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社区工作者为楼栋“瘦身清淤”,搬离楼道堆物堆料;亲子家庭蹲在墙角,用铲刀刮净遮挡逃生标识的小广告;青年志愿者将墙角的枯枝败叶化作春泥滋养新绿……3月1日,丰台区四套班子领导、丰台区党员干部、驻区单位、辖区企业职工、商户、志愿者和社区居民共同挥洒汗水,参与到“共创美丽丰台”春季大扫除行动中。丰台区委书记王少峰,区委副书记、区长初军威,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高峰,区政协主席李岚,区委副书记蒋达峰参加。
自春季大扫除活动开展以来,在全区26个街镇累计发动党员5126人、志愿者6463人、辖区单位860家,累计清理楼道4506层。这场兼顾“颜值”与“安全值”的春日行动,正以扫帚为笔、责任为墨,在擦亮城市容颜的同时,为万家灯火系上一条春意盎然的“安全防线”。
多方联合“反复上门、柔性劝导”
入户“扫除”隐患
此次大扫除,丰台区有关部门开展了摸排、入户等帮扶措施。“我们写给您看。”在右安门街道玉林小区,来自街道、社区和消防部门的工作人员敲开了老人家的房门,右安门街道平安建设办公室副主任刘子杰晃着手中的纸笔,示意老人找个能写字的地方。赵明功老人今年66岁,是一名聋哑人,平时和90多岁的母亲一起生活,“没办法,他这毛病很多年了,出门见根铁丝也要捡回家,我怎么骂他都改不了。”老母亲脸上写满惆怅。在唯一没有被废品杂物占据的床上,刘子杰和赵明功老人面对面用文字交流。“我们帮您清理,在您允许的情况下。”刘子杰写道。老人连连摆手,在纸上回复:“不用,我们自己清。”此时,丰台区消防救援支队右安门消防救援站副站长张雪峰也来到老人身边,他手里拿着社区打印的“拾荒老人家中起火不幸遇难”的新闻,向老人解释囤积大量可燃物的危害。虽然纸上沟通效率不高,但刘子杰和张雪峰的耐心和暖心,让赵明功老人都看在眼里,再加上母亲和弟弟在旁劝说,老人最终承诺4天后自己清理干净。
“我们还将持续加大督导检查力度,研究建立长效的可燃物清理、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管理机制,不断巩固‘大扫除’整治成果。”丰台区安委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组织各街镇“安全责任师”,对全区1388栋经营性自建房开展“拉网式”隐患排查,同时,持续聚焦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疏散通道堵塞占用、电缆竖井堆放物品、其他公共区域堆物堆料“四类”问题开展清扫。(下转02版) (上接01版)
从航天大院到西站门户
多群体擦亮城市环境新容颜
云岗街道向地区单位党组织及党员发出倡议,发动航天单位职工、“双报到”党员、机关社区干部、青少年、居民志愿者、物业员工、保洁人员等开展春季大扫除行动。在云岗街道南一社区,航天十一院退休职工顾志敏一大早就来社区报到,还动员家里的孩子一起参与环境清洁。现场,她走进楼道和社区干部一起清理堆物堆料,并打扫楼道一层的卫生死角,清理干净后又拿起抹布到室外擦拭橱窗……作为第一批加入社区志愿服务队伍的志愿者,她在社区巡逻、为老服务等方面都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南苑街道,身着专有服装的快递外卖小哥不仅是跑单送货的“勤劳小蜜蜂”,也是活跃在周末大扫除活动的“清洁工”。现场,“小哥”们走进商圈,拿着扫帚、垃圾袋、夹子等工具,对绿化带、小广场等地的垃圾、枯枝、烟头等进行了清理。地铁口随处停放的共享单车,有的挡住盲道,有的“躺”在地上,见此情景,“小哥”们将自行车进行了有序摆放,把靠在树边、门边的自行车重新归位。
在太平桥街道东里社区,30余家驻区商户主动拿起扫帚、抹布,清理人行道路面脏污和矮灌木丛中的垃圾。“以前总觉得公共区域没人管,今天看到街道干部和志愿者们忙得满头汗,我们也坐不住了,跟着一起干!”链家地产的彭志川组织员工全员上阵齐动手,“我们商铺位于西站南路,可以说是进入北京的门户地带,作为街道社区的‘好邻居’,我们要用实际行动为首都‘美颜’‘排险’。”
在北宫镇装工院社区,志愿队伍中多了一抹别样的迷彩,他们是装甲兵工程学院学员大队的官兵。清晨迎着第一缕阳光,他们与社区干部、志愿者一起拿起扫帚、铲子清理社区卫生死角、疏通消防通道。“雷锋精神一直激励着我,我的家人也都是社区志愿者。周末都会积极参与社区大扫除活动。”一位装甲兵工程学院的学员说。据了解,社区通过军地共建,不仅聚焦环境整治提升,还调动志愿者发挥所长帮助老人理发、修理家电,为孩子们开展垃圾分类、反诈等宣传活动。
全民参与 无私守护 共筑美丽家园
五里店街道丰体时代花园社区,退休党员、物业、居民志愿者们身着志愿服,手持扫帚、铲子、垃圾袋等清洁工具,对小区内的垃圾、杂草、枯枝落叶等进行全面清理。在这些忙碌的身影中,79岁的老党员赵崇勤格外引人注目。她早早地到社区报到,热情满满地投身志愿服务中,只见她熟练地挥动着扫帚,动作有力而沉稳。当被问及参与此次活动的感受时,赵崇勤感慨地说:“作为一名老党员,能够参与到社区志愿服务中来,我感到非常光荣,我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参与社区建设,为创建美丽家园贡献力量。”
新村街道70余位党员及团员干部行动起来,与200余名居民志愿者参与“大扫除”活动。他们深入小区单元楼内,逐层查看楼梯间、配电间等公共区域,清理废弃堆物堆料;同时,他们手持夹子、垃圾袋、铲子等清洁工具,穿梭在社区的各个角落,仔细捡拾白色垃圾,也不放过任何一个烟头、一片纸屑以及小广告。
花乡街道郭公庄南街社区的老党员王法信,虽已年近八旬,但他手拿抹布,身姿矫健地擦拭着宣传栏和健身器材,着实让人钦佩。“作为一名老党员,能在这个年纪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生活环境更加干净温馨,我感到十分自豪。”王法信说道。志愿者夏洪祥拿着夹子和垃圾袋,动作娴熟地弯下腰仔细清理着小区道路缝隙里的烟头和小纸片,每一个细微的角落都不放过。康润南里社区张阿姨感慨道:“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环境变美了,邻里也更亲近了!”
清晨,看丹街道包片科室工作人员、志愿者、居民等早早地就在社区门口集合,由社区工作人员向大家分发扫帚、夹子、垃圾袋、抹布等清洁工具,并进行详细分工,确保清扫工作有序进行。大家分组行动,开始“地毯式”清扫,力争不留任何卫生死角。他们清理绿化带内的枯枝落叶、捡拾路面和角落的烟头纸屑、擦拭宣传栏和健身器材,对楼道、公共区域等重点区域进行彻底清洁,连路灯上的“牛皮癣”小广告都不放过。青少年志愿者们热情高涨,不怕脏、不怕累,认真清理垃圾,展现良好的志愿服务精神。 (本报记者、通讯员联合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