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曹言湖)推动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践行“两山”理念,探索构建超大城市中心城区绿色高质量发展模式⋯⋯在开展主题教育期间,丰台区生态环境局以学习开头、以调研开路、以实干开局,切实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美丽丰台建设的新动能,用为民办实事的“温度”检验主题教育的“深度”。
扎实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太感谢丰台区生态环境局的执法人员了,彻底解决了困扰我们许久的噪声扰民难题,这才是真正的为民办实事,为你们点赞。”在解决了太平桥街道某商业楼楼顶冷却塔噪音扰民问题后,居民赵阿姨为区生态环境综合执法大队执法人员送来了感谢信。
针对油烟扰民问题诉求反映集中的点位召开研讨会,逐一分析梳理诉求频发原因、直奔问题点位逐一排查油烟净化设施运行和保养情况,明确解决方案、明晰各方职责、未诉先办从源头解决油烟扰民问题。执法人员多措并举协调解决南苑街道油烟扰民问题后,拨通回访电话时,居民们纷纷表示,油烟异味比以往减少了很多,再也闻不到呛鼻子的味道了。
听民声方能知民情,懂民意方能解民需。无论是12345接通的整改诉求,还是在一线执法时听到的民生所需,生态环境综合执法大队的执法队员们秉持着“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的原则,深入一线,面对面、心贴心地解决着群众诉求。
“漂亮多了,水里有鱼、山上有鸟,现在我就喜欢来这里遛弯,十来分钟就到。”“周围环境明显提升,老百姓的出行安全也得到了保障,以前污水直排的情况得到了改善,现在来北宫森林公园游玩的游客都会到小龙泉河看一看。”随着小龙泉河(沟)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的正式启动,小龙泉河及其周边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无论是周边居民还是游客,都对环境的变化赞不绝口。
此外,丰台区生态环境局还对莲花湖水质改善、宛平街道城北街生活污水治理、佃起河水生态修复等点位以“解剖麻雀”的方式进行蹲点式、沉浸式调研,对全区各类的污水治理和水生态提升实践进行总结提炼,以点带面,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经验。(下转02版) (上接01版)
用优质生态成绩
擦靓丰台最美生态底色
沐浴着秋日暖阳,社区居民李大爷和几位老邻居在小区广场活动筋骨。谈起丰台区的环境变化,老人们纷纷点赞。“天更蓝了、水更清了、空气更清新了,开窗见绿、出门进园、花草相伴,生活得更加惬意舒心了。”
在北京园博园,工作人员正在为进行哺乳动物多样性调查的红外相机更换电池。工作人员介绍,红外相机布设后,每1到2个月就要对相机的数据进行采集回收、更换电池和存储卡,对监测的数据图片进行鉴定、统计,记录所有观测到的哺乳动物种类,分析观测样点的哺乳动物物种组成和多样性水平。
截至目前,哺乳动物多样性调查工作已经在丰台区内42个公园绿地样点布设红外相机150台,共获取40余万张红外相机图片,其中人类活动图片约14.2万余张,人类与动物共同出现约1万余张,哺乳动物个体出现共约5万余张,其中更是不乏豹猫、狍子等国家、北京市二级保护动物的身影。
丰台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丰台区在中心城区中率先开展了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及评估工作,随着调查的深入,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国家级保护动物“到访”丰台,北京市重点保护鱼种尖头高原鳅重回丰台碧水之中,这些都在说明丰台区的生态环境在持续变好。
走出“丰台路径” 形成“丰台模式”
自荣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成为北京市首个成功创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的非生态涵养区后,丰台区“以‘绿城九法’探索超大城市中心城区绿色发展新引擎”实践案例,又入选生态环境部选编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模式与典型案例(第二批)》。
成绩的取得,是丰台区立足“四个中心”功能的集中承载区、南中轴上重要生态屏障功能区、首都南北均衡发展战略和城南行动计划的“主战场”等发展定位的生动实践。以“绿城九法”为路径,持续落实推进绿化美化、环境治理、体育设施建设、文化科普教育、旅游产业发展等各项工作,更是为全国超大城市地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贡献了“丰台”路径、“丰台”模式和“丰台”智慧。
在为民办实事的基础上,全市首次以“替代修复”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方式解决生态环境违法问题、建立生态文明实践基地、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志愿服务⋯⋯通过宣传引导,越来越多的丰台群众成为了“环保监督员”“生态卫士”,全民共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最后一公里”正在打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