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白婧丽)“这可咋整啊,我妈瘫在床上动不了,咋去医院评定残疾办残疾证呀?”近日,家住太平桥街道太南里社区的巢女士愁眉不展。原来,巢女士的母亲不幸患上脑梗,依照规定能申请办理残疾证,可老人长期卧病在床,行动极为不便,根本没法亲自到医院进行残疾评定。
太南里社区工作人员陈茹得知情况后,赶忙拨通巢女士的电话:“巢女士,您别担心,现在咱可以上门评定呢。”随后,两人约定好了入户时间。
入户当天,阳光正好,陈茹和同事们穿戴整齐,蓝色马甲鲜亮、工作牌醒目,带着暖心的使命来到巢女士家中。一进门,他们便按工作流程,先仔细核实、了解申请人基本信息。接着,陈茹认真拍摄视频,一丝不苟地填写“办理肢体残疾人医疗评定入户申请表”。填写完表格,陈茹还贴心地叮嘱巢女士:“您预约好医院后,记得及时挂号,去医院评定残疾级别时,可千万别忘带上相应材料。”末了,还不忘补上一句,“入户的事儿都办妥啦,以后要是还有啥需要帮忙的,随时拨打电话就行。”
在太南里社区,为残疾人提供的贴心服务不胜枚举。社区不仅为行动不便的残疾人提供线上购买辅具,还可以送辅具上门。太南里社区现有106名残疾人,社区工作人员就如同他们的家人一样,定期开展入户走访活动。每到一户都亲切交谈,详细了解他们的基本生活状况、家庭就业和经济情况,帮忙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同时,工作人员还积极宣传和解读惠民政策,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提供帮助,鼓励他们重拾信心,让他们真切感受到社区对特殊群体的关怀与关爱。凭着这种认真扎实的工作态度,社区的残疾人台账信息全面准确,没有遗漏任何一名残疾人。
太南里社区为残疾人服务的点点滴滴,只是太平桥街道众多暖心场景中的一个生动缩影。据统计,太平桥街道现有近2000名残疾人,街道和社区齐心协力,全面掌握每一名残疾人的基本生活状况和需求信息,精准对接他们的真实需求与各类惠残政策,为残疾人提供贴心的服务,实实在在地为他们兜底、筑牢保障、送去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