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副村长
▶创新亮点
●在12个村试点聘任13名专家教授兼任“科技副村长”
●瞄准智慧农业、医药健康、低空技术等新领域、新赛道,强化与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的合作
●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创新案例
聚焦解决“能”的问题,设立“科技副村长”,推动科技引领产业发展、赋能乡村振兴。在“金融副村长”模式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丰台区进一步拓展思路,推出了“科技副村长”,通过技术进村,人才下沉,全面提升农业农村发展质效和竞争力。
2024年6月12日,在“丰台·学子回家”活动现场,丰台区为首批12个试点村聘任了13名专家教授兼任“科技副村长”。首批试点村产业主要瞄准智慧农业、医药健康、低空技术等新领域、新赛道,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构以及科技型企业“一对一”结对共建,将创新创造血液输送至农村基层、农业一线,打通科技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科技副村长”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因地制宜为所在村制定发展规划。例如,张家坟村“科技副村长”张士超推动建立张家坟村智慧农业园鼎侬(北京)生物科技博士工作站。
作为鼎侬(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法人,张士超任“科技副村长”以来,为该村智慧农业园区发展献计献策,聚焦土壤改良与质量提升行动,探索打造农业有机废弃物综合循环利用处理示范园,不断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张家坟村将依托博士工作站不断发展新质生产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生产特色农产品,提高农民收入。”村党总支书记徐绍辉介绍道。
在“科技副村长”的积极推动下,12个试点村切实加强了与相关科技主体的深度合作,成功搭建起村校企合作平台,为乡村产业发展赋能。玉泉营街道草桥村下属花乡花木集团与北京林业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看丹街道榆树庄村在数字化经济、数据分析、经济发展模型等领域,与对外经贸大学达成初步合作框架协议。
此外,“科技副村长”们还开展科技创新指导服务,推动集体经济转型升级。太平桥街道马连道村探索打造电商平台、发展智慧农业,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青塔街道岳各庄村围绕岳各庄市场水产产业转型升级,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开展深度合作。
丰台区创新实施“科技副村长”,将科技创新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在一起,提升了乡村产业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区委改革办、区农业农村局供稿)