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02月28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丰台八大产城融合生态圈绘就京津冀协同新图景

  ●北京西站、北京南站、丰台站、丽泽航站楼“三站一楼”构成的交通网络,覆盖京津冀“1.5小时交通圈”,京雄高速更将北京至雄安的通勤时间压缩至1小时

  ●截至2024年,丰台区已在京津冀23地实现17个重点领域的153个政务服务事项异地办理,开设“跨省通办”窗口30个,累计为企业群众办件超11万件

  本报讯(记者 蒲长廷)清晨6时,北京丰台站内,首班京雄城际列车正蓄势待发。站台上,来自丰台的科技企业高管王磊手持咖啡,与同事讨论着当日在雄安新区的项目对接会。“从丰台到雄安,50分钟的通勤时间,比去北京市区还快!”他感慨道。这座亚洲最大铁路枢纽,不仅是京津冀“轨道上的城市群”核心节点,更成为三地人才、技术、资本高效流动的“超级动脉”。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桥头堡”,丰台区以“一核两翼”腹地的区位优势,扛起“疏解非首都功能”与“辐射区域发展”的双重使命。新年伊始,丰台区南中轴腹地,国家自然博物馆新馆工地机械轰鸣,这里成为丰台区八大产城融合生态圈建设的起笔之处,总投资2254亿元的154个重大项目破土动工,勾勒出一幅“以产兴城、以城聚产”的现代都市发展图景。与此同时,将产城融合理念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推动三地要素流动与创新协同。

  八大生态圈:

  全局谋划下的产城融合实践

  厘清城市发展的底气所在、明晰产城融合的关键抓手。“今年,丰台提出打造‘4+4’八大产城融合生态圈,启动154个重大项目建设,从区委层面进行全局性谋划,将产城融合发展理念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丰台区委书记王少峰说。“4+4”八大产城融合生态圈,包括南中轴地区、西山永定河文化精华区、丽泽金融商务区、中关村丰台园四大重点功能区,以及河西地区、北京丰台站地区、五里店地区、新发地地区四大功能组团,多点发力,拼抢发展时间,为推动产城融合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八大生态圈“片区融汇、全域融合”的空间布局,如何为京津冀要素流动与创新协同提供有利条件?“北京丰台站地区、南中轴地区、新发地地区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节点地区,以重大项目建设为牵引,形成产业圈集聚协同效应,构筑产城融合发展新形态。”王少峰表示。

  交通牵引,站城一体。丰台站超级TOD示范区建设火热进行。站内,立体交通网络无缝衔接;站外,纪家庙双创产业园集聚国际商务、数智服务等业态,形成“枢纽经济”新场景。丽泽航站楼与草桥航站楼联动,直通大兴机场,未来将实现“登机前城市值机”的便捷体验。

  产业联动,生态共建。南中轴文化科技园二期、京东生活港等项目的落地,将激活区域创新活力。新发地乡创基地则搭建农业协同平台,推动京津冀农产品品牌化、标准化,今年多种特色产品将通过该窗口走向全国。

  要素融通,协同创新。丰台与津冀畅通科技转化高速通道,昱栎技术打造京津冀成果转化、概念验证平台,提供快速化硬件产品开发智造服务,支撑京津冀硬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此外,还支持重点企业参与津冀地区应用场景项目,中移集成为雄安建立起“数据血液”,实现数据跨部门、跨层级、跨业务的流通及社会面的开放利用。

  产业协同立根基 创新生态赋动能

  丰台地处首都“一主一轴”交汇点,既是“四个中心”功能承载区,又是京雄科创走廊的关键纽带。北京西站、北京南站、丰台站、丽泽航站楼“三站一楼”构成的交通网络,覆盖京津冀“1.5小时交通圈”,京雄高速更将北京至雄安的通勤时间压缩至1小时,成为“两翼”联动的物理支撑。

  从大红门服装城转型为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到新发地市场构建“环首都农产品保障圈”,丰台以空间重塑推动产业升级。“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是践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服务首都功能的缩影,去年挂牌成立数字广告产业园,承办了第九届京津冀广告节暨第十五届北京国际创意节,已吸引400家企业入驻。”区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丰台疏解腾退的216家批发市场,腾笼换鸟为高精尖产业园,如永乐文智园、1897科创城,吸引交控科技、天兵科技等企业布局津冀,形成“研发在京、转化在冀”的产业链协同模式。

  新发地市场在河北已形成“环首都农产品保障圈”,北起张家口承德的冷凉蔬菜带,东至唐山秦皇岛的海鲜果蔬走廊,南接邢台邯郸的特色种植区,西连保定衡水的设施农业集群。数据显示,新发地2024年带动河北农产品交易额达301亿元,玉田包尖白菜等地理标志产品溢价超30%。(下转04版)  (上接01版)

  八大产城融合生态圈如何通过“强链、延链、补链”实现三地产业协同?丰台给出最佳答卷:培育产业特色鲜明、互动逻辑清晰、赋能作用显著的特色产业集群,在商业航天、低空技术等领域,丰台与津冀共建“创新集成—赋能升级”大科创、“创新生态—规模应用”长科创。“低空技术领域,航天数维、航宇测通、航天科工海鹰等近10家低空技术企业在津冀布局,多家企业在固安卫星导航产业园落地子公司,空天高科技公司加快与廊坊市广阳区合作共建临近空间产业园。”丰台区科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商业航天领域,天兵科技、首都航天机械、数慧时空等10余家重点企业已在津冀建立研发中心、生产基地等。

  破壁垒聚合力

  从“跨省通办”到人才走廊

  四年前,丰台区全面启动政务服务“跨省通办”,解决企业群众异地办事的“痛点”。如今,这项便民举措已结出累累硕果:截至2024年,丰台区已在京津冀23地实现17个重点领域的153个政务服务事项异地办理,开设“跨省通办”窗口30个,累计为企业群众办件超11万件。

  从“群众跑腿”到“数据跑路”,丰台区“跨省通办”的探索与实践,不仅为企业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也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丰台区创新构建“三网联动”服务模式,通过联通北京市统一受理审批平台、副中心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和河北省政务服务视频帮办导办系统,实现“异地申报、数据流转、递寄送达”。“以往需要反复提交材料的繁琐流程,现在只需‘一键上传’,大幅提升了办理时效,让企业和群众体验到‘足不出户,事已办成’的便捷。”丰台区政务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丰台区还主动出击,与雄安新区、滨海新区等多地签署“跨省通办”合作协议,实现京雄科创走廊11地全覆盖。无论是企业开办、社保办理,还是交通运输等事项,都能在京津冀多地实现“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真正做到了“进一扇门,办多地事”。

  如今的丰台,已成为京津冀招才引智的“立交桥”。率先提出并启动“丰雄人才零界湾”项目建设,推动两地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探索人才协同培养、产业接续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路径。同时,以“丰雄人才零界湾”项目为牵引,将大兴、房山、经开区等首都南部三区统筹纳入“北京—雄安人才科创走廊”南部行动计划,携手打造人才引育“共同体”。“目前,丰台区已与雄安新区签订了人才一体化发展合作伙伴框架协议,发布了2025年首批‘丰雄人才零界湾’合作项目,吸引集聚高层次人才团队落地。”丰台区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还参与组建联合课题组,积极围绕“北京—雄安人才科创走廊”的建设目标、发展路线、主导产业等进行系统谋划和研究。

  丰台的实践印证协同发展是“共生共赢”。从新发地的供应链网络到中关村丰台园的创新辐射,从超级TOD的交通骨架到人才走廊的智力流动,丰台以“产城融合生态圈”思维破解区域壁垒,推动京津冀从“地理相邻”迈向“价值共生”,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注入不竭动能。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移动版

    

主办: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1101060001

京ICP备200137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30号

运行管理: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管理局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综合
   第05版:社会
   第06版:城治
   第07版:人物
   第08版:宛平史话
汇聚涓滴之力 共筑美丽丰台
斯玛特成功破题扎赉特旗冬季研学
丰台八大产城融合生态圈绘就京津冀协同新图景
收视预选
丰台报综合04丰台八大产城融合生态圈绘就京津冀协同新图景 2025-02-28 2 2025年02月2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