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徐诺)石榴花开,红籽紧抱。在丰台区这片热土上,石榴园派出所的民警如同深扎泥土的根脉,用37℃的体温焐热百姓的寒夜,用藏蓝身影筑起平安的围墙。
扎根 一株树苗的百年守望
清康熙年间,一纸诏书从紫禁城飞出,伊朗使臣携石榴树种跨越大漠驼铃,最终深植于丰台南隅。
随着朝代更迭,古石榴园渐次凋零,唯留下地名在百姓口中代代相传。1999年,石榴园派出所成立。“听我师傅讲,当年所里都是旧平房,夏天像蒸笼,冬天像冰窖。”副所长李旭回忆道。
抽枝 破土而出的时代印记
2014年底,派出所迁至宋家庄地铁站旁。说起迁址,黄红飞最有发言权,1999年建所时,他就调至这里工作,从旧址到新办公楼,他见证了派出所的变迁。
黄红飞是个铁血汉子,30余年从警生涯中,他一直是打击犯罪的得力干将。面对犯罪分子,他英勇无畏,曾4次因公负伤,身上的伤疤宛如勋章,把半生岁月刻进年轮,无声诉说着老一辈公安人作为人民卫士的坚韧担当。黄红飞常说:“犯罪分子怕我身上的疤,老百姓却爱找我唠家常,这身警服啊,早已长成了第二层肌肤。”
在户籍室工作了7年的民警崔菁,刚到所时就听前辈提起,以前的户籍室狭小陈旧,办事窗口有限,群众经常需要长时间排队。如今,新办公场地宽敞明亮,能办理护照、港澳通行证,且紧邻地铁口,交通便利,来办证的人络绎不绝。
随着丰台行政区划调整,石榴园派出所管辖范围也随之变化。新辖区面积约3.3平方公里,人口增长至近7万人,其中流动人口占比约半数。治安防控、人口管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挑战接踵而至。
所长古宁在全所大会上多次强调:“要牢记政治建警、改革强警、科技兴警、从严治警的使命,积极向‘国枫’所学习先进经验,结合辖区特色特点,打造适合咱们辖区的工作方法。”
繁花 绽放街巷的平安密码
2023年,石榴园派出所进一步深化“两队一室”改革,打击的同时更加注重防范。在党支部带领下,民警们从“灭火队”变身为“播种人”。
在前段时间的一次办案过程中,副队长黄凯带领队员加班加点,细致梳理监控录像,不放过任何细节,案件终得破解。作为所里的骨干力量,黄凯不仅业务精湛,对于新入职的民警,他也是倾囊相授,手把手教业务。
相较于社区和治安民警,内勤民警更多承担的是各项繁杂的保障工作。为了更好开展工作,综合指挥室副主任王婵媛有着自己的方法——“石榴日历”。在日历上,她清晰标记着孤寡老人送餐日、校园法治课排期、商户安全检查等重要节点。每天,她要处理200余条数据,还精心策划各类活动。对外宣传民警形象,撰写民警日常工作文稿,提升公众对民警的认知和好感。对内则组织各类爱警暖警活动,让每一位民警都能感受到所内的温暖和关怀。她总说:“每天大部分的工作都是面对大量的数字和文字,但能为战友们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传递这份内勤的温度,就是最大的满足。”
对于派出所的工作,政委王广志还介绍道:“近年来,我们组建了石榴籽联防队、石榴籽暖心驿站,充分发挥‘V丰警’志愿服务队的联防联动作用,为辖区平安注入更多能量。”
硕果 汗水凝成的幸福滋味
2024年度,石榴园派出所的工作成绩显著提升,刑事与治安类警情均呈现下降趋势。面对全年超过一万件的警情,派出所打出了“打防管控”四维攻坚的组合拳,以打开路、以防筑基、以管促稳、以控固本。
综合指挥室作为派出所的“智慧大脑”,日均处理数据300条,预警响应缩短至20秒,出警平均速度也大幅提升。所内充分运行“2+X+N”巡逻模式,加大街面见警率、管事率,同时保障中小学防冲撞设施100%达标。民警连佳艺说道:“现在网络数据飞速传递,民警能够更准确地定位警情,更快速到达现场处置。”打击办案队作为派出所的“尖刀”,依托“春夏平安行动”“冬季会战”,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397人。电诈挽损超千万,盗窃案件破案率提升了62%。
对此,副队长任建军深有体会:“认真办理好每一起案件,不仅仅要追回财物,更要对得起百姓的信任。”对于“穿警服副书记”,他们则把办公室“钉”进了社区,与群众打成一片。在广场讲解反诈知识,在棋牌室门口贴上防赌提示。通过“V丰警”机制,发挥联防联动作用,全年共化解纠纷1450起,78%的警情在萌芽状态就被消弭于无形。
社区民警车红霞说:“我们的工作其实就像一个同心圆,民心为圆心,服务是半径,我们做得越多,画出的同心圆就越大。”2024年以来,派出所以提升规范执法能力为重点,针对社会乱象警情开展集中整治,在全年执法质量考核中稳步提升,位居全局上游。
案管组民警李可欣,是其中最认真细致的一个。别人常问她为什么这么拼,她说:“要做就做得彻底,要查就查个明白,我多做一点,执法办案的过程中就可能少犯一些错。”
2024年,石榴园派出所共收到群众表扬电话57通、表扬信23封、锦旗87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