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林瑶)接诉即办是民生工作的“晴雨表”和干部作风的“试金石”。在接诉即办主题纪录电影《您的声音》热映、市民广泛热议之时,2月27日,丰台区人力社保局聚焦党建引领民生服务,通过典型案例分享、先锋故事讲述、未来蓝图展望,举办“长辛先锋”为民服务实践暨接诉即办专题论坛,通过7位一线工作人员的视角进行对话,直观展现了丰台人社干部在接诉即办、民生保障中的担当与创新。
把群众的“问题清单”
变为“幸福账单”
现场7位来自区人力社保局各部门一线工作人员的对话讲述中,社保中心刘天洋跨省协调瘫痪职工工龄认定、仲裁院樊利波深夜蹲守破解农民工欠薪难题、公服中心张婷为海外游子破解落户困局……一个个鲜活质朴的小故事,诠释出“民生无小事”的初心。
(下转03版) (上接01版)
“近三年来,我们接办了市民诉求近12万件,内容涉及就业、劳动关系、人事人才、社会保障等领域。伴随着城市治理的日益完善,接诉即办的内容、规则、评价和要求也随之同步在进行调整和变化,但它始终是倾听群众心声的第一个渠道。”丰台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副院长、局接诉即办专班负责人张悦如是说。
记者了解到,仅2024年,丰台区人力社保局接诉即办专班的呼叫平台就有11万余条呼出记录,这么大的办件量是如何做到响应率100%的呢?张悦说:“我们依托9个工作台账和5个工作群,铺就了一张科学严密的接诉即办的办件网。全局上下同频共振,四大业务板块联动配合,形成了业务闭环,让我们在海量的诉求中,形成了科学系统的工作体系,成功实现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的转变,确保诉求得到及时、高效的处置。”
“2024年,我个人拨打电话数量16000次以上,诉求量大的时候,我们每一个接线员单日核实近百个工单。”作为伴随着“先锋人社”一同成长的年轻干部,同时也是局接诉即办专班的第一批先遣队员杨文祎经常开玩笑说:“大年三十安抚讨薪的农民工、凌晨两点处理应急案件……有时候做梦都在处理棘手的工单,还梦到电话怎么也打不完。但这是我们全年365天,7×24小时随时待命的承诺!”一通电话解决一个问题,这背后是每一位像杨文祎一样默默坚守、勤勉尽责的接诉即办工作人员的辛勤努力。
“接诉即办、未诉先办,不光是口号,更是实实在在为市民解决问题,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有效渠道和途径。今天的论坛讲述的都是我们每天的日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是用日复一日的坚守,诠释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作为丰台仲裁院的工作人员,未来我们会在工作中用心用力用情维护好劳资双方的权益,始终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守护好法律天平。”区人力社保局工作人员刘屹告诉记者。
让“先锋人社”成为
群众心中有温度的品牌
接诉即办工作让区人力社保局的干部有了与人民群众“双向奔赴”的情感联结。“群众的认可就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肯定!”张悦手捧一株栽种在花盆里的辣椒娓娓道来背后的故事,“除了感谢信、锦旗,我们还会收到来自朴实老乡的特别礼物,几颗辣椒、几头大蒜,都是老家地里刚摘的。我把它栽种在盆中,放在办公桌旁,工作中遇到疲惫和委屈就给它浇浇水,仿佛能看到热线对面群众信任的目光,让我更有干劲儿地投入工作中!”
如今,这棵小小的辣椒已经生根发芽,公平正义比阳光更令人温暖,就像辣椒一样,每一位区人力社保局工作人员用心呵护的不仅是希望的种子,更是宝贵的民心,是温暖,让其生根发芽,长出最美的模样。
“先锋人社”作为丰台人力社保局的党建品牌,是“长辛先锋”区域大品牌的具体实践。丰台区人力社保局党组书记、局长曲峰说:“2024年,我们接收市民诉求近6万件,响应率、解决率、满意率均超98%。每一通电话、每一次办件背后,是专班同志7×24小时在线的坚守,是仲裁员‘流动仲裁进工地’的奔波,是就业服务专员‘百企千岗进社区’的汗水,是‘社保服务进万家’的探索。这些实践告诉我们,先锋是面对群众诉求时的不推不拖,是破解难题时的敢闯敢试,更是服务百姓时的将心比心。正是这种精神,让我们啃下机构退费、农民工欠薪等硬骨头,让‘先锋人社’成为群众心中有温度的品牌。”
论坛现场发布《践行“长辛先锋”倡议书》,号召全局干部争当“红色基因传承者、攻坚克难开拓者、百姓期盼圆梦者”。“希望通过这次论坛,进一步激励全局上下继续扛起先锋的旗帜,在接诉即办工作中传递温暖,做‘长辛先锋’的实践者,做为民服务的‘人社先锋’。”曲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