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9月2日,中国共产党北京市丰台区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中提到,丰台区将锚定“魅力之城”“活力之城”“幸福之城”“花园之城”“和谐之城”,打造“科技绿谷、山水新城”,全力建设充分展现大国首都气象的城市南部典范城区。本期起,本报开设“锚定‘五城’ 全力建设充分展现大国首都气象的城市南部典范城区”专栏,持续关注丰台区“五城”建设。
本报讯(记者 赵自谦)秋雨过后,空气中沁出一股宜人的凉爽,湛蓝的天空中点缀着几朵高积云。
早上7点多,南苑森林湿地公园的观景台上已经熙熙攘攘,有人举着手机,也有人搬来了三脚架和专业相机。虽然设备不同,但大家目的却出奇一致,那便是记录下眼前的风景。
“快看,这里就是丽泽SOHO,这是南苑机场,这是西山。”观景台上,一对夫妻正在手把手教上小学的孩子认识丰台各处的地标。这两位家长表示,虽然家住丰台,但一直没有机会带孩子认识丰台区的各处地标景观,南森观景台不仅风景好,还是一个带孩子认识家乡的天然课堂。(下转05版) (上接01版)
事实上,南苑森林湿地公园也当得起天然课堂的称呼——这里被誉为“首都南部结构性生态绿肺,享誉世界的千年历史名苑”。登上观景台,丽泽金融商务区现代化楼宇林立、南苑机场彰显着历史的厚重、西山群峰仿若写意画卷、脚下600多万平方米的森林湿地尽收眼底……自然与科技、历史与现代融为一体。
南苑森林湿地公园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丰台区域内南森已初步建成600多万平方米,占目标任务的71%。其中,按城市公园标准完成287万平方米建设,剩下的328万平方米已实现一道绿隔片林、郊野公园的基本绿化,后续将按照规划功能逐步完善。”
除了绿化稳步进行,南苑森林湿地公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也在稳步进行,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园区增加了桑树等食源性植物比重,并增加水域面积。截至今年3月,观测到鸟类共116种,植物共44种,浮游生物共49种,蜻蜓蝴蝶共18种。
“爷爷,你再给我讲一遍卢沟桥上的狮子的故事吧。”走进丰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体验中心(以下简称“体验中心”)三楼展示区,映入眼帘的就是卢沟桥文化展示区,展厅运用多媒体技术讲述了“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卢沟晓月”的故事,彰显丰台的历史人文底蕴,让市民沉浸式体验卢沟桥文化。
京剧戏服、北京剪纸、太平鼓、景泰蓝、木雕、皮雕,丰台区各种非遗技艺轮番展示……在体验中心,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被巧妙运用,“实景+科技”的展现形式既新颖又接地气。长达15米的数字长卷上,全景展示了从古至今丰台民众因非遗而安居乐业、一片祥和的生活图景,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了起来,形成了属于丰台非遗的“清明上河图”。
宋先生是一位非遗技艺爱好者,在得知体验中心开放后,他已经来参观过好几次。在体验过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后,宋先生表示,非遗技艺不仅是一种展示,更是活着的历史。“这里生动的体验让我难忘,也感谢丰台区为这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一个传承下去的渠道。”宋先生说。
据了解,体验中心坐落在丰台区张仪村路227号院7号楼,总建筑面积2700余平方米,是集保存保护、传承传播、展示展演、研学交流、文体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共文化空间。体验中心通过“非遗+科技”“非遗+体验”“非遗+场景”等多种方式,全面展示了丰台区优质非遗资源,沉浸式地呈现丰台非遗的独特魅力,留存最深的丰台味道。
近年来,丰台区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打造魅力城市——方庄街道大型居住区区域综合更新项目等三个项目入选“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实践”;建立十五分钟便民生活圈,为居民生活提供便利;完善养老基础设施,构建老年友好型城市;五里店体育小镇、金岁广场等一批老旧厂房改造升级项目积极探索存量空间用途合理转换,提升既有城市空间使用效能;挖掘整合“卢沟桥—宛平城—长辛店”历史文化资源,打造西山永定河文化精华区。这些清晰可见、市民感受深刻的变化,折射出丰台区永不停歇的发展脚步,体现出了丰台区打造魅力之城的魄力与决心。
下一步,丰台区将建立健全服务保障首都功能的机制体系,优化完善加快南中轴地区建设发展的统筹调度机制。优化规划编制、落实与评估机制,细致布局城市产业空间、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加快构建现代化城市新形态,深入实施“以丰补歉、零星盘活、存量提升”策略,创设城市合伙人基金,建立健全城市风貌管控体系,构建城市景观眺望系统。强化土地资源集约高效利用,建立林地、湿地、山地系统保护与永续利用机制。完善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管理。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建立健全历史文化资源活化利用机制,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全力推动西山永定河文化精华区建设,精心打造卢沟桥抗战主题片区,加快打造展现首都壮美气韵的魅力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