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特约记者 鹿艺佳 实习生 曾敏)“现在家里比以前暖和了,暖气不热的原因也找到了。”丰台区大灰厂小区的王先生近日对记者说。
去年11月底,有居民反映该小区多户居民家中供暖不足的问题。小区里既有单元楼,也有平房区,最早建成的房屋至今已有近60年楼龄,最“年轻”的也有30年了。近年来,多户居民家都面临着暖气不热的问题,部分居民家中暖气片甚至凉得冰手。暖气不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这成为困扰居民的最大心结。
在记者的沟通联络下,近日,北宫镇属地工作人员、物业、产权单位与居民代表一起召开协商会。居民王先生首先问出困扰自己的一大疑惑:“锅炉房从外边看是三个烟囱,为什么平时只能看到一个冒烟,另外两个只是偶尔冒烟?是不是另外两台锅炉没有烧?”
物业工作人员说:“锅炉房有三台设备,平时只有一个冒烟较多,确实容易让居民误以为只有一台启动。”他解释说,实际上,极寒天气下,三台设备全负荷运转,平时也是两台同时启动。两台设备中,一个燃烧得充分、一个燃烧得不太充分,只有燃烧不太充分时,烟囱才会冒烟。另一个困扰居民的问题是,大家曾多次联系维修人员上门测温,但测出的温度总与自家温度计测出的温度存在偏差。
对此,物业工作人员向大家解释了专业测温标准:“通常是在房屋中央、离地1.5米进行测温。如果把温度计挂到墙上,测出的其实是墙面温度,而非空间温度。这或许是双方测量结果不同的原因之一。”
北宫镇工作人员介绍,大灰厂小区供暖问题十分复杂。最初设计时,小区管道是按照3万多平方米供暖面积设计的,但随着房屋扩建,供暖面积已达到6万多平方米。“单元楼的一层、楼后的平房均有大量扩建面积,但这些房屋大多是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已经扩建完成,北京市的违建认定从2003年才开始,因此难以将这些房屋认定为违建。”工作人员说,渐渐地,原先规划的管道无法满足供暖需求,形成历史遗留问题。“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为提高室内温度,部分居民擅自放水、安装循环泵,这样一来,虽然自家暖和了,却让邻居家变得更冷,成了恶性循环。”
原因弄清了,误会消除了,居民多年的心结也解开了。对于下一步该如何解决实际存在的供暖问题,属地工作人员表示,小区供暖历史遗留问题复杂,需要逐步推进。首先,将重点攻克私自放水、安装循环泵的问题,大力度展开沟通劝说工作。“这是第一步,要先排除放水、安循环泵这些人为因素对供暖产生的影响。后续会根据实际情况,继续研究下一步工作。”据居民反馈,随着解决措施的逐步推行,近日家里的温度比以前高了,供暖问题确实得到了一定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