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暑假过半,孩子的假期计划进行到哪一步了?进入8月,不同于假期刚开始的兴奋、新鲜,此时的孩子可能会有些倦怠。暑期的后半段,如何引导孩子高效、积极地调整状态?如何充分利用时间,顺利迎接新学期?家长可以和孩子复盘前一个月的表现,据完成程度和状态及时作出调整。
根据实际调整暑期计划表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刚放暑假时,许多孩子都雄心勃勃地制定好了暑假计划表,表示自己一定要充实地过好暑假生活,不虚度时光。
当然,计划赶不上变化。计划也许很完美,但未必能完美地落实到行动中。好的计划往往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根据现实情况实时作出微小调整,让孩子更好地执行,进而达成目标。
如果孩子因计划表感到自己的暑假完全被支配,非常疲惫,家长可以和孩子商量一下,适当地给孩子放松。毕竟暑假是让孩子调整状态、整装待发,而不是加重孩子的负担,比上学更加劳累。
如果孩子并没有完全按照计划表进行生活学习,总是偷懒耍赖,落下很多本应该完成的事情和达成的目标。那么家长也要给孩子紧紧弦——做事如果不能有始有终,会养成拖延的坏习惯,很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检查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
网络上流传着这样一个段子:每到开学前几天,有娃家庭的用电量就会飙升,因为这时候年度大片“补作业”再次上演。有些孩子用一两个晚上应付完一个假期的作业,然后萎靡不振地开始新学期的第一天;还有些孩子直到最后才发现作业没写完,也只能草草了事。
为了避免开学前这种鸡飞狗跳的情况,家长要时不时关注孩子暑假作业的完成进度。不要因为孩子的一句“我已经写完了”就放心和自信,而是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一一检查。
对于没有按计划完成作业的孩子,家长也不用太焦虑,更不要对孩子发脾气。首先,孩子作业没写完,固然有他自己偷懒的原因,但是也有家长督促不到位的原因。其次,不管孩子还没开始写也好,只写了一点也好,还剩近一月的时间,开学前完成来得及。根据剩余的时间和作业,重新制定学习计划,家长督促或辅导孩子完成,这才是重点。
抓紧时间 多读几本书
暑假前期,很多家庭会安排旅游计划,带着孩子出去看风景。如今进入假期后半程,高温之下,也适合慢下来休养生息。此时,趁着还未开学,不如静心多读几本好书。
教育学家朱永新在《我的阅读观》一书中写道:“任何天才都只能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创新,而阅读是最好最快的继承。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在有限的生命当中欣赏无限美景,体验精彩人生。”
家长可以结合孩子的兴趣或老师推荐的书单,选择一本或几本好书,让孩子每天进行至少1小时的有效阅读——不用限定孩子必须看经典名著,先从孩子兴趣入手,让孩子养成阅读习惯,能静心看书。这样坚持到开学,相信孩子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同时,父母的“身教”也很重要,在陪伴孩子的时候不玩手机,不做低头族,孩子才能远离手机等电子产品,爱上读书。
自主预习 为新学期打下基础
暑假进入后半程,为了更好地与新学期衔接,孩子们也可以适当地进行预习。家长可以多督促孩子,养成自主预习的习惯,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提纲预习法
让孩子把所预习的内容列成提纲,提炼概括为有逻辑联系的纲要结构,使之层次分明、观点突出,掌握章节大意和中心思想。
■温故知新预习法
预习时,一方面要初步理解新知识,归纳新知识的重点,找出疑难问题;另一方面,复习、巩固、补习与新知识相联系的旧知识,使知识系统化。
■扫除障碍预习法
预习时,家长应该教孩子认真阅读课本,找到问题后不仅要标上记号,而且要努力解决,尤其对于一般的知识,在预习中能自己解决的应自行解决——可以引导孩子通过查阅工具书、相关资料等方式扫除学习障碍。这种课前预习方法的特点是具有学习的自觉性,孩子能克服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而继续前进。
(丰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