拉网逮鸟,最多时候刘子元一个人就养了20多只鸟。 

  “那时候会做鸟笼的人也多了去了,但一直做下来的,可能就我了。”刘子元对鸟笼制作的追求在2000年左右下岗后更加精益求精。时间一下子充裕了起来,有了更多时间做鸟笼,也时常到公园提笼遛鸟。有一次他在公园碰到位志趣相投的玩家,聊天的时候听人家说正为一只摔坏了底圈的竹制鸟笼扼腕叹息,老刘就主动提出帮人家修整鸟笼。 

  “那是一只经过岁月洗礼的鸟笼,竹子的颜色已经自然发生了很大变化,光是找到颜色相近的竹材就废了老鼻子劲儿了。为了尽量还原这个鸟笼,我还根据笼丝的粗细自制了钻头去打孔,一点点组合、抛光。”刘子元说,修补这个鸟笼前后花了半个多月,比重新制作一个鸟笼都耗时,最后他也没有要对方的酬劳,原因很简单,是对鸟笼共同的热爱。鸟笼其实已经成为玩家生活中的老伙计,割舍不下,刘子元更是放不下制作鸟笼的那点儿爱好。 

  当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养鸟的人越来越少,对鸟笼的需求越来越小后,刘子元就改弦更张做起了微型鸟笼。他制作的鸟笼造型小而巧,笼圈为纯手工弯制而成,没有拼接。笼丝密而不乱,细而不断,而且具备可以自由开合的笼门,更增加了制作难度。他用自己那双因风湿而变形的手,制作出了一个个连机器也无法企及的微型鸟笼,他希望通过这种对技艺的极致追求,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将鸟笼制作的技艺传承下去。 

  “现在养鸟之风早已不再兴盛,鸟笼也从最初的为养鸟服务的器具发展成为一种可供观赏、把玩的工艺品,更是在近10年的时间里从赏玩演变成收藏界的新宠,京城如今也形成了一个鸟笼收藏爱好者圈子。”刘子元说,从“玩”到“藏”,鸟笼制作也就有了另一种“提笼遛鸟”的韵味。 

  渊源

  鸟笼制作技艺宋朝达到较高水平

  关于制笼技艺记载寥寥,由于无法解决防虫、防腐、抗氧化、风化等诸多难题,存留下来的古董级的鸟笼,即使是清中期以前的,也鲜有听闻。 

  据历史研究,在宋朝,鸟笼的制作技艺已经达到较高水平,笼具制作进入专业化作坊生产。而制作鸟笼到了清朝乾隆年间则达到极盛。当时,清宫造办处组织全国的能工巧匠专门为宫中制作鸟笼,其款识、质量、价值都达到了很高水平。京城之内八旗子弟纷纷效仿,养鸟玩笼之风愈演愈烈,其风一直延续到清末民初。北京有句俗语“扳指核桃笼中鸟,贝勒手中三件宝”,其中“笼中鸟”说的就是老北京人独有的闲情逸致。“提笼架鸟”曾经是京城八旗纨绔子弟最具代表的写照,一度被人们视为游手好闲、玩物丧志的形象。但其实中国人自古就有养鸟的习俗,唐太宗就曾经养过鹞。

  传承

  “冷门”技艺面临收徒难

  50余年的坚守,刘子元成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北京玩具家协会会员,他的微型鸟笼还在工美进行展出,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对于鸟笼制作技艺的传承,用刘子元的话说是“技艺好学,难的是耐得住那份寂寥”。 

  2017年刘子元得到了一个好消息,他的鸟笼制作技艺已经被列入丰台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对于被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刘子元非常高兴,他认为这表示他的鸟笼制作技艺在另一个层面得到了认可。时代不同了,非遗项目生存的土壤也不同了,刘子元说:“比如说鸟笼,老北京提笼遛鸟的时候,它就是众多养鸟爱好者养鸟的日常器具,有着广阔的生存土壤,可现在养鸟的人少了,鸟笼作为工具的需求就少了,更多的是成为了收藏品。” 

  “我曾经把鸟笼揻圈的过程放到网上,很多人都表示能揻出来,可是真正能去踏踏实实做的人,几乎没有。如果没有经济价值,非遗靠自发传承很难延续。”刘子元说,几年前他就想收徒弟,不过由于微型鸟笼很“冷门”,现在他已经把鸟笼制作技艺传授给女儿,可也是捎带手的。“年轻人有自己的工作,而做鸟笼,甭管大的小的,想成名成腕儿,花个几十年的工夫都不一定能成,得耐得住打磨技艺时的寂寥。”刘子元告诉记者,他打算先了解非遗政策,利用好这个平台,让更多的人认识微型鸟笼,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传承发展鸟笼技艺。 

  目前,丰台区共有非遗代表性项目46项。已经构建起了国家级、市级、区级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以及代表性传承人的名录体系。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丰台区传统文化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载体,更是丰台区历史长河中发展的见证者。它们彰显了丰台悠久的文化、朴素的民风,是丰台人民智慧和民风民俗的结晶,经世代相守,至今仍闪耀着璀璨夺目的光芒。

  ▉ 文/特约记者 孙颖

  人物档案

  刘子元(第三代鸟笼制作艺人)作为北京地区鸟笼制作技艺的民间艺人,至今已有近50年的笼艺经验,可以说是京城笼圈里的老艺人。其制作的鸟笼更是将鸟笼制作技艺发挥到了极致,并得到了艺术圈和收藏圈的认可。刘子元父亲及祖父都是老北京人,养鸟的乐趣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快乐,因此制作鸟笼也成为他们在特定的历史年代下其生活中的乐趣延续下来,并一代代相传。刘子元正是在这种熏陶下,渐渐地对制作鸟笼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制作过程中不断改进与创新,用传统鸟笼制作工艺做出了一系列令人称赞的艺术精品。 

  传统技艺

  鸟笼制作技艺

  中国人自古喜好养鸟,鸟与笼子两者搭配更是极其讲究。据历史研究,在宋朝,鸟笼的制作技艺已经达到较高水平,笼具制作进入专业化作坊生产。鸟笼的制作非常讲究,首先选择上等的竹料,经过剖料、蒸煮、晾晒、走条、打磨等工序制作而成。再配以精美的鸟食罐、水缸,并用竹木牙角修饰。 

  非遗传承人刘子元2010年获中华民族艺术珍品馆收藏证书,微型鸟笼正式入驻中华民族艺术珍品馆收藏、展览。2015年在北京93号博物馆成功举办“刘子元微型鸟笼艺术展”,并被聘为艺术顾问。

  探秘:微型鸟笼制作工艺流程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移动版

    

主办: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北京市丰台区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局

网站标识码:1101060001

京ICP备200137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30号

运行管理: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管理局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社会
   第05版:城治
   第06版:视觉
   第07版:非遗
   第08版:安全
刘子元和他的鸟笼江湖 指间绝技打造最小鸟笼
丰台报非遗07刘子元和他的鸟笼江湖 指间绝技打造最小鸟笼 2023-12-11 2 2023年12月1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