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林瑶 实习记者 袁阳)国家金融信息大厦打造国内最大的100米高空拉索玻璃幕墙,全市首个基坑纵横跨度均超100米的“基坑气膜”项目亮相丰台……今年以来,位于丽泽金融商务区的多项在建工程频频爆出新亮点。随着科技绿色双赋能,丽泽高质量建设再提速。
巨型“白色气球”
实为全市跨度最大“基坑气膜”
记者来到丽泽金融商务区南区D-02地块B4综合性商业金融服务业用地项目土护降工程(以下简称“D02土护降工程”)施工现场,一个巨大的白色“气球”映入眼帘,它罩在整个项目内侧的在建工地上,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个白色“气球”的学名叫“基坑气膜”,用于减少扬尘、降低噪声,并应对即将到来的冬季施工。从空中俯瞰,“基坑气膜”犹如一幢“充气城堡”将整个施工现场完整覆盖,这是目前北京跨度最大(纵横跨度均超100米)的“基坑气膜”。那么,如此巨大的“气球”如何保障里面的空气流动?被“罩”在气膜下施工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跟随项目承建方中建八局的D02土护降工程项目总工薛建房的脚步逐一“解密”。
走进气膜下的施工空间,内部宽敞,空气流通顺畅,完全不用担心呼吸不畅的问题。据悉,“基坑气膜”内配有新风系统,6个换气阀和6个排风阀不间断工作,换气频率甚至高于私家车。同时PLC智能监控系统对“基坑气膜”内的温度、湿度、空气进行实时监测,确保施工安全。
除了空气流通和监测,“基坑气膜”还为工人们提供了一个温暖的工作环境。在施工现场,焊接工人王日良身穿轻便的工作服,手持焊枪,正忙碌地对鱼腹式钢支撑的托座进行精细的焊接作业,焊花四溅,伴随着“嗞嗞”的焊接声,一个个托座被精准地焊接到位。
“焊接作业对温度有一定的要求,特别是北京地区冬季风大,直接在露天环境下作业影响焊接质量。‘基坑气膜’的引入使内部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且温暖的工作环境,完美解决了这一问题。”王日良说。
D02土护降工程土石方项目负责人张卫民介绍,“基坑气膜”就像巨大的帐篷,使工人们可以更加专注地进行作业,不受雾霾、大风、雨雪等极端天气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基坑气膜”还能有效阻隔施工过程中的噪声和扬尘,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200毫米”精准破解
“1.6米”施工难题
在D02土护降工程的项目指挥部,薛建房指着精密图纸上一处用红笔圈出的“1.6米”告诉记者:“施工区域北侧紧邻地铁14号线,最近处仅有1.6米的距离,东侧靠近地铁14号线东管头站D口及风井,南侧则分布有地下综合管廊,这无疑给施工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据悉,为了确保施工安全和地铁线路的正常运行,项目团队在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与多家单位的专家进行了多次沟通协调,先后召开7次沟通论证会,制定了一系列精细到毫米的施工方案。“我们在施工规划中将地连墙厚度增加了200毫米,以减少基坑变形。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这200毫米的厚度不仅提高了地连墙的抗侧压能力,还极大增强了整个基坑的稳定性,为施工安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薛建房说。
在施工过程中,薛建房每天带队进行现场考察,实时监测施工情况,并根据评估结果对地铁14号线进行轨道加固处理。“与此同时,我们还在施工顺序上进行了调整,设定了保护区和非保护区,从非保护区侧开始施工,逐步向保护区推进。这项创新举措有效减小了对地铁线路的扰动,确保了施工的安全和稳定。”薛建房说。
“三环里新城看丽泽”,丽泽金融商务区正以其强劲的金融脉动和绽放的活力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收获期”。借助科技、绿色双赋能,丽泽金融商务区建设多点发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打造优质产业生态、提供贴心企业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锐气”丽泽正在强势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